两天后的 9 月 18 日,阳光正好,水利技术员钟工程师带着林鸿彬去考察水库选址。
地点选在林场与石谷村的交界处,一条葫芦形的山谷映入眼帘 —— 上游两公里范围内,有好几条溪流汇入,水量看着就很充足。
“林场长,你看这山谷。”
钟工程师指着山体,语气带着专业的笃定,
“这里土层薄,底下基本是基岩,地质稳定得很。在葫芦口修水坝,不仅工程量小,库容还大,而且基岩结构不容易渗水。更关键的是,葫芦口下方有好几处瀑布,落差足够,后续建水电站很合适。”
说着,钟工程师又聊起了 “斜击式小型水力发电机”“水头”“水压气压” 这些专业术语。
林鸿彬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抓住关键信息:这里能建一座超过 20 米高的水坝,蓄水高度可达 15 米,即便到了枯水期,水流也能带动一台 20 千瓦的小型发电机。
“钟工,您是专业的,怎么规划您说了算,我们全力配合。” 林鸿彬干脆地表态。其实林场的范围就那么大,选址基本没得挑 —— 往下游走是公社地盘,要打交道、走手续,麻烦得很;往上游走,汇入的溪流少,水量又不够。
而且这年头建小水库,本就没那么多繁琐流程,不用招投标,也不用设计、施工、监理多方协作,连机械都用得少。
这些年全国已经建了几万座小水库,技术早就成熟了,不少地方甚至没请技术员就直接开工。既然选址定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动工。
可林鸿彬心里清楚,单靠石谷村的人,这工程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 光是修一条通往水库的路,就得挖上好一阵子;村里还得抽人去采石头,一部分人还要在林场里干其他活,根本分身乏术。
水库离公路不算远,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但要在山上用锄头、铁锹挖出近两公里的路,纯粹是耗人工的苦差事。
思来想去,林鸿彬决定扩大合作范围。他让林振文出面,邀请石洋大队陈姓的两个生产队队长。
让郭子好去请古邑大队古邑生产队的队长 —— 这几个村子离林场近,后勤好协调,而且都是乡里乡亲,沟通起来方便,尤其是在工资结算期限上,林场也能多些缓冲时间去变现资金。
几位队长一到,林鸿彬就敬烟、泡茶,开门见山:
“今天请各位来,是想跟大家合作。林场马上要建小水电,需要大量人工,想请各生产队出人帮忙。还是老规矩,每人每天 8 毛钱,不包饭,工资直接跟生产队结算。”
“那这次大概需要多少人?” 陈姓生产队的队长率先问道。
“人数你们看着安排,我只有一个要求 —— 工期越短越好。” 林鸿彬答道。
几位队长对视一眼,由古邑生产队的队长开口:“林场长,不是我们不愿意出人,只是水田的活也紧啊。过几天就得给水田除草,之后还要打药,田里也离不开人。”
“除草的事你们别担心。” 林鸿彬胸有成竹,“下午我就给你们露个妙招,保证你们满意。”
“那秋收呢?秋收的时候人手更紧张。” 另一位队长又问。
“秋收的时间你们自己把握,灵活安排就行。我希望能在过年前让林场通上电,现在离过年还有四个多月,时间还很宽裕。”
“四个月的话,应该够了。” 几位队长低声商量了几句,算是松了口。
“现在离午饭还早,你们可以在林场逛逛。” 林鸿彬笑着补充,“要是看中林场里的什么东西,到时候都能折算成工钱抵扣。”
“好,那我们就逛逛!” 几位队长来了兴致。
林鸿彬让郭子好带着他们参观,自己则留在办公室处理琐事。
林振文虽说常来林场,但隔了两个月再来,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 家禽家畜的数量比之前多了好几倍:好几座山头都散养着鸡,多了一大群大小不一的野猪,兔子和竹鼠的数量翻了番,还有山羊、小麂,以及数千只鸭、鹅。
那三位没来过林场的队长更是震撼,一路上不停发出 “哇”“这么多啊” 的惊叹,眼神里满是羡慕。
午饭过后,林鸿彬让人装上两百只半大的白羽鸭,带着郭子好和林巧玲,开着拖拉机往石谷村赶。
几位生产队长也开着自家生产队的拖拉机跟在后面,引得村民纷纷驻足,好奇地跟了过来 —— 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有热闹看。
到了石谷村的水田边,林鸿彬让人打开装鸭的笼子。
白羽鸭群 “嘎嘎” 叫着,争先恐后地冲进水田。
让人惊叹的是,鸭群走过的地方,水田里除了秧苗,杂草被吃得一干二净,水里的虫子也没跑掉,连秧苗上的虫子都被鸭子啄食或赶跑了。
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惊叹声此起彼伏:
“哎哟,这鸭子还能除草啊!”
“比人快多了,还不用弯腰!”
山区这里养水鸭的很少,对稻田养鸭这一传统的共作技术比较陌生。偶尔家里有养鸭子的多为番鸭,番鸭不太喜水且善于飞行,不太适合稻鸭共作。
鸭群很快的扫荡完一丘田,冲向另一丘。
林鸿彬趁机开口:“大家也看到了,用鸭子除草,比人工快,还能顺便养鸭子,鸭子的粪便还能给田地增肥,一举多得。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谈合作。”
“怎么合作啊?” 有村民迫不及待地问。
“有两种方式。” 林鸿彬清了清嗓子,“第一种,生产队直接用工钱兑换一批鸭子,之后鸭子归生产队,林场不管后续;第二种,林场提供这种半大的鸭子,生产队赶到田里除草,等鸭子长大了,林场按比例收回一部分鸭子抵作成本。”
他顿了顿,又说:“大家不用急着做决定,先跟生产队的人好好商量,之后去林场找郭子好主任协商,保证不让大家吃亏。”
说完,林鸿彬又对林振文说:“叔公,这 200 只鸭子就先留在村里,您看着安排。”
这时,石谷大队部的干部们也被动静吸引过来了。
林鸿彬跟他们打过招呼,敬了一圈烟,就带着人撤了 —— 先回家里跟奶奶打了个招呼,然后才返回林场。
路上,林巧玲好奇地问:“哥,鹅不是更能吃草吗?为什么不用鹅除草啊?”
林鸿彬笑了笑:“难得你肯动脑子。鹅长得快,脖子又长,过一阵子就能吃到禾苗的叶子了,等它们长大,会把禾苗都啃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接着解释:“鹅其实适合给玉米地、甘蔗地、果园除草,但咱们这儿的玉米基本和大豆混种,果园里也种了其他作物,用鹅反而不方便。
而且最近林场的饲料压力太大,鹅相对好喂养,只能先处理一部分鸭子,减轻饲料负担。”
“啊~哥,你真奸诈。”
“什么奸诈不奸诈的,这是合作共赢,多学的点。”
“既帮村里解决了除草的难题,又给林场省了饲料,还能加快水库建设的进度,这不就是多赢吗?多学着点。”
第二天一早,好消息就传来了 —— 几个村子一共凑了 600 多人,浩浩荡荡的。
石谷生产队来的人相对少些,因为他们还要负责采石头,这也是个大工程;其他三个生产队的男女青壮年几乎都来了 —— 毕竟工资是按人头算的,不分男女,人越多,生产队能拿到的工钱也越多。
让人省心的是,不少人都有修路、修水库的经验 —— 这二十年全国修了太多路和水库,熟练工不在少数,上手很快。
几位生产队长很自觉地推举林振文担任现场总指挥,其他队长负责协调,整个施工队伍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山谷里顿时响起了铁锹撞击石头的声音,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