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间沼泽的路上,林鸿彬看到低洼地和溪水边的农田里,有一群人在抢收。
村里人毕竟在这里生存了数百年了,被大自然教训过了无数遍,该吃过的亏都吃了,留下的全是经验。
林鸿彬半走半跑,一个小时后到了山里的沼泽地,手里拎了两个西瓜和两只风干兔。总共20来个人在这里,他们在沼泽的上方开了条渠,想把水绕开有水稻的位置。
“大家休息一下!”林振文看林鸿彬提过来的东西,赶紧叫停劳作。各个累的不想说话了,拿着切好的西瓜或站或坐的啃起来了。
“叔公,你们搞这么大的工程。”
林振文啃着西瓜回道:“只要能保住这些稻子,再大的工程也要搞。看着天上的云,这是要下大雨啊。你这西瓜不错,真甜。”
不要小看老农的经验,很多老农看天气还挺准的。
林振文转过头对着周围的人:“西瓜籽都给留起来,这是好东西,拿回去种了。”
“要不要再搞些竹子,钉在水稻前面?那样会减缓水的冲击力。”
“那可是沼泽,人可不敢进去。”
“从岸边钉,钉两三排,人就可以站在上面,人身上绑绳子或藤,掉下去了也不怕。”
“这可以,那就试试!”
“你们再休息一会,我去砍竹子。”
说完拎起斧头往山上跑,一斧头一棵竹子,很快的砍了大几十棵竹子。村里人也休息好了,过来扛竹子。
“鸿彬,你厉害啊,一会砍了这么多。”
“那是,我可是拳打古邑无敌手,嘿嘿嘿!”
接下来就是钉竹子了,这事也林鸿彬来了,他身手敏捷,围着水稻钉了三排的竹子,竹子比水稻高一些,这样就算有大水,对水稻也不会有多少冲击力。希望这些水稻这次能平安度过劫难,林鸿彬不禁有点后悔,干嘛把种子撒在这么个地方,真是自讨苦吃,也让别人吃苦。
回到林场,林鸿彬又巡视一遍。下午,县里和公社的供销社都加班来拉柴火了,看来各部门都动员起来,为抗击这次台风做准备。
邱明林也回家把老婆孩子带到林场。林场一下子多了5个孩子,顿时活泼了好多,面对台风的阴霾也少了些许。
7月3日早上,风越来越大了,还夹杂着小雨。雨虽然不大,但打在人身上可疼了。
“吃完饭,体重排前5的跟我去巡逻,体重轻的不要,不然被风吹走了我可不管啊!”
“要不两人绑在一起?这样就不会被风吹走了。”
难得还能开的起玩笑,看来心态还不错。
中午,一切还好,但看着山上高处树木摇晃的样子,估计阵风也有10级以上,这里是山区,山峦叠嶂,台风从海上来,扫荡过平原进入山区后风势都会减弱,而且林场场部又在这片山里的低处,周围还有山峰、树木挡风,没什么破坏。
下午,突然变的风平浪静的,林场的知青们还感到奇怪,这台风就这么结束了?
但林鸿彬知道这是台风眼,台风的正中心,真正麻烦在后头。果然,一小时后又狂风大作,在傍晚时开始下起了大暴雨,而且没看到有停的迹象。狂风加大暴雨,林鸿彬心情沉重了不少。
吃完晚饭,一群人翻完蛋,留下林鸿彬、郭子好、黄逢乾、陈建新四人在孵化室值守,这边要烧火控温,不能没人。孵化完军分区的任务后有两个孵化室暂时没开工。
风太大了,孵化室的门都不好开。
等到下凌晨5点多,风雨稍停,他跟另外三位道:“你们在这边值班,我出去看看!”
林鸿彬披着雨衣出了孵化室。他算了下,大暴雨整整下了10个多小时。
平原地区这次完了,林鸿彬心中下了个判断。平原就是无数次大水冲积形成的,一旦大暴雨下的久一些肯定会被淹,这是自然规律,跟防洪设施好不好关系不大。
林鸿彬拎着手电筒,巡视了一圈。由于风不算太大,大部分都还好。新建的建筑都没问题,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当地的建筑习惯肯定是最适合当地情况的。
养鸡场篱笆上的那些瓜被吹的有点惨,地上很多小黄瓜、小丝瓜、小佛手瓜;几块旱田被冲垮了,一些菜也被打的七零八落的;养菌子的山洞内,靠门口上方的土层不够厚,可能有一些树根之类的长下来,这边有一点点渗水,不过不严重,后洞深,土层厚,没有发现有渗水,万幸!
损失在可接受分范围内。
把放在林场的两个蜂箱送进空间,处理一番后放回原地,两箱蜜蜂都损只失了一些工蜂,蜂箱做的还是很牢固的。
回到林场,林场的人基本起来了。
把人都招呼过来:“这次林场没什么损失,之前的预防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给自己鼓鼓掌。”
“工作交给你们了,我休息了!”
又偷偷的把媳妇拉过来:“我进空间休息,等会我会把门串起来,9点后我再出来!”
“好,好好休息!”
等林鸿彬神清气爽的出来,林场的各项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场长在不在确实都一个样。
中午,开始统计损失,结果还是菜地的损失最大,一周之内没什么新鲜叶菜和黄瓜丝瓜了。
其中蔡秋华最伤心,那块被冲毁的旱田里种的是辣椒,她流着泪默默的收拾辣椒的残骸,她身边赫然是陈建新,两个这是有情况?
鸡舍那有几块瓦被断枝给砸坏了,一些养虫堆被雨水打湿了,几个兔笼被弄湿了,都是小问题。食用菌实验山洞那边靠前部的位置还在渗水,不过影响不大,就当是浇水了。
看林场里没什么事情,下午林鸿彬给本地的几个人放半天假回家看一看,有拖拉机时间是够的。林鸿彬也回了趟家里,家里没什么事情,又骑车去了卫生院看望下祝爷爷,他也还不错,卫生院也没问题。
回来时又到了家里。
“山里的那些稻子没什么事,度过这次劫难了。”
“那村里的呢?”
“村里的也没什么大问题。”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