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办婚宴,多少要请一些同学、朋友的,但林鸿彬还真的没什么朋友,跟他打交道的还都是干部,不能随便请,何况这特殊时期。大学同学基本在部队请不来,高中同学毕业后就基本联系不到了,何况初中、小学的同学。
倒是看到一些老游击队员和大队干部今天来了,不过他们都是冲着爷爷来的,林鸿彬敬了一圈烟后就回婚房了。
回到婚房,四个女孩不知道聊什么私密话题,看了林鸿彬进来后就不聊了。
“巧玲,晓庆,清妍,酒席快开始了,你们不去占个位置吗?不然没地方吃了!”
“我看你就是嫌我们碍眼。见色轻妹!晓庆,清妍,我们走。”
林鸿彬和祝晓燕相视一笑。
“饿了没?酒席很快就开始了。酒菜厨房会安排送上来。”
按正常情况,要在新房里设一桌酒席,主要是招待小舅子的,不过今天没有小舅子,就不需要安排了。
11点一到,鞭炮一响,开席了。楼下很快送上几道能填肚子的菜。
第一道肯定是水煮大块肉,挑肥瘦相间五花肉或腿肉,小火慢炖卤煮而成,不过今天的都是野猪肉,都没什么肥肉,也就肚皮那一块好用些,不过吃起来味道不差。
第二道是卤面,闽省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卤面,好吃还数各地酒席上的卤面,不管加什么配料,那种用现熬的猪油煮的最香,今天杀的是野猪,猪油不够,用的是花生油,总感觉差了点。
第三道是肉片汤,酒席上隔几道菜后必上一道汤,这个没什么说头。
第四道是炒白粿,咸香软糯,自制的白粿还有点弹牙,也是本地酒席必上的菜品。
今天的大师傅是村里的老师傅了,大食堂时代特地找人学做菜,做大锅菜十几年了,今天油够料够,糖也够,让他大展身手。还别说,这味道比林场食堂的半吊子香多了,吃的祝晓燕连连称赞。
“真好吃,要不请这师傅去林场指导一段时间?”
“他最近都在林场做大锅饭,你们后勤组的可以直接过去请教!”
林鸿彬给的菜谱基本是小灶小锅的菜谱,在林场这种大锅灶上煮菜还真的不如乡厨做的香。
“晓燕,我们快点吃饱,马上得下去发喜烟、喜糖了,然后还要敬酒的,没什么时间吃了。”
“好!”
虽然现在婚礼的流程简化了好多,但发喜烟、喜糖、给来吃喜酒的宾客敬酒感谢还是必须的。
发喜烟、喜糖从后厨开始。
招来林建立、林建新抬着装有喜烟、喜糖的竹筐,喜糖是用红纸包的,昨天几个堂妹包了一下午。
先亲自给大厨一包烟一包花生酥糖,以表示尊重。接着让今天的总务三堂叔林国宣报帮厨、跑堂等的数量,拿来一个竹筐,放了两条牡丹烟、40包花生酥糖。
然后从主桌开始一桌一桌的发,一桌一包烟一大包花生酥糖。
不知道从今天开始,村里的喜糖会不会都用花生酥糖之类,毕竟糖果不好买,要票,还贵,花生酥糖则可以用红糖做的,很容易就能买到,还便宜。至于做酥糖费工夫?农村人有的是时间。
喜宴上气氛很热烈,村里能这么敞开吃肉还是解放前人口少的时候,当时一头野猪就够村里所有人吃的肚子溜圆。今天可是有两头大野猪,然后还有其它的肉,纯肉每个人分摊下去都够两斤的了,所有人都能大口吃肉。
发完喜烟、喜糖之后就要开始敬酒了。今天的酒很畅销,特别是果酒,甜味重,老人、女人都喜欢、大一点的孩子也喝,有些大人还给低龄的小孩喂果酒。
酒令此起彼伏,热闹异常,让几个酒司令提桶飞奔。
林鸿彬和祝晓燕拿的也是果酒,果酒也是酒,这三十多桌加上后厨,也是很吃力的。祝晓燕每次都是用嘴唇浅浅碰一下,林鸿彬则是一路作弊过来,看着很豪放的仰头往嘴里倒,其实趁机倒进空间里。他个高,仰头能更好掩盖作弊行为。
而不知情的众人还在大赞:“鸿彬,海量啊!”“鸿彬,豪气!”
一点半,村里的人渐渐散去,一半的人直接往林场方向走,吃饱喝足正好干活。
喝多的就回家睡觉。
婚宴后,林国雄带着两个舅舅还有想去见稀奇的大姑丈去林场,林巧玲他们四个则慢慢走路回去,正好消消食。他们四个都还没结婚,奶奶还给他们每人包了个小红包。
“农村的婚宴真好玩。陈建新,等你结婚了要邀请我们去你家啊。”
“啊?我结婚还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你还不如直接找林建立,听说他在相亲了,他也是你堂哥。”
“对对,巧玲你下次还要带我,村里的婚宴比县里的有趣多了。”
他们四个在讨论下一场婚宴,而林鸿彬正送别亲朋,主要是舅公家的和姑奶奶家的亲戚,基本是长辈过来,还有老游击队员,所以送别主力是爷爷奶奶,林鸿彬则陪着笑脸,一直送到村口枫树下。
送走亲戚,林鸿彬搓了搓脸,今天脸都笑僵了。这时候,一辆吉普车缓缓的从大队部前面的公路开过去,祝爷爷在车里向他们挥手。按地方的习俗,今天祝爷爷不会来林鸿彬家里,所以车子也不停留。用吉普车送祝爷爷回卫生院那是再好不过了。
下午四点多,吉普车载着去林场考察的四人组回来了,现在得林鸿彬招待了,明显是公事。
八届十中全会结束时,教员强调“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全国人民都在遵守这一指示,喜宴时谈个公事也很正常。
林鸿彬给四位长辈泡茶,用的是泡功夫茶的手法,也不知道爷爷哪里弄到这么一套茶具。
“你这是哪里学的?花里胡哨的。”
现在也只有林国雄敢这么说,两位舅舅和大姑丈还不是很熟悉,不好出声。
郑干事坐在其他地方嗑南瓜籽、喝茶,这明显是要谈事情,他还是离远一点。
“舅舅,姑丈,叔,请!”
“诶,还别说,你这茶泡的还真比我泡的香,要不把你调回县里?”
“叔,我把巧玲教会了,你调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