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省报编辑部。
“付主编,您看一下这个。”
一位编辑递给副主编付正伟一封信,付正伟看了信封,把寄信单位读了出来:“清源县青云山知青林场。”
信封是拆开的,付正伟掏出信件快速浏览一遍,信的内容是该林场的知青们认真学习教员思想,领会、践行教员指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发明了一个劈柴器,简单高效实用,为此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上级部门已对此工具做了推广,颇受好评。
“这个可以啊,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已经三年了,东北、西北和西南的知青们干的是轰轰烈烈,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事迹,涌现出无数的优秀代表。
但在我们东南这个地方,却一直没有什么典型,这个可以关注一下,有后续发展的话就派记者跟进。”
“我也觉得可以。”
“这事确认了吗?”
“这不正要向您请示,可以登报的话我就马上打电话确认。”
“嗯!”付正伟思考了一会:“可以作为上山下乡的资讯登报。”
“收到,那我现在就去确认。”
林场这边。由于前一段时间下了几场雨,旱田松软很好犁,下午三点左右就犁完了,但林鸿彬还是让叔公喂好牛再走,他今天弄了好几捆草出来,牛一闻到这青草气息就走不动了,一副不吃完就不走的气势。
看来动物对空间的物质更敏感,只是给的太多了,牛啃到傍晚了草还剩两大捆,最后是给牛打包带走了,这空间里生长的草可不能浪费了。
晚饭后,林鸿彬找到祝晓燕:“我今晚出去弄点野味。”两人在林场里表现都很正常,但两人明面上的交流多了,林鸿彬去办什么事都会告诉祝晓燕一声。
有了不会过日子的厂长,每天都吃肉,不会像去年那样一块肉吃好几天,所以林场的肉消耗的很快。
对林场的知青来说,林鸿彬这个场长其他的可以不用管,只要经常弄些猎物来,再偶尔搞个新菜,林场就能保证平安又有活力,现在知青们的第一需求已经从吃饱饭升级为天天有肉吃。
“要不要找两个男战友跟你一起去?”祝晓燕也知道关心一下林鸿彬了,以前可不会提这个的。
“不用,那样我还要照顾他们,打猎可不是干农活。”
“好吧,小心点,注意安全。”
林鸿彬挥挥手,表示收到!然后找了个地方进入空间干活。
今天准备试一试杀野猪,找头小的来试,太大的怕搞不定。在湖边弄了个台子,控制一头百来斤的野猪放上去。
在看了几次郭师傅杀猪的录像后,用意念控制住野猪不让乱动,然后掰起猪头,朝野猪咽喉捅去,鲜血一下就喷了出来,让准备不足林鸿彬被喷了一身猪血,这是角度没把握好,节奏也没控制好。这次猪血也没收集,直接放进湖里喂鱼了。
然后手忙脚乱的烫毛、刮毛、破肚,清理内脏。忙了好几个小时后总算是在空间里搞了野猪肉烧烤。这一餐吃的是心满意足,自己杀的猪就是鲜。
这只杀一头猪怎么可能掌握杀猪技巧,得继续巩固啊,又抓了一头百来斤的公野猪过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一次没有被喷到猪血,有进步。
这感觉来了,再搞一头大一点的来试试,这次是一头两百多斤的野猪,同样的步骤,同样的结果,这算是基本掌握了杀猪技巧了,以后天天都有猪肉吃了。
把野猪处理好后送进仓库保鲜,结束杀猪的实操,这生活技能又掌握了一项。
第二天清晨时,弄了两头两百来斤的野猪回到林场,照样准备给乡亲们1头。知青们已经习惯了场长扛猎物回来,但是看到又是两头大野猪时,还是兴奋异常,都来围观,这200来斤的野猪能保证一周都有肉吃了。
“子好,等你吃完饭就去把师傅请过来杀猪,中午就吃肉。”
这下知青们更是激动了,全身上下都有劲了,大喊:“场长万岁!”。
这早上杀和下午杀还是有区别的,早上杀野猪,今天就能吃到两顿猪肉了。
祝晓燕站在餐厅门槛边,满脸笑容的盯着林鸿彬。
陈彩霞看不下去了,使劲的拍了祝晓燕的屁股:“你发痴啊!嗯,手感真不错!”
“呀,你要死啊,吓我一大跳!”发痴的祝晓燕不计较陈彩霞耍流氓的行为了。
“叫了几声都不应,你很不对劲啊,快进来帮我烧火。”
乡亲们收到野猪也是兴奋不已,同样的有几个人也是心里痒痒的,约好等不忙的时候上山搞上一波,没有枪了,还有传统手艺啊。
这不林勇峰就找过来了:“鸿彬啊,你最近经常上山,山上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大叔公,我不知道以前是什么情况,但我进山这几次没看到猛兽了,野猪、麂子、兔子之类的倒是挺多的。”
“那你是怎么抓活的?用陷阱吗?还是套索?”
“嗯,陷阱、套索都有!不过大叔公,你们进山最好还是带长枪,至少也得有鸟铳。”
“行,改天不忙了,我也带人上山看看!走了!”
又是新的一天,林场收到一封省报编辑部的信件。是一份稿件录用通知书。大体的内容是:稿件已通过审核,并将于2月23日的省报上刊登,并致以革命的问候。
那不就是今天吗?
林鸿彬拿起今天的的省报,在第三版面的角落找到豆腐块--《践行教员指示,知青林场发明实用工具》。省报现在就对开四版。
中午午饭时,林鸿彬举着报纸:“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我们林场上省报了!”
“哗啦啦!”一阵推动长凳子的声音,知青们都站了起来,向林鸿彬围了过来。上省报,多光荣的事,这在以前想不敢想。
“场长,快给我看看!”
“给我给我!”
“别抢、别抢,都坐回去,一桌一桌轮流看。”
下午,邮递员又来了,他送来三份电话记录,一份是蔡德海副书记的,一份是林业管理局郑瑞清局长的,还有一份是县“四个面向”办公室傅海平主任的。
都是来表扬林场的,那份登报的通讯把上级部门都提及了,算是给他们长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