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果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桌子上空空的,但抵挡不住知青们的热情。
第一次办,都没经验,按后世的说法,摸着石头过河呗。林鸿彬那些重生前的经验有些不适合,那可是要灯光、音响、舞美之类配合的,现在林场可是连电都没有的。
今天主持人祝晓燕。
“各位林场的战友们,各位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今天是除夕,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我们的新春佳节。我们是在教员的感召和指引下,聚在这知青林场,在教员思想的指导下生活工作。教员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让我们一起歌颂我们的伟大领袖。”
“第一个节目,合唱《万岁毛主席》。”作为知青,没有不会唱的,祝晓燕起了个头,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拨开那迷雾,驱散那乌云,天空多晴朗。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前程灿烂辉煌。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敬爱的毛主席!革命人民跟着您前进,永远不迷方向......五洲四海掀起风暴,为自由解放。黑暗的社会一定要灭亡,牛鬼蛇神无处躲藏。向着那光明,向着那幸福,向着毛主席!革命人民跟着您前进,奔向共产主义远方......”
这首歌其实很有特点,融合了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音调与最为简洁的节奏,打破了这几年“语录歌”与“战斗歌”占据主导地位的单一局面,歌坛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是各地“教员思想宣传队”使用的频率最高的歌曲之一。
这歌一唱,气氛就更热烈了,虽然没有伴奏,但这种维族曲风的歌曲一唱起来,就让人想跟着一起跳动。
这年头文艺内容要流传开来太难了,没有电视,这几年很多广播站都停了,渠道太少了,而且很难拿到曲谱。两条最大的渠道是学校和“教员思想宣传队”,“教员思想宣传队”这两年都没来过这山沟沟,林场知青们会的歌基本是在学校学的。
第二个节目是独唱,自我介绍说喜欢音乐的张建华来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这首歌是在周总理欢迎朝鲜领导人的迎宾晚会上第一次被演唱的,周总理评价这首歌写得好,曲调明快,歌词形象生动,并提了修改建议。
张建华唱的也很生动,也确实对的起他的自我介绍,明显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声音干净,高亢透亮,这声音条件算的是个天赋型选手了,不去文艺团体唱歌确实可惜了。整首歌下来收获了好几次的掌声。
“你们说建华同志唱的好不好!”
“好!”
“再来一首要不要?”
在大家的起哄下,张建华又唱了两首。一首《党的阳光照耀着祖国》。另一首是《我们走在大路上》。
“莽莽昆仑冰雪消融,滔滔江河流向海洋,雄伟壮丽的河山,到处都照耀着党的阳光......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力量,我们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奔向胜利前方。”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前方,向前进,向前进...”这种积极向上的歌感染力就是强,场中的知青们也跟着唱了起来,成了大合唱,雄壮的歌声又林场的上空回响。
这歌选的,都很大气、很正确嘛,很有前途,看好你哦。
下一个节目是爱好文学的熊小青朗诵了一段《海燕》,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诗歌有600多字,这高中都毕业快三年了还能记住全文,也真是个人才,林鸿彬当年就没背完。就是这家伙带着地方口音的朗诵,让林鸿彬有点受不住,差点崩不住笑。熊小青的朗诵感情充沛,动作到位,很有力量,感染了所有的知青,也是收获响亮的掌声。
来自鹭江刘茜华和邱振华合作了一首闽南小调,虽然大部分人听不懂,但曲调很轻快,听着很舒心,也获得的热烈的掌声。
大部分人都上场了,不会唱歌的就说说笑话或者讲个小故事,逗逗开心,表现的很是积极,大家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祝晓燕也来了一首《十送红军》,这是改编后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一个版本。“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守得格)满山湾,山上(里格)枫叶红如火,红了(里格)杜鹃花。二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纵横,......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空,万里(里格)长征任前程,今日(里格)告别雄师志,他日(里格)世界看中国。”
祝晓燕竟然把十送完整的给唱完了,厉害啊!这声音干净清澈,应该也认真学过的。
林鸿彬本来没准备的,被大家起哄上台了,这个身体的记忆里会唱的歌曲没几首,都是在部队学的,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这个会啊,空间里有几百首歌啊,挑了一首适合现在唱的。
“我给大家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然后直接开腔:“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这歌是另一个时空十几年后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的作品,这种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与现在的歌曲风格明显不同,林鸿彬也是通俗的唱法,也与现在流行的民美唱法有差异,知青们听着很稀奇。林鸿彬嗓音条件还不错,只是没经过专业的训练,KtV小麦霸的水准,整体效果也算还不错,感情很是充沛。在座的很有眼力的给了一波掌声。对不住了张藜、秦咏诚两位老师,就是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他们还会不会出现。
“场长留步!”林鸿彬刚想下台就被祝晓燕拦住了。
“场长唱的好不好?”
“好!”
“再来一首要不要?”
“要!”
“场长,这群众的呼声你得听啊。”
“我看你们是想让我出丑。”
“对!”
“既然你们这么想看我出丑,那就对不住了。我先让你们出丑。”
林鸿彬开始编排起来,先拿自家表弟开道:“那天建新把头抬的高高的从我面前走过。在这林场竟然还有比我这场长更嚣张的人?我气不过的把他揍了一顿,他问我为什么打他,我对他说,‘你是如此普通的一个人,为何敢如此自信的从我面前走过?’,他哭着一边擦鼻血一边回答,‘场长,我这是流鼻血了’。”
知青们开始起哄了:“建新,你上去报仇,我们给你加油!”
“我打不过,大家一起上!”
林鸿彬继续编排,“那天晓燕同志心血来潮,非要弄个菜让我品尝。晓燕同志在厨房忙活好一会,端了一盘黑乎乎的东西给我,说实话,那东西是啥我也没看出来,吃这菜像猜谜,我猜不出谜底。它看起来难吃,吃起来、那是一点也不好吃。我就问她,‘晓燕同志,你是如何让食材的色、香、味都离家出走的呢?’。晓燕回我一句‘场长,我做的可认真了’,‘晓燕同志啊,你做菜是认真的,做菜难吃是天生的,如果我的嘴长了腿,一定已经出走了。’”
点了几个比较熟悉了人,一个一个的编排过去,郭子好、邱明林、黄逢乾、王志成、陈彩霞等等都上了名单,林鸿彬技巧也不过关,效果不是很好。还好这群人笑点低,都被逗笑了。
最后,所有人一起合唱《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每一句歌词都可以作为一句铿锵有力的战斗口号,以极富鼓动性的语言,激励着广大即将毕业的学生奋发起来,投身革命,报效国家。很多知青就是唱着这首歌,踏上“上下乡的”的征程。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