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宋鹤安的话,夏月姝沉默了片刻。
她自然能听出男人话语中的不快,心中不禁有些委屈。
但她还是将自己的话继续说完:
“王爷,臣妾只是不想看到普通百姓受此磨难,臣妾想在城西和城南人流量多的地方支摊,发放一些熬制好的解暑汤药,能帮一些,是一些。
而且,臣妾粮铺里囤了些粮食,到时候若真是情况不好,可以直接捐出去!”
宋鹤安听到这话,惊讶的抬起头,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打算。
见女子面色未变,男人的心中升起了一丝愧疚:
“还是王妃想的周到!”
虽然京城中这些事情目前还没有明显地暴露在明面,但实际上已经暗流涌动。
在没有发生重大事件之前,朝上的臣子们都选择视而不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更有甚者,还有掩盖事实的。
毕竟,天气这种事情属于天灾,并非人力所能左右。
谁要是去接手这个烂摊子,恐怕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惹上一身麻烦。
因此,这几日皇帝在朝堂之上发脾气的频率越来越高。
然而,即便在天子之威的震慑下,仍然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接受此事。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众人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不过,此时如果让夏月姝去负责熬制汤药一事,倒也算是合乎情理。
宋鹤安眼中闪过一丝赞同。
夏月姝自然也捕捉到了,她嘴角微微一扯,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
“京城中的百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安抚,但其他城镇恐怕就会困难许多了!所以,我们恐怕还是要尽早做好应对的打算才行。”
毕竟,一旦天道无法维持,那些难民们为了活命,必然会想尽各种办法。
离京城比较近些的,自然就会往天子脚下求救。
上一世,那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竟然残忍地杀害了大量无辜百姓,这其中还包括谢家的参与。
就连长信侯府,也未能置身事外,同样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
宋鹤安听闻此事,眉头紧紧皱起。
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灾祸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皇上的处境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而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必定会趁机发难,给朝廷带来更大的危机。
那些人也会趁机发难。
“你可有什么法子?”
他不得不承认,夏月姝确实是个聪明人。
今日她主动来找自己,将事情和盘托出,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现在看来,她是一心想要出份力,来保住自己和夏家。
夏月姝低垂下眼眸,显得十分恭顺。
她轻声说道:
“如今灾害已经初现端倪,夏家愿意率先私下派出几支商队,带着充足的粮食和药物前往附近的城镇。”
夏家的粮食储备相当丰富,所以在短期内应对这场灾难应该不成问题。
若是没记错,上一世应该是在下个月中旬的时候才开始下雨。
距离现在还有二十来天。
这一步一旦迈出去,那么夏家商队的名声肯定会迅速崛起。
宋鹤安听了夏月姝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但他的内心并没有丝毫放松,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想要什么?”
宋鹤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夏月姝微微垂首,目光落在自己的脚尖上,她想起了夏家上辈子的悲惨结局。
那时候,夏家因为种种原因被人打压,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而这一世,她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我想要一个家中子弟参加科举的机会。”
夏月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异常坚定。
在这个时代,商贾之家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所以,夏季就注定与仕途无缘,就只能永远受限于别人。
夏家的男孩并不少,其中有几个更是出类拔萃。
如果他们能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那么日后夏家或许就不用再继续被人欺压了。
当然,能不能考上,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命运。
宋鹤安的眼眸如同墨玉一般漆黑,他的神色有些让人难以捉摸。
不得不说,夏月姝的这个提议确实让人很难拒绝。
毕竟这确实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若是到时候灾祸爆出,突然让朝廷拿出那么多的粮食和银两,定然是没用的。
夏家出手,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仅能够妥善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难题,更为皇上分忧解难,同时也能为自身赢得一个良好的声誉。
但他们却想要一个科举考试的机会。
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先例,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恐怕日后会有很多人效仿。
可是,用一次赈灾的功劳来换,似乎又很是合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宋鹤安心中的疑虑终于烟消云散,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他缓缓说道:
“可以,我会将此事禀告圣上,若是此事能够顺利办成,必然会赐予夏家一份厚礼。”
听到宋鹤安的承诺,夏月姝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那臣妾便不再叨扰王爷了,还望王爷好生歇息!”
她脸上的笑容再也无法掩饰,宛如春花绽放一般灿烂夺目。
沉浸在喜悦中的她并未察觉到男人那略带不满的神色,轻盈地转身,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般飘出了房间。
夏月姝稍作歇息,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纸笔,给外祖家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详细地讲述了与宋鹤安的交谈经过以及所达成的共识,并再三叮嘱踏云一定要将这封信亲手交到外祖手中。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夏月姝这才真正地放下心来。
接下来的两日里,京城中的气氛却愈发显得躁动不安,仿佛有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越来越多的家里开始死人,都被官差严厉地要求这些家庭不得举办丧事,也不能声张此事。
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匆匆忙忙地将逝者抬出去,找个偏僻的地方挖个土坑掩埋了事。
民众对此举,怨声满载,对朝廷诸多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也在这时候,夏家在城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支起了大锅,每天专门熬制解暑清热的药汤,并免费提供给大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