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姝看着他们的举动,只觉得犹如跳梁小丑一般。
上一世他们就是这样,根本没有将她这个正主放在眼里。
而且她已经住进了罗家,又因为失了身,神情恍惚,根本就没心思管他们。
这一次,她可不会在任由这些吃里扒外的人欺负到自己身上了。
夏月姝眼神一冷,直接将手中的青瓷杯盏扔在了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摔碎的瓷器碎片,还砸在了几人的下摆处,水滴溅出几点深痕。
本来还在激烈声讨的几人瞬间收声,不敢再说话:
“我不需要任何人来教我做事,话已经说到这了,要怎么做,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有这时间在这说些没用的话,还不如多点时间想想怎么将银钱归还吧!翠微,送客!”
几个大男人,居然被一个小姑娘训斥,立刻脸上挂不住,
“你···你别后悔!哼!”
朱明友率先撂下狠话,一甩袖袍,转身气冲冲的离开。
其他人见状,也只得紧随其后,一起出去商讨办法。
“朱大哥,这事可怎么办啊?”
刚出夏家大门,几人就一起停下脚步,想要看看对方的想法。
若是真要将那些银钱都归还回去,那他们可就一无所有了!
朱明友眼神阴冷,恶狠狠的对着夏家的大门方向啐了一口:
“一个小丫头片子,我还不信她真的敢报官抓我们!她在京城无依无靠的,到时候还不是罗大人说了算?走,我们去罗家!”
众人连忙点头应是。
刚准备离开,却看到一辆带着皇家标识的马车从道上缓缓走过来。
最后,竟然径直停到了夏家门口。
朱明友几人见状,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情,互相看了一眼,立刻都停了下来,准备看看什么情况。
马车上下来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头戴玉冠,手戴血玉扳指,容貌俊美,却冷若冰霜。
他们自然是认识此人的,正是赫赫有名的摄政王宋鹤安。
身后,还跟着一个太监公公,恭敬的端着木盘。
夏家人很快就全部出现在门口,夏月姝走在最前面,又见到这个矜贵的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掩饰下去。
公公见人已经来了,便宣读手上的圣旨:
“夏月姝接旨~”
夏家一众人立刻跪了下来,神情恭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盖有邦家之兴,赖有贤达,财力之助,功在急难,今有江南皇商之后夏氏,心怀家国,性秉仁厚,深明大义,倾其私囊,捐输巨万,以佐军国之用,解燃眉之急,其忠悃可嘉,其义举足范。
朕览之动容,感其竭诚。为彰其功,特沛恩荣,特破例封夏月姝为县主,赐名’金明‘二字。
望尔受封之后,益修德范,谨守礼法,毋负朕恩,毋坠家声,钦此。”
夏月姝听到圣旨的内容,瞬间有些呆愣。
怎么还赐封身份了?
她还以为,是赐婚的圣旨呢!
太监见她愣住了,立刻小声提醒道:
“今明县主,还不赶紧起来谢恩?“
夏月姝这才反应过来,立刻起身双手接过圣旨,恭敬的说道:
“臣女谢过陛下!”
身后的人立刻上前,往太监怀里塞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那公公掂了掂里面的分量,立刻喜笑颜开:
“奴才恭喜县主了,陛下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呢!”
虽然国库里银子不够,但是好东西可是不少啊!陛下也不吝啬,毕竟十万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
那公公喜笑颜开,这夏家人果真出手大方,日后若有再跑夏家的事,他肯定要冲前头才行。
太监心里想着,等他回去打开荷包,发现里面竟是一颗颗金豆子时,饶是见过大场面的他,都被这豪气给震惊了!
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夏月姝面容温婉客气的寒暄着。
太监见自己的事情已经做完,转头对着不知为何要跟随自己而来的宋鹤安行礼:
“王爷,没有奴才的事了,那奴才就先离开了。”
宋鹤安冷漠的点了点头,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等人走了,他才眼光冷冷的瞥向不远处的几个男人,后者立刻打了个寒颤,不敢再逗留,赶紧灰溜溜的离开。
夏月姝将圣旨交给身后的人,那进屋妥善放好,自己走到宋鹤安面前:
“王爷,为何陛下还要赐我封号?我以为······”
一个县主的名声,对她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也只是一个称号而已。
宋鹤安捂着嘴咳嗽了两声,似乎身子有些不舒服。
缓了一阵后,才声音低哑的说道:
“还有三日太后娘娘生辰,到时候京中贵人都会进宫贺寿,陛下会在那日当众宣布我们两的婚事。”
夏月姝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那就是说,到时候她也得去了?
“不知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寿礼合适?”
若是太过昂贵的,想必会将其他人比下去,到时候会得罪很多人。
但若是过于普通,到时候陛下宣布婚事之后,又会觉得她没有诚意,可能还会连累他们。
宋鹤安眼神毫无波动:
“这些不用担心,我自会准备,至于封号,陛下有自己的考量,有了这层身份,你在京中办事也方便些。”
其实宋鹤安也没想到陛下会给封号。
但他猜想,是为了拉拢自己的势力,有了夏家这个钱袋子,他可以少操心很多事情。
夏月姝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不再过多追问。
天家人的打算安排,不是她一个徒有封号的商户之人能打听的。
夏家门口刚刚发生的事情,都被周围的行人目睹。
这个昨日才刚搬进来看起来十分富贵的小姑娘,今日便被陛下下旨封为县主。
一向冷漠的摄政王竟然还亲自来护送圣旨。
看来,这事情确实是真的。
不消半个时辰,整个京城将此事已经传遍了。
自然罗家人和侯府的人也听闻了此事。
入夜,京城白日的喧嚣沉淀了下来。
长信侯府内
老夫人秦氏坐在略显闷热的花房软榻上,身边的丫鬟不停的打着扇。
旁边坐着刚刚回来长信侯府的当家人,何云宪。
旁边是侯夫人柳氏。
秦氏想起今日听到的那些传闻,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宪儿,那夏家的丫头昨日就已经进京了,不如赶紧让铭哥儿将人娶进门!”
她可是听说了,那夏家的车队老长了,肯定都是些好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