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这什么情况?”
“笔筒怎么掉色了?”
“沙雕,这根本就不是掉色,只不过是这小子把笔筒本来的颜色给咱们呈现出来了而已!”
“这笔筒原来不是红木做的!”
“那到底是什么?”
......
原本都是围观准备看方圆出丑的众人,此时却全部都一脸震惊。
就连一开始满脸不屑的赵志业,此时也是瞪圆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方圆手上的动作。
刘建民指着笔筒,惊声问道:“三弟,这......这怎么回事啊?”
“爸,这还用说吗?这才是这件笔筒的庐山真面目啊!”
刘菲儿看向方圆,美眸中既有震撼也有一丝崇拜。
正聚精会神的方圆听到这话,嘴角也是不免微微上扬。
心说刘菲儿还真够机灵,大家都在疑惑和震惊中,她却已经看出端倪来了。
“庐山真面目?”
“这笔筒莫非还真是个宝贝?”
“卧槽!还有高手?”
“我就奇了怪了,这种漏是怎么能发现的?”
“就是啊,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我说兄弟,这儿发生什么事儿了?”
“刚才的笔筒有玄机,害,我也说不清楚,你自己看吧!”
“我去?这笔筒有点意思啊!”
......
这里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就连正准备介绍下一件拍品的拍卖师的目光,此时也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方圆那里已经围了不少人,拍卖师知道,这拍卖会又得暂停了。
片刻后,方圆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然后将手中的笔筒高高举起。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之声。
原本在大家眼中还是红木做的笔筒,此时却是摇身一变,通体竟然变成了红褐色中带着些许金黄的颜色。
这很明显就不是红木。
此时有人问道:“赵专家,这红木笔筒怎么变成这样了?这到底是什么材质啊?”
这话引起众人注意,大家齐刷刷的扭头看向赵志业。
只见此时的赵志业,正双眼死死的盯着方圆手中的笔筒,震惊道:“这,这竟然是极品黄花梨!”
轰隆!
这话就像是一颗炸弹被丢进了会场,轰然爆炸,震的所有人那叫一个头晕目眩。
刘建民震惊道:“什么?极品黄花梨?”
刘菲儿连忙问道:“爸,这极品黄花梨,很值钱吗?”
刘建民道:“黄花梨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十分名贵的木材,而且现在黄花梨已经被列为保护植物,也就意味着以后不会有新的黄花梨制品,因此老的黄花梨就越发值钱,关键是这笔筒的材质可不简单,在黄花梨中也是精品,你仔细看看,瞧见上面的“鬼脸”花纹了没?这就叫鬼脸黄花梨,这玩意儿没有一定的年代可是出不来的!”
刘菲儿道:“爸,我这听得正起劲,你怎么就停了?你倒是说说,这笔筒是多少年的?”
刘建民尴尬一笑,道:“老爸水平有限,只懂这么多,具体多少年,我就不知道了。”
方圆淡淡一笑,道:“现场这不是有专家在吗?”
刘菲儿一听就明白方圆是什么意思了,立马笑眯眯的看向赵志业,阴阳怪气道:“赵专家,您怎么不吭声了?您的眼力那么好,还把我爸当傻子忽悠,那您倒是说说,您看走眼的这件所谓的红木笔筒,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是既想笑又不敢笑,但还是有几声笑声蹦出来。
赵志业的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但这次确实是他看走眼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是跟一个女人置气,也太丢人了。
刘菲儿见赵志业也不说话,立马再火上浇油:“赵专家,您不说话,难道是眼力不济?”
赵志业被刺激到了,冷哼一声,道:“我承认,这次是我看走了眼,可现在这情形,我要是再看不明白,我就不姓赵!”
刘菲儿道:“那您倒是说说,这笔筒到底是什么来历?”
“这有何难?”赵志业装逼的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道:“这笔筒的材质大家都知道了,黄花梨,根据这鬼脸纹的纹路长势,大致就能判断出来这是一件明晚期的黄花梨笔筒!”
居然是明晚期!
周围顿时响起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方圆微微点头,心说这赵志业虽然心术不正,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但眼力确实还可以,这的确是明晚期的黄花梨笔筒。
刘建民此时最是欣喜若狂。
刘菲儿也是小心脏扑通扑通的使劲跳着,但她没有忘记最重要的问题,于是连忙问道:“那这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耳朵也都竖了起来。
这才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个漏,可这漏到底多大,最直白的方式就是通过价格来衡量。
只见赵志业的嘴角一撇,不情不愿的说道:“这东西,至少一百多万。”
他现在心里贼不爽,毕竟这么一个好宝贝是从他眼皮子底下 溜走的,不仅仅损失巨大,最重要的是这无异于是当众给了他一耳光,这次丢人丢大了。
但此时此刻,大家对赵志业的脸面根本不感兴趣,大家的眼里此时只有这件明晚期黄花梨笔筒。
眼看大家的兴趣全都被调动了,方圆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当即喊道:“各位,今天这明晚期的黄花梨笔筒不要一百多万,起拍价仅需五十万,价高者得,大家赶紧行动起来了!”
方圆这一嗓子一吼出来,顿时就让不少人瞬间红了眼。
拍卖会场中也是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竞拍之声。
甚至就连赵志业也是躲在人群中偷偷的喊了两嗓子。
可惜这东西实在是太火爆了,他那声音还没落下就被新的竞拍声给掩盖住了。
赵志业眼看竞争不过,气的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白。
可他毕竟只是拿死工资的,虽然后来跟黑市的猴子狼狈为奸,干点坑人然后赚分成的勾当,可也没多少家当,眼看竞争不过,只能放弃,但眼中依旧满是不爽。
而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后,最后这明晚期黄花梨笔筒也是拍卖出了一百七十万的高价!
拍下这笔筒的是个山西煤老板,别的不多,就是钱多,也不刷卡,直接用现金,而且是当场结清。
刘建民看着眼前这行李箱里满登登的一百七十万,嘴都快笑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