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与李秋水商议妥当后,深知要实现稳固西夏朝堂、成就大业的目标,仅凭他和李秋水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动用自己在江湖中苦心经营的暗网,召集手下前来西夏。
慕容复秘密来到一处偏僻的居所,这里看似普通民宅,实则暗藏玄机。他走进屋内,轻轻挪动书架上的一本古籍,书架竟缓缓向一侧移动,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暗道。慕容复顺着暗道而下,进入一个昏暗的密室。
密室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石桌,石桌上刻满了复杂的纹路和符号。慕容复走到石桌前,从怀中掏出一块黑色令牌,令牌上同样刻着奇异的图案。他将令牌放置在石桌的特定位置,令牌与石桌纹路完美契合。
随后,慕容复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石桌上的纹路亮起幽光,光芒逐渐汇聚成一幅地图模样,上面闪烁着几个红点。这便是慕容复的暗网联络系统,红点所代表的,正是他分布在各地的得力手下。
慕容复集中精神,通过暗网向红点发出召集信号。信号以一种特殊的波动形式迅速传播,远在千里之外的手下们各自在隐秘之处收到了信号。
在江南水乡的一座阁楼中,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正悠闲地品着茶。突然,他腰间佩戴的一块玉佩发出轻微的颤动。男子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知道,这是慕容复的召唤。他迅速起身,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施展轻功,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在塞北的大漠中,一群马贼正在营地中狂欢。为首的壮汉腰间挂着的一枚铁牌突然发光,壮汉脸色一变,连忙驱散众人,独自走进营帐。他看着铁牌上闪烁的光芒,低声说道:“终于等到了,老大定是有大事相召。”说罢,他召集手下,骑上快马,向着西夏的方向奔去。
在中原的一座镖局内,总镖头正在练武场指导弟子练功。一枚飞镖突然从墙外飞来,钉在他身旁的柱子上。镖尾系着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熟悉的标记。总镖头看了一眼纸条,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对手下交代了几句,便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西夏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复的手下们纷纷收到召唤,从四面八方朝着西夏赶来。他们身份各异,有江湖侠客、绿林好汉,也有隐藏在各行各业的神秘人物。这些人都对慕容复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数日后,慕容复再次来到密室。石桌上的红点开始移动,逐渐汇聚到西夏的位置。慕容复知道,他的手下们即将抵达。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待众人齐聚,便是我们大展身手之时,西夏的局势,必将因我们而改变。”
而此时的西夏,表面上依旧平静,但在这平静之下。
慕容复深知,若想帮李秋水稳固西夏朝堂,清理腐败官员、整顿吏治是重中之重。待手下们陆续抵达西夏后,他立刻展开了精密部署。
他将手下们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区域和层级的官员调查。这些手下皆是江湖中的精英,擅长追踪、窃听与情报搜集,行事极为隐秘。
其中一组盯上了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他们先是暗中观察尚书府的日常出入人员,发现有不少富商频繁进出。于是,他们趁夜潜入尚书府,在书房中翻找账本。果不其然,发现了多笔来路不明的巨额款项,以及与一些不法商人勾结偷税漏税的证据。
另一组负责调查吏部官员。他们伪装成前来跑官的外地富商,与吏部的几位侍郎周旋。在几次宴饮中,通过巧妙的话术,诱使这些侍郎透露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的细节。同时,他们还买通了吏部的一些小吏,获取了相关的账目记录。
还有一组针对边防将领展开调查。他们混入军营周边的酒馆,与士兵们喝酒闲聊,从中得知某些将领克扣军饷,致使士兵们生活困苦、士气低落。为了获取确凿证据,他们趁将领们外出巡查时,偷偷潜入营帐,找到了记录军饷发放的不实账本。
在短短数日之内,慕容复的手下们便搜集到了大量西夏官员腐败的证据。他们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秘密交到慕容复手中。
慕容复看着手中厚厚的卷宗,心中既愤怒又兴奋。愤怒的是这些官员的贪婪行径严重损害了西夏的根基,兴奋的是他终于抓住了整治朝堂的有力把柄。他立刻找到李秋水,将这些证据呈给她看。
李秋水翻阅着卷宗,脸色越来越阴沉。“这些蛀虫,简直是西夏的毒瘤!”她咬牙切齿地说道。
慕容复点头道:“太后,如今证据确凿,是时候动手清理这些腐败官员了。一来可整顿朝堂风气,二来能树立太后的威严,让其他官员不敢再肆意妄为。”
李秋水深吸一口气,说道:“复郎说得对。只是,这些官员在朝中盘根错节,贸然行动,恐怕会引发反弹。你可有什么稳妥的办法?”
慕容复微微一笑,说道:“太后放心,我已想好对策。我们可先从官职较小、证据确凿且影响力较弱的官员入手,逐个击破。同时,在处置这些官员时,要大张旗鼓,以儆效尤。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引起太大的动荡,又能让其他官员心生畏惧。”
李秋水看着慕容复,眼中满是赞许,“复郎心思缜密,就按你说的办。西夏的未来,就靠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