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城在望,慕容复心中盘算已定。他不再将段誉视为需要提防的“情敌”或单纯的“小弟”,而是通往绝世武学的活钥匙。
入城后,慕容复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先寻了一处清雅的客栈住下,将木婉清也妥善安置。木婉清本性喜静,对繁华都市并无兴趣,乐得在客房中休息,倒也省了慕容复许多解释的功夫。
慕容复则带着风波恶,看似闲逛,实则迅速摸清了大理城的基本格局:皇宫方位、天龙寺大概位置、以及城中酒楼茶肆等消息流通之地。
慕容复料定,段誉回到大理,首先必定回镇南王府。而以段誉的性格和目前“半吊子”的武功,在即将到来的风波中(根据原着,吐蕃国师鸠摩智即将前来挑衅),他极易陷入险境。
果然,不过两日,慕容复便在城中“偶遇”了神色匆匆、面带忧色的段誉。
“段公子,何事如此焦急?”慕容复关切地问。
段誉见到慕容复,如见亲人,苦着脸道:“慕容公子,你来得正好!那吐蕃国师鸠摩智要来天龙寺讨要什么‘六脉神剑’剑谱,言辞嚣张。伯父(指段正明)和父皇都严阵以待,我……我武功低微,只怕届时非但帮不上忙,反而成了累赘。” 他言语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力感。
这正是慕容复等待的机会!他脸上露出义愤填膺之色,拍了拍段誉的肩膀,沉声道:“段公子何必妄自菲薄?武功高低并非衡量一人价值的唯一标准。那鸠摩智乃吐蕃国师,武功想必极高,此来必然不怀好意。我慕容复虽不才,却也略通武艺,更岂能坐视朋友有难?若段公子不嫌弃,届时我愿随你一同前往,或可略尽绵力,也好有个照应。”
这番话,站在了道义和友情的制高点上,将“觊觎剑谱”的真实目的完美掩盖在“助拳”的华丽外衣之下。
段誉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慕容公子!你……你真是我的知己!如此大恩,段誉何以为报!” 他正愁无人分担压力,慕容复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
于是,在鸠摩智前来挑衅的那天,慕容复理所当然地以“段誉好友兼护卫”的身份,跟随段誉进入了天龙寺。
在天龙寺中,慕容复表现得极为低调谦逊,对保定帝段正明、本因方丈等前辈执礼甚恭,给众人留下了“年轻有为、知书达理”的好印象。当鸠摩智嚣张跋扈,以火焰刀绝技震慑全场时,慕容复面露凝重,却并未强行出头,因为他知道,关键不在此时。
他的目光,始终暗暗关注着段誉和那几位修炼六脉神剑的高僧。
当鸠摩智最终以卑鄙手段擒走段誉,并扬言要以其为质,去燕子坞交换剑谱时(此为原着剧情),天龙寺众僧投鼠忌器,一片混乱。
慕容复心中却是豁然开朗!机会来了!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
1. 六脉神剑剑谱(图谱): 他知道,真正的剑谱已被枯荣大师焚毁,但之前众僧观摩修炼的那份图谱,或许还有残迹或副本存在?鸠摩智的目标是活剑谱段誉,或许会对实物图谱有所疏忽。这需要暗中查探。
2. 活剑谱段誉: 这才是重中之重!段誉已被灌顶,身负完整的六脉神剑运行法门,只是他自己无法运用自如。跟着段誉,就等于跟着移动的六脉神剑秘籍!
慕容复立刻做出决断。他先是上前,对段正明等人郑重道:“陛下,方丈,慕容复与段公子相交莫逆,绝不能眼睁睁看他被掳!我这就动身,暗中尾随那鸠摩智,伺机救回段公子!纵使力有未逮,也必尽力周旋,传递消息!”
这番表态,再次赢得了段氏和天龙寺的极大好感与感激,为他后续行动提供了“官方”合法性。
同时,他暗中吩咐风波恶:“风四哥,你设法留在大理,利用我们的人脉,暗中查探天龙寺内是否还有六脉神剑图谱的线索,哪怕只言片语也好。切记,不可强求,不可暴露!”
安排妥当后,慕容复带着木婉清,立刻动身,远远吊在鸠摩智的后面。
他的计划清晰而冷酷:
·任由鸠摩智“保管”段誉这个“活秘籍”,自己只需确保段誉不死即可。甚至可以在段誉被折磨、逼迫练剑时,暗中观察,偷学一二
在适当的时候出手“相救”,再次加深段誉的感激和依赖,并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保护”段誉,从而有大量时间近距离“研究”他体内的六脉神剑。
慕容复望着前方鸠摩智队伍扬起的尘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鸠摩智,你费尽心机,不过是为我做了嫁衣。
段誉贤弟,你受些苦楚,为兄他日定会补偿。但你这身惊世武学,为兄便却之不恭了!
大理之行,真正的目标,此刻才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