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通过复试、获得省级联赛资格的狂喜,如同烈酒,初饮时酣畅淋漓,但余味却带着清醒的灼热。市教育局那通官方通知的电话,像一记警钟,将林晚照从“成功上岸”的短暂晕眩中敲醒。省级联赛——那是一个汇聚了全市乃至全省顶尖天才的战场,她这个险险挤上末班车的“逆袭者”,在那里,将不再有任何侥幸。
周六上午,林晚照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前往市教研中心。她特意提前了半小时到达,站在那栋庄严的办公楼前,看着三三两两气质卓然、眼神里带着明显锐气和自信的学生走入,一种无形的压力悄然弥漫开来。这些人,恐怕很多都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在竞赛这条路上跋涉的“天之骄子”。她紧了紧手中那个淡紫色的保温杯——里面照例装着母亲为她准备的温水——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气氛安静而凝重,带着一种学术场合特有的肃穆。林晚照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目光悄悄扫过在场的学生。有戴着厚厚眼镜、手指飞快在膝头虚拟敲打的;有气质沉静、仿佛自带隔绝气场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也有几个看起来就非常聪明外露、正低声交流着某些她听不懂的数学术语的。
她像一滴水汇入了海洋,平凡,且自知。
会议开始,负责竞赛的老师讲解了联赛的流程、时间、以及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然后,开始分发厚厚的、装订精美的培训资料和往届真题汇编。当那沉甸甸的一摞资料放到林晚照面前时,她随手翻开一页,目光扫过一道组合数学的题目,心脏便微微一沉——难度,明显又上了一个台阶。题干更加抽象,对思维灵活性和知识广度的要求近乎苛刻。
“……省级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校内选拔。希望各位同学戒骄戒躁,利用好最后这段时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冲刺……”老师的声音在台上回响。
林晚照握紧了手中的笔。之前的喜悦和轻松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熟悉的、面对更高山峰的敬畏与……隐隐的兴奋。这才是她想要的挑战,不是吗?
会议结束,她抱着那摞沉重的资料,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心情复杂。既有对前路的忐忑,也有被激发出的昂扬斗志。
“林晚照。”
一个清冷熟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她猛地转头,看到沈倦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走廊的转角处,正倚着墙,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他今天穿着简单的黑色外套,身姿挺拔,在略显嘈杂的人群中,像一座安静的孤岛。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也是来开会的?不对,通过的名单里只有她一个来自他们学校。
“你……”林晚照有些惊讶地走过去。
“顺路。”他依旧是这个万能的借口,然后目光落在她怀里那摞显眼的资料上,很自然地伸手接了过去,“感觉怎么样?”
他的动作流畅自然,仿佛这本就是他的权利和义务。
抱着骤然一轻的双臂,林晚照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侧脸,心里那点因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疏离感和压力,瞬间被一种巨大的安心所取代。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出现。
“压力……有点大。”她老实回答,跟着他往楼下走,“题目好像更难了。”
“正常。”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平台不一样,对手不一样。”
“嗯。”林晚照点头,看着他沉稳的背影,忽然觉得前路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两人没有乘坐公交车,而是沿着种满梧桐树的街道慢慢走着。秋日的阳光透过已经开始泛黄的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
“接下来什么计划?”沈倦开口问道。
林晚照想了想,说:“先把这些资料吃透吧,再看看之前的笔记,查漏补缺。”
“方向没错。”沈倦颔首,“联赛的题型更灵活,光靠刷题不够,需要真正理解思想,融会贯通。”他顿了顿,侧头看她,“图书馆?”
简单的三个字,却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将两人又重新拉回到了那个最熟悉、最安定的“战场”。
“好。”林晚照几乎没有犹豫,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回到家,父母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午餐等着她。看到她抱着厚厚的资料回来,脸上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反而带着一种沉静的认真,母亲李慧茹有些心疼,又有些欣慰。
“回来了?会开得怎么样?这些就是新的学习资料?这么厚啊……”母亲接过她手里的部分资料,掂量了一下,咂舌道。
“嗯,省级联赛的,难度更高了。”林晚照洗了手坐到餐桌前。
父亲林建国给她盛了碗汤,沉稳地说:“一步一步来。能走到这一步,已经证明你的能力了。别有太大负担。”
“我知道,爸。”林晚照喝着温暖的汤,感受着家人的支持,“我会努力的。”
家庭的餐桌,永远是她汲取温暖和力量的地方。无论外面的挑战多么艰巨,这里总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周日下午,林晚照再次来到了图书馆。那个靠窗的位置,沈倦已经在那里了。阳光正好,将他笼罩在一片温暖的光晕里。他面前摊开的,正是那本厚厚的联赛真题汇编。
看到她过来,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对面的位置。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轨道,但又有些不同。他们不再仅仅是学长与学妹,引导者与被引导者。更像是在攀登同一座高峰时,可以彼此照应、互相探讨的同行者。
林晚照摊开资料,开始研读。果然,难度陡增。许多题目需要她反复咀嚼,甚至需要查阅更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困难就立刻求助,而是先自己苦苦思索,尝试各种可能的路径。
沈倦也不再是那个随时准备伸出援手的“救火队员”。他给她足够的空间去挣扎,去碰壁。只有当看到她眉头紧锁、长时间没有进展,或者明显走入死胡同时,才会用笔轻轻敲一下桌面,吸引她的注意,然后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者指出她思路中某个被忽略的隐含条件。
他的点拨更像是一种“启发性”的碰撞,旨在激发她自己的思维火花,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这种模式,让林晚照感觉自己在飞速地成长,独立思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与日俱增。
偶尔,当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攻克一道难题时,会忍不住兴奋地抬起头,想与他分享那份喜悦。
而这时,她往往会撞上沈倦投来的目光。他看着她眼中闪烁的亮光和嘴角抑制不住的笑意,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会清晰地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和……类似于“孺子可教”的欣慰。他没有言语,但那眼神的交流,比任何夸奖都更让林晚照心跳加速,充满动力。
【新主线任务发布:“省级联赛的试炼”。要求:在省级数学联赛中取得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奖励:积分+1000,“超凡思维”(被动,永久性提升思维敏捷度与深度),解锁“高级运算核心”。失败惩罚:竞赛之路受阻,系统部分高级功能锁定。】
新的任务发布了,目标更高,奖励更诱人,惩罚也更严厉。省一等奖……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艰难的目标。但林晚照看着脑海中那行文字,眼神却愈发坚定。
然而,就在她逐渐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斗志昂扬时,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她再次意识到了自己与真正顶尖选手之间,可能存在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她在翻阅沈倦做过笔记的一页真题时,看到他在一道极其复杂的数论题旁边,用一种她完全看不懂的、简洁优美的符号体系,写下了几行推演。那不是高中知识,甚至可能超越了大学初级范畴,带着一种举重若轻的优雅和深刻。
他只是随手为之,却仿佛为她推开了一扇门,让她窥见了门后那浩瀚无垠、深不可测的数学世界的一角。
她怔怔地看着那几行天书般的符号,之前因为进步而滋生的一点微小骄傲,瞬间被击得粉碎。
沈倦……他到底已经走到了多远的前方?
而自己,拼尽全力追赶至今,是否连他的背影,都未曾真正看清过?
那只笨鸟奋力振动着似乎强壮了一些的翅膀,却在一阵突如其来的风中,窥见了苍穹之巅那遥不可及的身影,与自身渺小之间,那令人绝望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