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倦那句“我可能不会经常去图书馆”像一句精准的预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得到了印证。他确实没有出现在那个熟悉的窗边位置。学校里,他依旧按时上课,但周身的气场比之前更加冷硬和疏离,像是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拒绝任何人靠近的冰墙。偶尔在走廊擦肩而过,他的目光会极快地掠过她,带着一种林晚解读不懂的复杂情绪,似有关切,又似在刻意保持距离。
通过【心灵屏障】,林晚照能持续地感知到他那份沉闷的、压抑的钝痛感,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提醒着她他内心的风暴远未平息。这感觉让她心头发紧,却也无能为力。她尊重他需要的空间,不再试图主动靠近,只是将那份担忧和隐约的心疼,全部转化为更加疯狂的备考动力。
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林晚照彻底进入了“闭关”状态。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她不再去图书馆,而是将自己埋首于书山题海之中。【深度冥想】的24小时权限早已用完,但她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初步掌握了那种高度专注状态的入门技巧,即使没有系统辅助,她也能在需要时,强行将自己的精神凝聚到极致。
【竞赛专项训练模块(中级)学习进度:92%。最终冲刺模式效果显着,知识体系整合度达到优秀水平。宿主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韧性大幅提升。】
系统的评估让她稍感安慰。她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数论、组合、几何、代数……那些曾经如同天堑般的知识点,如今在她脑中逐渐串联成网,变得清晰而有序。她像是一个耐心的工匠,正在将最后几块关键的拼图,小心翼翼地嵌入属于她的知识版图。
然而,越是临近考试,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也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她会做噩梦,梦见自己在考场上对着空白试卷大脑一片空白;她会因为解一道题时多花了几分钟而焦躁不已;她甚至会下意识地啃咬指甲,这是她前世压力大时的坏习惯,重生后已经改掉,如今却又隐隐有复发的迹象。
这天深夜,她再次被一道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困住。尝试了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却总是差之毫厘。焦躁感如同蚂蚁般啃噬着她的耐心。她放下笔,烦躁地揉了揉头发,目光无意识地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上。
就在这时,脑海中那根连接着沈倦的【心灵屏障】丝线,忽然传来了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波动——不再是之前的沉闷钝痛,而是一种……带着决绝意味的,仿佛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后的,冰冷的平静。
这感觉比之前的情绪波动更让她心惊。冰冷的平静,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绝望或者……义无反顾。
他做了什么决定?和“家里的事”有关吗?
担忧瞬间压过了学业的焦躁。她几乎要拿起手机给他发信息,手指在屏幕上悬停良久,最终还是缓缓放下。她不能打扰他。如果这是他必须走过的路,她能做的,只有相信他,并且……让自己变得更好,等待他需要她的那一刻。
她重新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几何题上。这一次,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沉下心来,像沈倦曾经教导她的那样,仔细分析图形中的每一个已知条件,寻找那些隐藏的、不变量和对称关系。
当晨曦微露,她终于通过构造一个极其巧妙的相似三角形,找到了破解这道题的关键时,一种混合着巨大成就感和疲惫的虚脱感席卷了她。但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也在心底升起——她是靠自己的力量,在情绪波动和外界压力下,独立解决了难题。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林晚照抱着厚厚一摞复习资料,疲惫地走出校门。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低着头,脑子里还在回放着刚才攻克的一道函数迭代题,差点撞上一个人。
“对不起……”她下意识地道歉抬头,却愣在了原地。
站在她面前的,是沈倦。
他好像清瘦了一些,下颌线条更加分明,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似乎比前几天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淀下来的东西。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已经等了她一会儿。
“沈倦?”林晚照有些惊讶,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你……你怎么在这里?”
沈倦的目光落在她怀里那摞沉重的资料上,又扫过她眼底无法掩饰的疲惫,眸色深了些许。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直接伸出手,将她怀里大部分的资料都接了过去,动作自然得仿佛理所当然。
“顺路。”他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句,然后转身,示意她跟上。
林晚照看着他已经迈开的步伐,和他手中属于自己的复习资料,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他来了。在她没有期待的时候,他用这种最实际的方式,重新出现在她身边。
两人并肩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夕阳依旧,微风依旧,但彼此的心境,似乎都与之前不同了。他没有问她复习得怎么样,她也没有问他这几天去了哪里,那些“家里的事”如何了。一种奇异的、经过风暴洗礼后的默契,在沉默中静静流淌。
走了一段,沈倦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偏低沉的磁性,却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冰冷:“最后几天,重点是回顾错题,保持手感。不要再钻偏题、怪题。”
“嗯。”林晚照点头。
“考前一天,彻底放松,可以看看错题本,但不要做新题。”
“好。”
“考试的时候,遇到卡壳的,先跳过,保证会做的都拿到分。”
“知道。”
他一句句地嘱咐着,都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考前建议。林晚照认真地听着,心里那因备考而紧绷的弦,仿佛被他这平稳的声音一点点抚平。他或许无法时时陪伴,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总会用他的方式,给她最需要的支撑。
快到小区门口时,沈倦停下了脚步,将资料递还给她。
“给。”他同时从自己的书包侧袋里,拿出了一个崭新的、包装都还没拆的淡紫色保温杯,递到她面前。
林晚照愣住了,接过那个还带着塑料薄膜的杯子,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看你经常忘记带水。”沈倦移开目光,语气听起来很随意,但耳根却似乎泛起了一丝极淡的红晕,“考试的时候,别喝凉水。”
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看似普通的杯子。
却像是一道暖流,猝不及防地,狠狠撞进了林晚照的心房。
他注意到了!他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鼻尖瞬间涌起强烈的酸涩,眼眶发热。她紧紧握着那个微凉的保温杯,感觉它重逾千斤。
“谢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沈倦看着她微红的眼圈和紧紧握着杯子的手,深邃的眼底似乎有微波荡漾。他极轻地应了一声“嗯”,然后像是怕再多停留一秒就会泄露更多情绪般,快速地说道:“走了。”
说完,他转身,步伐比来时快了些许,很快便融入了下班时分熙攘的人流中。
林晚照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她低头看着怀中沉甸甸的资料,和手里那个崭新的、淡紫色的保温杯。
资料是他帮她拿过的,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杯子是他特意买给她的,叮嘱她不要喝凉水。
这两样东西,像两片至关重要的拼图,一片承载着他们共同奋斗的痕迹,一片寄托着他未曾宣之于口的细腻关怀,严丝合缝地嵌入了她因备考而有些干涸的心田。
她忽然觉得,最后这段冲刺的路,好像没有那么难走了。
然而,当她带着满心的温暖和力量回到家中,准备进行考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梳理时,她翻开错题本,目光凝固在了前几天费尽心力才攻克的那道拉姆齐理论变形题上。
一个之前被忽略的、极其细微的知识点漏洞,在她进行整体回顾时,清晰地暴露了出来。
这个漏洞本身不难弥补,但它像一根小小的刺,提醒着她——她的知识体系,或许并不像系统评估的那么完美无缺。
在即将到来的、高手云集、题目必然刁钻的复试考场上,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
那只以为已经拼凑完整的蓝图,似乎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还隐藏着一块她尚未察觉的、可能影响全局的残缺碎片。
她能在这最后的两天里,找到并补上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