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非又对着手炉实物比划着说:“手炉小巧,可揣在袖中;脚炉较大,是用来放在脚下的。最重要的是......”萧非加重语气,“脚炉要有足够的散热面积,让热气能够温暖整个足部。还因为其经常放在地上还要保障使用安全。”
家丞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君侯真是巧思!这脚炉确实比直接将手炉用作暖脚更实用,特别是对于在冬季需要久坐之人。”
萧非点点头,“怎么样,这帛图看的明白吧?”
“通俗易懂。”家丞看着帛图认真的点点头。
萧非将新画的帛图叠好递给家丞,吩咐道:“你拿上这个帛图去找工匠,尽快给我打造一个脚炉。如今天寒地冻,去年还没觉得这么冷,今年却有些受不住了。我也不能天天都躺在炕上啊!”
家丞接过图纸,没有立刻应下,反而面露难色,“君侯,现在临近元日,刚刚下完雪天气又这般寒冷,城内工匠们大多也已经停工......恐怕不能很快打造好。”
萧非沉吟片刻,“不要舍不得花钱,你去告诉那些工匠,谁要是愿意加班打造,就多给谁加些工钱。这天实在太冷,早一日制成也好早一日用上。”
家丞应下道:“诺!我这就去安排”
家丞正要退出,萧非又叫住他:“等等,把帛图在拿来。”
萧非又重新再脚炉底部画了几下,说道:“刚刚脚炉底部我觉得还是太矮,我又加高些,免得直接接触地面烫坏铺席。还有,炉盖上雕的透气孔,要做到既要能散热,又不能让炭火溅出。按照这个要求可以弄的更美观些。”想了一下接着道:“还有就是若是需要什么特殊材料,你尽管从库房中支取。”
家丞由衷赞道:“还是君侯考虑周到,我这就去找人来做。”
萧非看了眼外面渐黑的天色,“明日再去吧。”
元日,萧非难得睡到自然醒。用过午膳后,萧非惬意地在书房中往躺椅上一歪,双脚舒坦地搁在新制成的脚炉上,一手拿着手炉,一手拿着《韩非子》竹简翻阅,翻阅到: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时,不禁会心一笑,双脚还轻轻跺了跺脚底的脚炉。
这脚炉打造得十分精巧,扁圆的造型刚好容下一双脚底,炉壁、炉盖厚度适中,散发出的热力正好传到脚底。
又看了一会儿,感到口渴,萧非便端起一旁的茶碗欲饮,却发现里面早已饮空,就朝书房外唤道:“来人,续茶。”
过了一会儿,进来来一人,手持铜壶,小心地为萧非重新续茶。
萧非闻声,放下《韩非子》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向那人看去,不料进来的竟是家丞本人。萧非见此诧异问道:“家丞怎么是你来亲自续茶?这事让侍女来做便是。”
家丞放下铜壶,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递给萧非道:“昨日工匠急着送来脚炉,竟忘了将帛图归还。方才才想起来,特地送还。”顿了顿,又说道:“这帛图画得精细,甚是贵重,怕君侯你着急,我就亲自送来了。”
萧非早把这事忘了,接过帛图,随手放在一旁的案几上,对着家丞说道:“这脚炉做好的正是时候。”说着萧非还抬起脚用手一指,“你瞧,这大小刚好,温度适宜,真不错!”
家丞笑道:“工匠们得了君侯给的重赏,自然格外用心。”
“这赏钱给得值。”萧非说完重新拿起那卷《韩非子》。
家丞见萧非又拿起竹简,本想立即退下,但是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犹豫片刻后问道:“君侯,今年陛下元日当真不在设宴了么?往年这时候,君侯应该与众位列侯早已在未央宫中了啊!难道是因为......”
萧非头也不抬,“反正今年没有告诉我,估计是......”话未说完,忽听外面传来脚步声,并且此人脚步凌乱的很。
“君侯!”
萧非一听就是行人的声音,只是不知他来做什么,冲外面说道:“进来吧!”
行人匆匆进来,急声道:“君侯,宫中刚刚来了一名黄门传旨,说陛下口谕,召您明日到未央宫宴饮。”
萧非闻言一怔,坐起身来问道:“可知都请了哪些人赴宴?”
行人回道:“我刚刚特意问了一下,传旨的黄门说,在长安的列侯都收到了邀请。”
“行了,我知道了。”萧非又重新歪下,冲着行人挥挥手。
待行人退下,萧非与家丞面面相觑。片刻后,萧非才笑道:“刚刚还聊此事,今年陛下元日不办宴,我还以为建元五年要破例了。没想到推迟设宴,还如此紧急,倒真是别出心裁。”
家丞低声道:“看来长乐宫那边没有......”
“慎言。”萧非立即打断,“长乐宫的事,不是你能妄议的。”
“唯!”家丞低下头。
“明日将这脚炉也放到马车上去。”说完萧非挥手示意家丞可以退下了。
次日上午萧非往四壁挂着的棉帘的马车上一靠,坐在羊毛毯的上,将腿往脚炉上一放,手上还捧着个手炉悠闲赴宴。
进入未央宫前殿,长安列侯齐聚一堂。每张案几上都摆着个铜火锅,宫中侍从正在添加汤底。令众人惊讶的是,眼前只有铜火锅,往日饮宴体现身份的鼎、簋等盛食器均没有摆放。
萧非也没搞明白什么情况,只是往自己的坐席一坐闭目养神,等待刘彻到来开席。
但是殿内众人却开始议论纷纷:
“这......陛下今日是要请我们吃火锅?”
“元日大宴只备火锅,未免太过随意。”
“......”
正当众人议论不休时,刘彻驾到,殿内瞬间静了下来。
刘彻今日身着常服,显得格外随和。萧非见此暗自对自己一早起床穿这身繁琐的列侯装束感到后悔。
不过此火锅宴还有一点让萧非注意,那就是案几上所有食材中,羊肉片明显最多,而且每次上羊肉时,侍从还特意低声交代此羊肉是从匈奴来的。
酒过三巡,刘彻居然从御座上走下,特意走到柏至侯丞相许昌和武强侯御史大夫庄青翟面前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