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年味儿已经浓得化不开了。家里窗明几净,阳台上挂满了腊味,厨房里飘出卤肉的香气。按照林心大的日程安排,今天是家里一年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写春联和福字。
吃过早饭,林心大就郑重其事地开始准备。她让念晴把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铺上旧报纸。然后,她拿出早就买好的大红纸、新毛笔、砚台和一锭上好的松烟墨。天赐帮忙用小刀仔细地研墨,淡淡的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瞬间给家里增添了几分雅致和书卷气。
小玥玥兴奋地围在桌边,踮着脚尖看奶奶“变魔术”。她把自己在幼儿园用水写的那张“福”字也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似乎想和奶奶的“真家伙”比一比。
“妈,今年您打算写什么对子?”念晴一边帮着裁纸,一边好奇地问。
林心大沉吟了一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今年啊,咱们家情况特殊。天赐身体好转,玥玥健康成长,新房子也快有着落了。就写点实在的盼头吧。”她提起笔,蘸饱了墨,略一思索,便在裁好的长条红纸上,运笔写下:
上联:平安如意千般好
下联:人顺家和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她的字算不上书法家的水平,但一笔一划端正有力,透着经历过岁月沉淀的沉稳和真诚。每一笔都蕴含着对这个家最朴素的祝愿。
“写得好!”天赐和念晴由衷地赞叹。这简单的两句话,确实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写完春联,林心大又换了一支小号的笔,准备写“福”字。这时,她看向眼巴巴的玥玥,笑着招手:“来,玥玥,奶奶教你写真正的‘福’字。”
玥玥立刻高兴地凑过去。林心大把她抱到椅子上站好,自己则站在她身后,大手握着她的小手,一边慢慢地运笔,一边轻声讲解:
“你看,玥玥,我们先写左边这一点,像个小元宝,代表福气进门……”
“然后这一横要稳,这是福气的根基……”
“里面的‘田’字要方正,代表我们家宅安稳,衣食无忧……”
祖孙俩头挨着头,共同握着笔。玥玥的小手虽然笨拙,但在奶奶的引导下,一个略显稚嫩却结构完整的“福”字,渐渐在红纸上显现出来。写完后,林心大握着玥玥的手,在“福”字下方又添上了“甲辰年”的年款。
“看!这是玥玥和奶奶一起写的福字!”林心大放开手,让玥玥自己拿着那张沉甸甸的红纸。玥玥看着纸上墨光润泽的大字,闻着好闻的墨香,小脸上满是成就感和惊奇,仿佛第一次感受到汉字和笔墨的魅力。
“真棒!”念晴赶紧用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天赐也笑着说:“这个‘福’字最有意义,要贴在我们新家最显眼的地方。”
最后,林心大又单独写了几张大小不一的“福”字,准备贴在房门、窗户和柜子上。
墨迹干透后,天赐和念晴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春联贴在了过渡房的入户门两侧,把那个祖孙合作的“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在了客厅的墙上。红纸黑字一上墙,过年的仪式感瞬间拉满,整个小家顿时显得喜气洋洋,充满了对新年的憧憬。
这一刻,飘散的墨香里,传承的不仅是书写春联的习俗,更是对“家”和“福”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代代祈愿。 对玥玥而言,这或许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并参与其中。这个独特的春节记忆,将伴随着墨香,深深印刻在她成长的年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