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带着院角枣花的清香,吹进“怜君书堂”时,孩子们早已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捧着粗纸,眼巴巴地等着谢怜上课。小阿弟今天来得格外早,还从家里带了一篮刚洗好的枣子,放在石桌上:“怜怜哥哥,这是我娘昨天晒的枣干,甜得很,上课累了可以吃。”
谢怜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把枣干分给每个孩子。花城则从屋里拿出新做的木板书,上面刻着“山、石、田、土”四个字,字迹清晰,还特意打磨过边角,免得划伤孩子们的手。“今天咱们就对着这个板书学,先认字形,再学怎么写。”花城把木板书立在石桌旁,阳光洒在木板上,字的影子落在纸上,正好能让孩子们照着描。
墨尾蹲在谢怜脚边,看着孩子们吃枣干,时不时抬头蹭蹭他的裤腿,像是也想吃。谢怜从兜里掏出一颗枣干,剥去硬皮,递到它嘴边,小家伙立刻叼住,慢慢嚼着,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大家看这个‘山’字,”谢怜指着木板书上的字,“像不像咱们村后的那座山?有高有低的山峰,下面还有山脚,很好记对不对?”孩子们纷纷点头,小阿弟还举手说:“我知道!上次去摘桃子,就看到这样的山!”谢怜笑着点头:“对,阿明说得很对,咱们学的字,都和身边的东西有关,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多了。”
花城则在旁边帮孩子们调整坐姿,有个小男孩总喜欢趴在桌上写字,花城轻轻把他扶起来:“坐直了写字,眼睛才不会累,写出来的字也会更漂亮。”小男孩听话地坐直,握着炭笔,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着“山”字,虽然还有些歪歪扭扭,却比昨天认真了许多。
一上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四个字,还能把字和身边的事物对应起来。临走时,每个孩子都捧着写满字的粗纸,脸上满是成就感。“怜怜哥哥,明天我们还来!”小阿弟走在最后,还不忘回头叮嘱一句,引得谢怜和花城相视一笑。
送走孩子们,两人刚要收拾书堂,就见老水手扛着一块木板走进院:“听说你们办书堂缺块黑板,我昨天找村里的木匠做了一块,刷了黑漆,写字清楚。”说着,老水手把木板放在石桌上,“我还带了些钉子,咱们把它钉在墙上,以后教书更方便。”
谢怜和花城连忙道谢,三人一起动手,把木板钉在院中的桃树上。老水手看着钉好的“黑板”,笑着说:“这样就像样了,以后孩子们上课,也有个正经的地方。”墨尾蹲在旁边,看着三人忙前忙后,时不时用爪子碰一下木板,像是在检查牢不牢固。
中午的时候,谢怜用昨天阿婆送的新米,煮了红枣粥。红枣的甜香混着新米的清香,飘满了整个院子。花城则炒了个青菜,还有一碗咸鸭蛋——正是之前和老水手一起做的,蛋黄流着油,香得让人直流口水。老水手也留了下来,三人围坐在石桌旁,喝着红枣粥,聊着村里的事,格外热闹。
“以前村里的孩子,要走十几里路去镇上读书,很多孩子因为太远,就没去成。”老水手喝了一口粥,感慨道,“现在好了,你们在院里办了书堂,孩子们不用跑远路,还能免费读书,真是帮了村里的大忙。”谢怜笑着说:“都是应该的,能让孩子们多学些东西,我们也开心。”
下午的时候,村里的妇人们提着竹篮走进院,有的带来了针线,有的带来了布料。“听说你们办书堂,孩子们坐着的凳子有点矮,我们来给孩子们做几个棉垫子,坐着舒服。”一个妇人笑着说,“还有这些布料,给孩子们做个小书包,以后装书方便。”
谢怜和花城连忙道谢,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妇人们围坐在石桌旁,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聊着家常;谢怜则在旁边整理孩子们的作业,把写得好的挑出来,准备贴在“黑板”旁边当榜样;花城则去河边挑水,准备晚上煮新米做饭;墨尾蹲在旁边,看着妇人们做针线活,时不时用爪子碰一下布料,引得妇人们哈哈大笑。
傍晚的时候,棉垫子和小书包都做好了。粉色的书包上绣着小花,蓝色的棉垫子上缝着小动物,模样格外可爱。“明天把这些给孩子们送去,他们肯定喜欢。”一个妇人笑着说,“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随叫随到。”
送走妇人们,两人坐在院子里歇脚。夕阳的余晖洒在“怜君书堂”的木牌上,给木牌镀上了一层金色。墨尾蜷在谢怜腿上,渐渐睡着了。“没想到书堂能办得这么顺利,还得到了村里这么多人的支持。”谢怜轻声说,眼底满是暖意。
花城握住他的手,声音温柔:“因为殿下做的是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咱们把书堂办得更好,让孩子们不仅能识字,还能学些算术、画画,让他们的日子更充实。”谢怜点头,靠在他肩上:“好啊,有你在身边,我觉得什么事都能做好。”
晚饭时,桌上摆着新米煮的米饭、炒青菜、咸鸭蛋,还有一碗红枣粥。新米的清香、青菜的鲜嫩、咸鸭蛋的油香,还有红枣粥的甜香,混在一起,格外诱人。墨尾也分到了一小碗粥,拌着碎鱼肉,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天渐渐黑了下来。两人搬着竹椅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偶尔打个小呼噜。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月亮挂在树梢,像一个银色的圆盘。风里带着枣花的清香,还有新米的香气,格外舒服。
“三郎,”谢怜轻声说,“现在看着书堂里的一切,看着村里人的笑脸,我觉得特别幸福。以前总想着拯救天下,现在才发现,能守着一个小村,守着你,守着这些可爱的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花城低头,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声音温柔:“殿下想要的,我都会陪你一起守护。以后咱们就在这里,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墨尾似乎听懂了两人的话,蹭了蹭谢怜的手,尾巴轻轻摇摆。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还有妇人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伴着虫鸣声,格外宁静。月光透过桃树枝叶,洒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是要把这份安稳的幸福,一直延续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