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从新宁基地的指挥塔楼顶端褪去。
旅部所有人的目光都已投向东方——那片笼罩在暮色与死亡阴影中的大学城区域。
新宁农业学院,不仅意味着可能存在的大量耕地和大量的公共设施更象征着文明时代的知识火种与未来重建的希望。
旅指挥部内,气氛凝重而专注,巨大的电子态势图上,代表敌方的猩红斑点密集地汇聚在学院周边尤其是正门前的开阔广场和几条主干道上,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防御纵深。
“经侦察小队和侦察无人机确认,学院主体建筑内丧尸密度相对较低。
但外部尤其是南侧和东侧,聚集了超过一万五千具丧尸,其中混杂有大量变异体疑似有指挥节点在活动。”
周岳参谋长指着屏幕:“强攻正面弹药代价太大,可能会出现大量人员伤亡即便成功整个学院也会被打成废墟。”
林禹手指点在学院核心区的图书馆主楼上:“我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学院,不是瓦砾堆。
计划不变以绝对火力瞬间撕裂尸群外围防御空突一营趁乱直插核心,占领制高点等有利地形进行中心开花,同时作战小队降落后迅速分割包围。
陆战分队和混合集群随后巩固,由后勤营和民兵部队保障后勤通道。”
行动伊始,便是一场远超此前所有火力准备的。
远在万米高空之上,一架来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如同一个冰冷的黑色幽灵,接收到了来自林禹最终目标坐标确定与攻击指令。
飞行员按下投掷按钮。
庞大的弹舱开启。
下一刻,并非一两声剧烈的爆炸,而是一片如同滚雷般砸向大地的沉闷轰鸣!
数十枚精确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以及大面积杀伤的集束炸弹。
遵循着预定的轨迹如同一把巨锤精准地砸向了学院南大门外至主干道区域的庞大尸群。
轰——轰轰轰轰——!!!
巨大的火球接连不断地从地面升起。
冲击波如同实质的向四周疯狂扩散,将范围内的丧尸成片地撕碎或抛起。
弹片和子炸弹编无差别地清洗着每一寸土地。
即便是皮糙肉厚的变异体,也在这种级别的饱和打击下被炸得支离破碎。
整个大地都在剧烈地颤抖,甚至连远在基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那来自远方的持续震颤与轰鸣。
这短短一分钟内的毁灭性轰炸不仅瞬间蒸发了大量丧尸,更重要的是它在密不透风的尸潮包围圈上,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并将周围的丧尸彻底打散,使其暂时无法成建制的威胁。
b-1b投弹的余波尚未散尽,进攻的号角便已吹响。
“空突一营,出击!”顾卫国副旅长的命令通过通讯装置传达到每一位士兵。
早已在机场待命的多架直-20、直-8L、直-8G运输直升机迅速升空,在武直-10和武直-19的护航下,组成数个突击编队,紧贴着地面以最大速度直扑学院核心区。
与此同时A-10攻击机双机编队和一辆歼-16战斗机再次临空。
它们的任务不再是面积清扫而是精准的“点名”。
任何试图重新集结的尸群,或者对直升机编队有威胁的远程攻击型变异体都会立刻遭到机炮、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的无情点名,为空中走廊保驾护航。
武直-19侦察直升机在低空盘旋,光电吊舱死死锁定索降区域,将实时画面传回指挥部和突击机组:“图书馆顶层平台清空,可以进行索降!”
一架直-20直升机开始下降高度。
引擎的轰鸣声骤然加大,直-20灵活地侧飞接近图书馆顶层平台,在距离楼顶约十五米的高度稳稳地悬停。
巨大的旋翼搅起猛烈的气流,将平台上沉积的灰尘和碎屑吹得四处飞散掀起了一场小型的沙尘暴。
舱门滑开强烈的气流瞬间灌入机舱。
第一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毫不犹豫,将速降绳钩挂固定在舱内的滑轨上,双手紧握绳索,戴着战术手套的双脚在舱门边缘用力一蹬,身影迅捷地滑出机舱。
咻——!
绳索与速降扣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身体微微后仰,控制着下滑的速度目光扫视着下方平台。
不过两三秒的时间,他的军靴便沉重而稳当地踏在了混凝土楼面上。
落地瞬间,他立刻松开速降扣,身体就势一个前滚翻卸力,同时手中的191-1式自动步枪已经抵肩,枪口随着他半跪起身的动作快速移动严密警戒着最近的楼梯间出口和通风管道口。
“安全!”
他的报告声通过通讯和呼啸的风声传入后续队员和飞行员的耳中。
紧接着,第二、第三名队员沿着另外两根速降绳几乎同时滑下。
他们落地后同样迅速解除绳索,呈扇形散开占据平台的关键角落。
构筑起一个简易却有效的防御圈。
枪口指向不同的潜在威胁方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短短一分钟内,整整一个突击班全部安全落地。
班长迅速下达命令,队员们立刻默契地行动。
两人小组快速冲向楼梯间入口,一人警戒,另一人迅速检查门锁状态,并安装破门炸药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组则冲向平台另一侧的设备房,确认内部安全。
其余队员则保持对外围的警戒,枪口稳稳指向楼下可能涌出丧尸的广场和街道。
“平台控制!楼梯间封锁!可以进行大规模索降!”班长对着麦克风说道。
收到安全信号,更多的直-20和直-8G直升机开始依次接近平台。
它们不再需要过于谨慎的试探,而是直接悬停在合适的高度。
“图书馆楼顶安全,以巩固登陆场!”
紧接着,更多直升机分别降落在行政楼、主教学楼、实验楼等关键建筑的屋顶。
短短十分钟内,超过两个连的兵力被精准投送至学院核心地带进行了中心开花。
机降成功的空突队员们没有丝毫停顿。
“各连按计划行动!控制制高点,封锁通道分割尸群!”顾卫国的声音在通讯装置中响起。
占领图书馆的连队迅速向下清扫,逐层清理零散丧尸,同时用爆炸物和重物封锁楼梯间,将图书馆变为一个坚固的堡垒和指挥节点。
其他楼的部队同样如此。
狙击手和精确射手小组迅速占据高层窗口,冰冷的枪口指向下方校园内的尸群,装有消音器的步枪发出清脆的点射声,精准地清除着对地面部队威胁最大的目标。
搭载着pF-98火箭筒和qLU-131榴弹发射器的重火力小组,则在窗口和阳台建立发射阵地,为后续行动提供直射火力支援。
与此同时,由“山猫”全地形车组成的快速突击队,沿着b-1b炸出的缺口和工兵预先标注的安全通道,冲入了校园。
他们并不与沿途零散丧尸过多纠缠,而是利用其超高的机动性沿着校园主干道疯狂穿插,直扑预先计划好的几个关键交通节点——十字路口桥梁体育馆入口。
到达点位后,“山猫”车上的重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立刻开火,清空周围小范围区域。
战士们迅速下车以车辆和路边设施为掩体建立阻击阵地。
他们的任务是将被空中火力和大轰炸打散的尸群进一步分割成无数互不相连的小块,阻止其重新汇聚形成规模。
此刻,从天空俯瞰,新宁农业学院内正在上演一场经典的现代化清剿作战:高空有战斗机和轰炸机提供战略轰炸和精确打击。
中低空有武直和无人机提供近距离火力和实时侦察。
核心建筑已被精锐步兵控制形成多个支撑点。
地面则是高速机动的小股部队进行切割和牵制。
庞大的尸潮被这多层次立体化的打击体系彻底肢解,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
当空突一营在学院内部搅得天翻地覆之时,混合巩固集群(由陆战一旅和空突二营组成)在周岳参谋长的指挥下,开始沿着开辟出的主要通道向前推进。
打头阵的是3辆04A步战车。
它们的30mm机炮正在攻击任何试图冲击通道的丧尸群,100mm火炮则偶尔发出怒吼,将躲在坚固掩体后或聚集在一起的变异体轰上天。
步战车后方和两侧,一辆辆满载士兵的“山猫”运兵型全地形车,如同灵活而凶猛的猎犬。
在步战车开辟出的安全走廊内及边缘区域快速穿梭。
它们时而加速前出,巡视可疑的岔路口;
时而急停,车顶遥控武器站(通常配备12.7mm重机枪或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迅速转向,枪口指向道路两侧的破败建筑窗口或废墟断墙,对丧尸进行火力压制。
驾驶员保持车辆处于随时可移动状态,射手紧盯武器站屏幕,而车厢内的步兵班则迅速跃出,以“山猫”车体为临时掩体,组成战术队形,对两侧的建筑进行快速的清理检查。
一旦确认区域安全,便立即登车车辆迅速起步,追赶上前方推进的装甲队列。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小时。
当完全降临时,新宁农业学院的核心区——图书馆、行政楼、主教学楼、部分实验楼以及连接它们的主要干道,已经基本被空突一营和混合巩固集群控制。
校园内的尸群被成功分割包围在宿舍区、体育场以及东南角的几片小树林里,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和规模优势,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林禹在指挥中心接到了顾卫国的报告:“旅长,我已控制学院核心区,各部正在肃清残敌,巩固阵地。我方伤亡轻微,弹药消耗正在统计。下一步请求对分割区域进行逐步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