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的日子,如同踏入了一个既熟悉又全新的世界。公寓里依旧充满着家的温馨,但空气中开始弥漫开淡淡的奶香和婴儿特有的柔软气息。苏妩在医院的几天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回到家,真正的考验和甜蜜才刚刚开始。而顾衡,则迅速切换到了“超级奶爸”兼“专属护士”模式,将他对手术的精准和严谨,完美应用在了照顾妻儿上。
出院当天,顾衡将苏妩裹得严严实实,如同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小心翼翼地搀扶她上车。宝宝则被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安全提篮里,睡得正香。回到家门口,顾衡没有让苏妩立刻走动,而是先将她抱进客厅,放在铺着柔软垫子的沙发上,盖好薄毯,确认一切安妥后,才折返去抱孩子。每一个步骤都井然有序,透着他特有的周密。
月子里,苏妩的主要任务是休息和恢复。顾衡严格执行着产科医生的嘱咐,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和育儿之外的事情。他制定的“产后护理计划表”精细到令人咋舌:
饮食方面:顾衡 严格按照营养师开的月子餐谱,少盐少油,清淡滋补。他每天提前备好食材,利用工作间隙回家做饭,或者提前炖好汤羹温着。喂奶前的一杯温水,喂奶后的一份加餐,从未遗漏。
个人护理: 顾衡每天定时提醒苏妩用药(促进宫缩的、补血的),帮她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动作轻柔专业。甚至学习了一套温和的产后康复操,每天耐心地引导她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情绪关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产后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看宝宝,而是先拥抱苏妩,仔细询问她当天的心情和身体感受,耐心倾听她可能有的任何一点烦躁或焦虑,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安慰。夜里宝宝哭闹,他总是第一时间醒来,处理好后再轻轻安抚被吵醒的苏妩。
当然,最大的挑战和乐趣来自于那个小小的人儿——他们的儿子,顾承轩(小名轩轩)。
起初,面对这个软得好像没有骨头、哭声嘹亮的小生命,即使是见惯了生死和大场面的顾医生,也难免有些手足无措。但他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立刻显现出来。
换尿布: 第一次给轩轩换尿布,他戴着无菌手套(习惯使然),如临大敌,对照着手机视频,步骤清晰,手法却略显僵硬。但不过两三天,他已经能单手熟练操作,还能根据尿布上的颜色判断宝宝饮水量是否充足。
冲奶粉\/拍嗝: 当苏妩奶水不足需要补充奶粉时,顾衡冲奶的量、水温(严格控制在40-45度)、摇晃手法都精准得像在做化学实验。喂完奶后,他将小轩轩竖抱在肩上,手掌弓起,用恰到好处的力度轻拍后背,直到打出嗝来,那认真的神态不亚于完成一台精细手术。
洗澡抚触: 这是父子俩的专属时光。顾衡会提前调好浴室温度,准备好所有用品。他将小轩轩托在臂弯,另一只手用柔软的纱布巾蘸水轻轻擦拭,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洗完澡后的抚触按摩,他更是严格按照教程,一边做一边低声和宝宝说话:“这里是宝宝的背脊……放松……小手真有力……” 小轩轩似乎很享受父亲的抚触,常常在按摩中舒服地昏昏欲睡。
深夜的哺育是最考验人的。顾衡将婴儿床紧挨着自己这边,设定好闹钟。只要轩轩发出一点动静,他立刻就会醒来。如果是换尿布,他坚决不让苏妩起身;如果是喂奶,他会先把宝宝抱到苏妩身边,帮她调整好姿势,喂完后立刻接过去拍嗝、哄睡,确保苏妩能最大限度地休息。短短几周,顾衡眼下就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反而乐在其中。
苏妩常常靠在床头,看着灯光下顾衡抱着孩子轻轻走动的背影。那个在医院里冷峻严肃、令人生畏的顾医生,此刻正哼着不成调的催眠曲,笨拙又温柔地摇晃着臂弯里的小婴儿。这种极致的反差,让她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感动和爱意。
“顾医生,你现在抱孩子的姿势比拿手术刀还标准了。”她忍不住打趣。 顾衡回过头,看着妻子温柔的笑脸,走到床边,将刚刚睡着的儿子轻轻放进她身边的婴儿床里,然后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里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意:“顾承轩同学是我目前接手过的,最珍贵、也最不容有失的‘病例’。”
有时,苏妩半夜醒来,会看到顾衡并没有睡,只是借着夜灯微弱的光,静静地看着婴儿床里熟睡的儿子,眼神里的温柔浓得化不开。或者,他会轻轻握着苏妩的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她产后尚未完全恢复的手背,仿佛在确认她和孩子都在身边,一切都安好。
在这段手忙脚乱却又无比温馨的日子里,顾衡用他无声的行动,将“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细致入微的照顾和默默扛起的责任。这份沉甸甸的爱,如同最坚实的堡垒,将苏妩和宝宝牢牢地护在中心,让他们安然度过产后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