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宫·周岁宴(抓周礼)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昭阳宫的四颗小明珠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仪式——周岁礼暨抓周礼。殿内布置一新,喜庆的红绸点缀着梁柱,巨大的百福地毯铺满了暖阁。正中央,一张特制的、宽大的紫檀木矮几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象征各种未来志向的物件:
金镶玉的传国玉玺(仿制缩小版,光滑无棱角)
小巧玲珑的乌木镶金弓与未开锋的银质小箭
紫檀木戒尺与一卷古朴的《论语》
算盘(金珠玉杆)
金元宝
官印(小)
精致的绣花绷与五彩丝线
玉笛
象征医术的银针包与草药囊
象征农事的金穗
帝后并肩而坐,顾衡一身常服,神色轻松中带着期待;苏妩身着茜红色宫装,眉眼含笑,温柔地望着四个被乳母抱在怀中的小宝贝。老大精神头十足,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矮几;老二依旧安静,小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自己的衣角;大公主粉嫩的小脸带着娇憨的笑容;小公主则兴奋地在乳母怀里扭动,跃跃欲试。
观礼的是几位最亲近的宗室长辈和心腹重臣,气氛温馨而庄重。
“吉时到!请大皇子殿下抓周!”礼官高唱。
乳母将老大轻轻放在矮几前铺着的柔软锦垫上。小家伙毫不怯场,手脚并用地爬向那堆闪闪发光的物件。他先是好奇地摸了摸金元宝,又拨弄了一下算盘,然后目光被那方小小的、却散发着独特威严气息的玉玺牢牢吸引!他毫不犹豫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一把将玉玺抓在手中,紧紧抱住!仿佛那是他心爱的玩具,还用小脸蹭了蹭那温润的玉质。
“哇!”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镇国公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兵部尚书周大人微微颔首。抓玉玺!此乃帝王之兆!虽说是仿制品,但这般毫不犹豫的选择,已足以说明问题!
顾衡的唇角勾起一抹深邃而满意的弧度,与苏妩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有深意。
“请二皇子殿下抓周!”
老二被放下,他显得有些犹豫,慢吞吞地爬着。他先是被那卷《论语》吸引,小手摸了摸书页,但很快,目光被旁边那把乌木镶金的小弓吸引过去。他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拿起小弓,又好奇地摸了摸旁边那支银质小箭。似乎觉得弓箭比书本更有趣,他最终将小弓紧紧攥在了手里。
“好!弓马娴熟,将帅之才!”镇国公忍不住喝彩出声。顾衡也含笑点头,眼中带着对次子的期许。
“请大公主殿下抓周!”
大公主被放下,她似乎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格外感兴趣。她先是爬向那精美的绣花绷和五彩丝线,伸出小手摸了摸光滑的丝线,又看了看旁边华丽的玉笛,最终,她的小手坚定地抓住了那个小巧精致的绣花绷,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大公主殿下蕙质兰心,精于女红,端庄娴雅!”女官们纷纷笑着赞叹。苏妩眼中满是温柔,仿佛看到了女儿未来静坐绣架前的娴静模样。
“请小公主殿下抓周!”
最活泼的小公主早已按捺不住,一被放下,就“嗖”地一下爬了出去!她目标明确,直接越过金元宝、算盘、官印,甚至看都没看那些小玩意儿,一把就抓住了那卷古朴厚重的《论语》!她的小手抱着对她来说有些大的书卷,还煞有介事地“啊啊”了两声,仿佛在朗读!
殿内再次响起善意的笑声和惊叹!
“小公主殿下这是要学富五车啊!”
“抓了《论语》,将来定是才女!”
顾衡看着小女儿抱着书卷的可爱模样,忍俊不禁。苏妩也莞尔,心中却有些惊讶,这小调皮鬼竟抓了书?
暖阁·册立
抓周礼毕,宾客尽欢后散去。暖阁内恢复了宁静,四个小家伙玩累了,被乳母抱去哄睡。顾衡与苏妩坐在窗边软榻上,夕阳的余晖为两人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顾衡手中摩挲着那方被老大抓过的仿制玉玺,眼神深邃。他沉默片刻,看向苏妩,声音低沉而郑重:“妩儿,今日抓周,你也看到了。老大他……”
苏妩的心微微一紧。她当然明白顾衡的意思。老大抓玉玺,那份毫不犹豫和喜爱,几乎是天生的吸引。作为母亲,她既为儿子的“志向”感到一丝骄傲,又不可避免地涌起浓浓的担忧。储君之位,尊荣无限,却也意味着沉重的责任、无尽的约束和无法预知的风险。他才刚满周岁啊!
“陛下,”苏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她伸手覆上顾衡的手背,“老大他还那么小……这担子,太重了。”
顾衡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到她的担忧。他深深地看着她:“朕知道。朕也心疼。但妩儿,你要明白,这不是朕一时兴起,更非仅仅因为抓周之戏。”他的目光投向暖阁的方向,仿佛穿透墙壁,看着熟睡的老大。
“他是嫡长子,这是其一。其二,”顾衡的声音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你我都看在眼里。这孩子,自小眼神就不同。他看人看物,带着一种天生的专注和……审视。他胆大,有主见,抓玉玺时那份理所当然,仿佛生来就该握在手中。老三(二皇子)抓弓,那是喜爱新奇;老大抓玺,却像是……认主归宗。”
苏妩回想着老大的点点滴滴。确实,他比同龄的孩子更显沉稳(相对而言),眼神更加锐利,对顾衡身上的龙纹、案头的奏折似乎有着本能的兴趣。
“其三,”顾衡的声音更沉,“四曜拱帝,天命所归。他是‘四喜’之首,是祥瑞拱卫的帝星。这份责任,或许从他降生那一刻,就已注定。朕若因心疼而犹豫,反而可能误了他,也误了江山。”
他抬起手,轻轻抚平苏妩微蹙的眉头:“朕向你保证,立他为太子,绝非将他推入孤寒之境。朕会亲自教导他,护他成长,给他一个帝王应有的磨砺,也给他一个孩子该有的快乐。你,朕,还有弟弟妹妹,都会是他最坚实的依靠。他不会是孤家寡人。”
苏妩听着顾衡条理清晰、饱含深情的剖析,心中的担忧渐渐被一种沉甸甸的、却也无可奈何的释然所取代。她明白,顾衡看得比她更远,想得比她更深。这不仅是父亲的选择,更是帝王的责任。
她反握住顾衡的手,用力点了点头,眼中虽有水光,却已化为坚定:“臣妾明白了。陛下思虑周全,臣妾……支持陛下的决定。只是,”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恳求,“请陛下答应臣妾,无论将来如何,都要护他周全,让他……至少拥有一个不那么孤单的童年。”
“朕答应你!”顾衡将她揽入怀中,郑重承诺,“朕会竭尽所能,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懂得爱与责任的‘人’。”
太庙·册封大典
数日后,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太庙庄严肃穆,香火缭绕。与封后大典的普天同庆不同,此次册立太子,顾衡选择了更为庄重内敛的仪式,只在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并召集核心宗室与重臣见证。
顾衡身着庄重的玄色冕服,头戴冕旒。苏妩则身着皇后朝服,凤冠霞帔,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端庄肃穆。
礼部尚书宣读册立诏书:
“……皇长子顾承烨,元良储贰,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孝惟德本,周于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温恭夙着,睿哲早成。诞自震宫,夙彰岐嶷。……今仰遵祖训,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钦哉!”
诏书宣读完毕,顾衡亲自接过礼官奉上的太子金册与一方小巧玲珑却意义非凡的赤金太子印玺。他转身,目光落在被乳母抱着、同样穿着一身特制明黄小龙袍的顾承烨身上。
年仅一岁的太子殿下,似乎也感受到这庄严的气氛,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好奇地看着他的父皇。
顾衡稳步走到儿子面前。他没有让乳母放下孩子,而是俯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小小的太子平齐。他伸出宽大的手掌,没有直接去抱,而是将手中那方代表着无上责任与期许的赤金太子印玺,稳稳地、郑重地放入了儿子小小的、摊开的掌心之中。
小小的手掌握不住那方金印,金印沉甸甸地落在他的掌心,带着父亲的体温。
“承烨,”顾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也仿佛要烙印在幼小的太子心中,“握住它。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荣耀。朕,你的父皇,会牵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
小小的顾承烨似乎听懂了,又似乎只是被那金灿灿的东西吸引。他低下头,好奇地看着掌心的小印玺,另一只小手也伸过来,笨拙地想要抓住它。他用力攥紧,小脸憋得微微发红,却真的将那方印玺牢牢地“握”在了手中!没有掉落!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太子殿下虽年幼,但这般沉稳(不哭闹)和握住印玺的力量与姿态,仿佛印证了帝王的眼光与天命的归属!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宗室重臣们齐声跪拜,声音在庄严肃穆的太庙中回荡,带着由衷的敬畏与对新储君的认可。
顾衡直起身,看着儿子紧握金印的模样,眼中是深沉的父爱与帝王的期冀。他伸手,轻轻抚了抚儿子柔软的发顶。然后,他转身,牵起苏妩的手。
苏妩眼中含着泪光,是心疼,是骄傲,更是对未来无尽的期许。她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看着丈夫坚定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属于承烨的路才刚刚开始,而他们一家人,将携手同行。
册封仪式结束,回到昭阳宫。顾承烨很快就在乳母怀里睡着了,那方小小的太子金印被妥善收好。顾衡却抱着儿子,久久不愿放下。
他将熟睡的承烨轻轻放在特制的、铺着明黄锦缎的小摇篮里(紧邻着帝后的卧榻),为他掖好小被子。然后,他走到另外三个孩子的小床边,同样温柔地凝视着他们。
老二顾承睿睡得安稳,小手放在枕边。
大公主顾明萱(封号初定)像个小天使,唇角带着甜笑。
小公主顾明玥(封号初定)则小嘴微张,发出细微的鼾声。
顾衡俯身,在四个孩子的额头上,都印下了一个轻柔而郑重的吻。
他回到苏妩身边,将她拥入怀中,一同望着暖阁中安睡的四个宝贝。
“承烨的路,注定不同。”顾衡低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但承睿、明萱、明玥,朕会让他们有更多选择,过他们想过的生活。朕的江山,需要承烨这样的继任者;但朕的孩子,不能只有江山。”
苏妩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心中一片安宁与感激。她知道,顾衡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帝王,更是一位用心良苦的父亲。他给了承烨责任,也承诺给其他孩子自由。
“嗯,”她轻轻应道,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一起,守护他们长大。无论是肩负江山的太子,还是自在如风的皇子公主,他们都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贝。”
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进暖阁,笼罩着四个小小的身影和相拥的帝后。未来的路充满挑战,但此刻的昭阳宫,沉浸在一种深沉而踏实的幸福之中。储位已定,家国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