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坐在床边,许久都无法平复内心的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这种又哭又笑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分钟,她才慢慢冷静下来。
她小心翼翼地再次尝试。指尖轻触素描上的绿芽,屏息等待。
几秒后,“鸦羽”果然再次传来微弱的振动回应。
这一次,她注意到了更多细节:振动似乎有轻微的节奏差异。当她触碰绿芽不同部位时,振动的长短和强度似乎也有微妙变化。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这会不会是某种形式的...沟通?
沈砚显然无法说话,甚至可能无法做出大幅度的动作。但他竟然能用这种方式,跨越不知多远的距离,回应她的触碰。
林晚的心跳再次加速。她拿起床头柜上的一支笔和便签纸,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提问”。
她先用指尖轻轻点了点素描上裂痕的起点,然后停顿。
“鸦羽”传来一次短促的振动。
她又点了点裂痕的末端。
一次同样短促的振动。
这代表“是”或“确认”吗?还是仅仅表示他感知到了?
林晚想了想,换了一种方式。她用手指缓慢地、连续地抚摸过整道裂痕。
这一次,“鸦羽”沉默了。
她等待了更长时间,它依然没有反应。
所以,不同的触碰方式,确实能引发不同的回应!短促的触碰对应短促振动,可能代表简单的确认。而连续的动作,或许因为无法解析含义,所以没有回应?
林晚感到一阵振奋,仿佛破译密码般充满了挑战和希望。她开始更系统地尝试。
她短促地触碰一下绿芽。
嗡(短振)。
她长时间按住绿芽不放。
嗡——(一次明显更长的振动)。
有效!
她想了想,决定尝试更复杂的信息。她回忆起沈砚在昏迷前,曾用摩斯密码的概念给她传递过信息。虽然她不精通,但记得几个最基础的代码。
她用指尖在素描空白处,轻轻敲击了三下,短、短、长。这是字母“S”的代码。
她屏住呼吸等待。
几秒钟后,“鸦羽”传来三次振动:短、短、长。
他理解了!并且重复了回来!
林晚激动得手指发颤。她努力回忆,又敲出了短、长、短、短。这是“U”的代码?她不太确定。
“鸦羽”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次长长的振动,仿佛在说“不对”。
她有些沮丧,但立刻振作起来。能建立这样基础的沟通已经是奇迹了。
她换了一种方式。她先短促地碰了一下绿芽(代表“是”或“确认”的概念),然后再次敲出那个不确定的节奏。
这次,“鸦羽”先传来一次短振(确认),然后重复了她刚才的节奏:短、长、短、短。
所以,他是在纠正她?这个节奏是对的?或者他只是在重复?
沟通变得复杂起来。林晚意识到,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想要进行复杂交流几乎不可能。而且,每一次振动,对他而言可能都意味着巨大的负担。
她不能再这样过度消耗他可能所剩无几的精力。
她改变了策略。她将手掌温柔地、整个覆盖在素描那株小小的绿芽上,停留了很长时间。
这一次,“鸦羽”没有立刻回应。
就在她担心是不是自己太贪心,或者他那边出了什么意外时,它终于振动了。
不是短促或单一的振动。而是非常非常轻微的、持续不断的、温和的嗡鸣,像是某种疲惫却温暖的叹息,持续了大约五秒钟,才渐渐平息。
林晚的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她读懂了。
这不再是简单的确认或重复。这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是安慰,是回应她的牵挂,或许也是在告诉她,他感知到了她的温暖,他还在坚持。
她将“鸦羽”和素描紧紧抱在怀里,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点。
......
傍晚时分,苏婉再次送来食物和一些干净的换洗衣物。她看到林晚红肿但亮晶晶的眼睛,以及身上那种焦虑稍减、多了几分坚定的气质,有些讶异。
“您好些了?”她问。
林晚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决定不把“鸦羽”振动的事告诉苏婉。这感觉像是她和沈砚之间一个极其脆弱而珍贵的秘密,她害怕任何外界的干预或分析会惊扰了这条细若游丝的连接。而且,她也无法解释这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只是...想通了一些事。”林晚含糊地说,接过食物,“谢谢您,小婉。匿名举报的事...”
“已经发出去了。”苏婉压低声音,“用的是本地区一个环保志愿者的公共邮箱,层层转发,很难追查源头。不过效果难说,可能石沉大海,也可能真的会引来一些检查,谁知道呢。”
这已经是当下能做到的最好举措了。林晚感激地道谢。
“您今天就在店里休息,尽量不要出去。”苏婉叮嘱道,“我需要出去一趟,补充一些物资,顺便...用我的方式,打听一下西郊那边的风声。书店七点打烊,我会锁好门。如果有人敲门,不是我的声音,绝对不要开。”
“会有危险吗?”林晚担心地问。
苏婉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与她温婉外表不符的笃定:“只是日常采购和闲聊而已,放心吧。记住,无论谁问起,您只是我来帮忙看店的表妹。”
苏婉离开后,书店里彻底安静下来。
林晚吃完简单的晚餐,收拾好餐具,却没有待在休息室。她拿着那张素描,走到外面的书店大厅,在一扇可以隐约看到街景的窗户旁的阅读椅上坐了下来。
夕阳的余晖给书店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她摊开素描本,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面。
她很想再尝试联系沈砚,但又强忍住了。她怕消耗他,也怕频繁的异常振动会被可能存在的监控捕捉到。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幅画,看着那道裂痕和那抹绿意,思绪飘远。
他画下这幅画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是在怀念那盆没能带走的绿萝?是在描绘他内心渴望却难以企及的生机?还是...在画她?
这个想法让她脸颊微微发热。
她从旁边书架上抽出一本关于符号学的书籍,心不在焉地翻看着,目光却时不时飘向窗外。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下班的人步履匆匆,放学的学生嬉笑打闹,充满了平凡的烟火气。这一切,与她此刻正在经历的惊心动魄仿佛是两个世界。
一辆普通的白色面包车缓缓驶过街角,停在了对面街边一个不起眼的停车位上。车身上印着某个家电维修公司的Logo。
林晚起初并没有在意。
但几分钟后,那辆车依然停在那里,没有司机下车,也没有人靠近。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一种莫名的直觉让林晚警惕起来。她合上书,身体微微坐直,借着书架的遮挡,更仔细地观察那辆车。
又过了几分钟,副驾驶的车窗缓缓降下了一半。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侧影露出来,他似乎正在对着手机说话,目光却状似无意地扫过“忘尘书阁”的门口。
林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下意识地缩低了身体,躲进更深的阴影里。
是巧合吗?还是...
她轻轻起身,弯着腰,快速且安静地移动到书店门口,小心翼翼地将门内的锁链挂上——这是苏婉离开后她偷偷加上的第二道保险。
然后她退回书店深处,心脏怦怦直跳。她紧紧握住口袋里的“鸦羽”,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了一点。
她不能慌。如果是冲着她来的,对方应该还不确定她在里面,否则早就行动了。
她躲在两排高大书架形成的视觉死角里,屏住呼吸,透过书籍的缝隙观察着玻璃门外的景象。
那辆白色面包车依然静静地停在那里,像一头蛰伏的野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突然,驾驶座的车门打开了。一个穿着同样维修工制服的男人走了下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工具包,左右看了看,然后径直朝着“忘尘书阁”走来!
林晚的呼吸几乎停止。她环顾四周,寻找可以防身的东西,最后拿起了一本厚实的硬壳词典。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门把手被转动了一下,因为锁着,没有打开。
“你好?有人吗?”男人敲了敲门,声音听起来很普通,“家电维修,预约检查线路的。”
林晚咬紧嘴唇,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苏婉根本没提过有预约维修这回事。
男人又敲了几下:“老板?在吗?约好的七点过来检查啊。”
店里一片死寂。
门外沉默了几秒。然后,男人似乎对着衣领处的对讲机低声说了句什么。林晚听不清,但那种压低的、简洁的语调,绝不像普通的维修工。
她看到那个副驾驶上的鸭舌帽男人也下了车,靠在车边,看似悠闲地抽着烟,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书店的橱窗和门脸。
林晚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们不是维修工。
她慢慢后退,想退回后面的休息室,那里或许还有别的出路,比如那个排污管道?虽然不知道通向哪里。
就在她移动的时候,口袋里的“鸦羽”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地振动起来!
不是之前那种温和的、有节奏的振动,而是疯狂地、高频地、近乎警告般地剧烈震颤!震得她腿侧发麻!
林晚猛地停住脚步,惊骇地捂住口袋。
这不再是回应!这是警告!最高级别的警告!
几乎在同一时间!
“砰!!!”
一声巨响,书店的玻璃门被某种重物猛地撞碎!玻璃碎片四溅!
那个假扮维修工的男人和靠车的鸭舌帽男人同时冲了进来!手里赫然握着装了消音器的手枪!
冰冷的枪口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
“不准动!举起手来!”鸭舌帽男人低吼道,目光如鹰隼般迅速锁定了僵在书架阴影处的林晚。
林晚的大脑一片空白,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口袋里的“鸦羽”还在疯狂震动,像是为她敲响的警钟,又像是远方的沈砚在拼尽全力发出最后的嘶吼。
绝望瞬间攫住了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叮铃铃——”
书店里老旧的座机电话,突然毫无征兆地、刺耳地响了起来!声音之大,在死寂的、充满杀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冲进来的两个男人显然也没料到这出,动作下意识地顿了一下,警惕地看向电话响起的柜台方向。
就在他们注意力被分散的这零点几秒!
林晚身后,靠近后院方向的一扇一直关着的小门(她之前以为是储物间),猛地从外面被撞开!
“砰!”
“警察!放下武器!”
一个清脆却充满威严的女声炸响!伴随着的是子弹上膛的清脆声响!
一道矫健的身影举枪出现在门口,精准地指向两名闯入者!
是去而复返的苏婉!她根本不是去采购物资!她手中握着的,根本不是购物袋,而是一把紧凑型手枪!她的眼神冰冷锐利,与之前温婉的书店管理员判若两人!
局势瞬间逆转!
两名杀手显然没料到身后会突然出现警察(他们以为),而且被前后夹击,一时间僵在原地。
“把枪放下!手放在我看得见的地方!”苏婉再次厉声命令,声音稳定不容置疑,标准的警方流程用语。
鸭舌帽男人眼神闪烁,似乎在做风险评估。
就在这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对峙中——
林晚口袋里的“鸦羽”,那疯狂剧烈的振动,倏地停止了。
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彻底归于沉寂。
就像它突然地爆发一样,它的静止也带着一种令人心慌的突兀。
远方的沈砚...他怎么样了?
林晚的心猛地一揪,目光却不敢从眼前的危机中移开分毫。
碎玻璃在地板上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两把枪对着她,一把枪指着杀手。电话铃声还在不知疲倦地响着,仿佛在为这场一触即发的枪战伴奏。
苏婉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却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她到底是谁?
真正的警察?还是...别的什么?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