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镇魔阵\"的光芒在凤凰山巅静静流转,如同一个倒扣的琉璃碗,将整个遗址笼罩在内。阵法边缘的淡蓝色光幕上,星辉与地脉之力交织成繁复的符文,以某种玄妙的韵律明灭闪烁。阵内空气清新,带着草木的天然芬芳,与阵外那个被\"伪念\"阴影逐渐笼罩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这份由古老阵法强行撑起的宁静,却掩盖不住临时研究站内几乎要凝结出水来的凝重气氛。
研究站是利用空运来的模块化组件,在遗址边缘紧急搭建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数个区域,最中央的全息投影平台上,正实时显示着远在千里之外研究中心隔离病房内的景象。韩博士疲惫的面容在投影中显得格外清晰,他身后的强化玻璃幕墙内,郑先生正躺在生命维持系统的环绕中。
令人不安的是,郑先生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稀薄却异常活跃的黑色雾气。这雾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狂暴地冲击着金针构筑的\"生机阵法\",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它如同有生命的黑色藤蔓,轻柔却执着地缠绕、渗透进郑先生的四肢百骸,丝丝缕缕的黑气甚至试图与维持他生命的维生管线接触,似乎在探索、在学习。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交换正在黑雾与郑先生近乎枯竭的生命本源之间进行着。
\"我们称之为'伪念'的二次变异体,'寄生型伪念'。\"韩博士的声音通过高保真音频系统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和连续奋战后的沙哑,\"它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以摧毁或控制宿主意识为首要目标,转而寻求一种...共生。\"
他切换了投影画面,一组复杂的数据曲线呈现在众人面前。代表郑先生生命体征的几条曲线——心率、脑波活动、基础代谢率——都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上微弱地波动着,呈现出一种近乎植物人的状态。然而,另一组代表\"伪念\"活性能量的曲线,却呈现出稳定且缓慢的上升趋势。最令人心惊的是,这两组原本应该此消彼长的曲线,此刻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动态的平衡。
\"它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汲取郑先生的生命能量,但同时,它似乎也在释放某种...维持性的反馈。\"韩博士指着一条相对平稳的生命体征曲线解释道,\"这种反馈极其微弱,不足以让郑先生苏醒,但确实延缓了他生命力的彻底枯竭。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净化方案,包括之前林教授提供的几个基于《灵枢》理论的能量疏导模型,效果都微乎其微,甚至...有几次尝试似乎刺激了它,加速了这种共生过程的适应性进化。\"
投影再次切换,显示出一段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微观能量流动影像。可以看到一缕被标记为金色的净化能量靠近黑雾时,黑雾并非硬抗,而是如同拥有智慧般迅速分化、包裹,一部分黑气主动\"牺牲\"被净化,而更多的黑气则趁机改变自身结构,渗透进更深层的组织,规避了后续的净化冲击。
\"更麻烦的是,\"韩博士的声音愈发沉重,\"这种变异体表现出令人震惊的环境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我们高度怀疑,昆仑墟正在通过郑先生这个位于现实世界的'样本'和'桥梁',实时地学习和优化它对现实规则的理解及侵蚀策略。每一次我们的干预,都可能成为它进化的养料。\"
研究站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沈雨霏站在林澈身侧,看着全息投影中那如同活物般蠕动、学习的黑色能量,脸色苍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几位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来的顶尖专家——包括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能量学家孙教授、神经意识研究领域的权威李院士,以及擅长异常心理干预的刘主任——此刻也都是眉头紧锁,面前的电子笔记板上写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推论,却又被一道道横线划去,显然都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
窗外的\"七星镇魔阵\"光芒稳定,但这份稳定反而更像是一种讽刺,仿佛他们只是在一个即将沉没的船舱里,暂时找到了一个没有进水的角落。
\"阿弥陀佛。\"
一声低沉平和的佛号,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坐在角落蒲团上的慧明大师缓缓睁开双眼。这位年过古稀的禅宗高僧,是杨女士动用了极高层面的人情才秘密请来的顾问。他精研佛法唯识之学,对心性、业力、精神层面的异变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见解。他身形干瘦,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袈裟,面容清癯,但一双眼睛却澄澈如秋日潭水,此刻正平静地注视着全息投影中那不断变化形态的黑色能量,仿佛在观察一朵花的开合,一片云的聚散。
\"韩博士所言,切中肯綮。\"慧明大师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抚平了空气中些许焦躁的涟漪,\"此物初时如外邪入侵,凶猛暴戾;而今观之,其性已转,与郑施主之神识、乃至肉身精气,纠缠缔结,宛如一体,形成了极深的'业缘'纠缠。强行驱除,非是斩邪,实为断臂,甚至可说是...剜心。非但不能竟全功,反而可能引动其殊死反扑,加速其对宿主残存本源的吞噬与同化,届时,郑施主最后一线生机,恐将彻底断绝。\"
\"大师,那依您之见,眼下这僵局,该如何破解?\"神经学权威李院士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学术探讨的严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种诡异的'共生'持续下去?郑先生的生命体征虽然暂时稳定在低水平,但这种被未知能量寄生的状态,从长远来看,其危害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更大!\"
慧明大师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自会议开始后便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静静观察和感知着投影中能量变化的林澈身上。\"林施主,\"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老衲纵观全局,苦思冥想,或有一险招,可堪一试。然此法成败难料,凶险异常,实乃无奈之下的兵行险着。\"
\"大师请讲。\"林澈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连日劳累和精神高度紧张带来的血丝,但那眼神深处,依旧保持着磐石般的冷静与锐利。他体内《灵枢·养气篇》的心法一直在缓缓运转,一方面恢复着之前布阵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在仔细感知着来自投影那头,郑先生身上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能量讯号。
\"此法在老衲师门残卷中略有提及,名为'以念养念'。\"慧明大师缓缓道出,声音在寂静的研究站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在众人心上。
\"以念养念?\"生物能量学家孙教授疑惑地重复了一遍,\"这...听起来似乎是主动滋养这邪恶能量?大师,这岂不是与我们的净化初衷背道而驰?\"
\"非是滋养其恶根,助长其凶焰。\"慧明大师轻轻摇头,双手徐徐结成一个安忍印,周身仿佛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柔和气场,\"而是以精纯坚定、如金刚琉璃般无瑕无垢之心念,主动'喂养'它,但在此心念之中,预先种下'觉悟'与'转化'之因缘种子。\"
他进一步详细阐释,声音平和而清晰,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哲理:\"需有一位心性修为足以担当此任之人,放下一切对抗排斥之念,主动以自身神识深入郑施主识海深处,不抗拒,不驱逐,反而以慈悲心接纳这'寄生伪念',以其为媒介,直面其后方那冰冷庞大的昆仑墟意志。在此凶险万分的过程中,施术者需于自身识海内,观想无上正等正觉之光明,并持续不断地向这依附而来的'伪念',灌注慈悲、喜舍、净定、智慧之正念,如同以清冽甘泉,一滴一滴,持续滴入浑浊翻滚的墨池。\"
\"此举风险太大!\"擅长异常心理干预的刘主任立刻出声反对,语气严峻,\"这等于主动打开心防,引狼入室!施术者的神识本质将直接暴露在'伪念'的侵蚀之下,其受到的心灵污染和精神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稍有不慎,施术者自身的神识就可能被扭曲、同化,轻则精神错乱,重则...很可能被这变异后的'伪念'反客为主,成为昆仑墟侵蚀现实的一个更强大、更可怕的傀儡!这无异于自杀!\"
\"刘主任所言,确是实情,绝非危言耸听。\"慧明大师坦然承认,目光扫过众人震惊和担忧的脸,最后停留在林澈脸上,\"此乃真正的刀尖之舞,悬崖之行。对施术者要求极高,非但需要其心性修为坚若磐石,神识坚韧纯净,远超常人,更需有至宝护持本心不昧,于无边妄念黑暗中,守住灵台一点清明不灭。且过程中,施术者需时刻承受自身正念与外来邪念相互撕扯、交融所带来的巨大痛苦,那是一种源于意识本源的煎熬,远胜肉体酷刑。稍有意动神驰,便是神识溃散,永堕沉沦之境,万劫不复。\"
他话锋一转,澄澈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智慧的光芒:\"然,此亦是目前僵局之中,唯一可能'转化'而非'驱逐'此孽缘的方法。强行驱逐,如治水用堵,终有决堤之日。而以念养念,如大禹治水,疏导入海。若能成功,不仅或可救回郑施主,将其从共生状态中解脱出来,更能借此深入感知昆仑墟意志的运作方式与核心奥秘,甚至...有可能在其冰冷死寂的意志深处,种下一颗'清净'的种子。此种子或许微弱,但机缘若至,未必不能由内而外,引发意想不到的变数。\"
\"以念养念...化毒为药...由内破敌...\"林澈喃喃自语,眼中光芒剧烈地闪烁不定,脑海中飞速地权衡着利弊。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理解这个方案的极端危险性。这无异于将自己最本质、最脆弱的神识,毫无防备地主动送入那充满扭曲与恶意的深渊之口,还要在这恶魔的喉咙里,小心翼翼地种下一颗\"善\"的种子。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又何等的智慧与定力!
但与此同时,慧明大师的话,也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某些一直萦绕不散的迷雾。《镇墟秘录》那些深奥艰涩的篇章中,似乎确实有提及\"至柔克至刚\"、\"转化侵蚀为本然\"、\"心能转境\"等模糊的理念和指向,只是其中具体法门大多残缺,或者语焉不详,强调需\"契机\"与\"大无畏心\"。他一直未能完全参透。
更重要的是,回顾目前所有尝试,无论是金针阵法、安魂印的净化之光,还是刚刚布成的\"七星镇魔阵\",都偏向于防御、隔绝、净化,属于\"外力\"。而面对一个能够学习、适应、甚至与宿主形成诡异共生的敌人,单纯的外力似乎越来越显得被动和局限。慧明大师提出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直指核心、釜底抽薪的路,虽然它布满了荆棘和未知的深渊。
这确实是目前僵局中,唯一一个可能打破平衡、甚至反将一军的方案。继续被动防御,依靠\"七星镇魔阵\"固守,或许能保一时平安,但郑先生危在旦夕,昆仑墟在暗处不断进化,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所有的目光,或担忧,或期待,或质疑,都紧紧地集中在了林澈身上。
沈雨霏张了张嘴,想说\"太危险了\",想说\"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但看着林澈那深邃而专注的眼神,她知道任何劝阻都是苍白的。她太了解他了,在医学和救人的道路上,他从未因风险而退缩,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抓住。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无言的叹息,和默默握紧的双拳。
林澈缓缓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平台前,距离那扭曲蠕动的黑色能量影像更近。他伸出手,虚按在投影上,并非接触实体,而是闭上限,全力调动神识,试图更清晰地隔空感知那股冰冷、粘稠、充满掠夺性却又带着诡异生机的能量本质。他能感觉到安魂印在怀中微微发热,似乎在回应着那种同源却扭曲的波动。
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已然恢复了绝对的平静与坚定,仿佛刚才所有的权衡与挣扎都已沉淀为决断的力量。
\"大师,\"他的声音平稳,清晰地回荡在研究站内,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请详细告知,具体该如何施为?需要我做何准备?\"
\"林教授!\"几位专家几乎同时出声,孙教授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还请三思!这个方案的理论基础尚且模糊,实践层面更是前所未有,这...\"
林澈抬起手,用一个温和却无比坚定的手势制止了他们即将涌出的劝阻之言,他的目光依旧平静地看着慧明大师:\"我们没有时间了。郑先生等不起,每拖延一刻,他与那东西的联结就更深一分,救回的希望就更渺茫一分。昆仑墟在暗,我们在明,它不会给我们慢慢研究、万全准备的机会。既然常规手段已然无效,既然这是目前唯一可能破局的方向...\"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顾虑与风险都纳入了胸襟,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就冒险一试。\"
慧明大师深深地看着林澈,从他眼中看到了那份超越生死、源于医者仁心的悲悯,以及承担巨大风险的决然与担当。他双手缓缓合十,置于胸前,肃穆地宣了一声佛号:\"善哉。林施主悲愿宏深,舍己为人,实乃苍生之幸。老衲虽力薄,必当竭尽所能,以毕生修为,护持施主心神,助施主...闯此龙潭虎穴。\"
绝境之中的\"会诊\",最终得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方案。没有欢呼,没有轻松,研究站内的气氛反而更加凝重。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医疗尝试,更是一场发生在意识最深处的凶险战争。是涅盘重生,净化邪祟,还是引火烧身,坠入无边深渊,无人可以预料。
但林澈的脚步,已然毫不犹豫地,迈向了那条充满未知凶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