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的萤火文明在超新星爆发的边缘发出第一次求救信号时,曙光理事会的投票厅陷入了绝对的寂静——七千周期前林星面对旧宇宙崩溃时的全息影像自动投射在中央,他当年那句未说完的“每个文明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在空气中振动。云砚看着年轻理事们眼中熟悉的光芒与恐惧,突然意识到历史不是重复,而是在给每一代人重新回答古老问题的机会。
新宇宙标准时间凌晨4:32,曙光理事会的环形议事厅被七重应急照明同时点亮。二十一文明代表的全息投影以前所未有的凝实度出现在镶嵌着三个宇宙星图的座位上。大厅中央,新探测到的萤火文明的星系模型正在全息投影中剧烈闪烁——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正用死亡之光照亮这个刚刚发现火种的新生文明。
云砚身着的议长袍上,林星传承的元规则纹路正发出灼热脉冲。他缓步走向由陈默培育的智慧木雕刻的主议席,手掌轻抚过桌面上 星尘牺牲前 刻下的最后一道决策纹。当他抬头时,发现 年轻理事们眼中 闪烁着与七千周期前 那场着名辩论 惊人相似的光芒。
“数据确认。”机械族代表螺栓的声音处理器 带着 压抑的共振。他的金属指尖 投射出 令人窒息的预测模型:萤火文明 有93.7%概率 在 未来十个周期内 灭绝,但 任何外部干预 都可能 扭曲其自然发展轨迹。
水歌者代表涟漪的液态身体 因 情绪波动 泛起 忧虑的波纹:“他们 刚刚 学会 使用 火,我们 要 给他们 恒星级的技术吗?**”
正当 辩论 即将 开始时,议事厅的历史共鸣系统 突然 自主激活。林星 在 旧宇宙末期 着名的“不干预辩论” 全息记录 开始 在空中 立体重现。
影像中年轻的林星 站在 类似的议事厅中,面对 即将被暗能量吞噬的萌芽文明,声音 因激动而颤抖:“我们 不能 因为 自己 走过弯路,就 剥夺 他人 摸索的权利!”
更令人震撼的是 陈默 当时的反对意见 同步浮现:“但 眼睁睁 看着 生命 消亡,就 是 更大的傲慢。”
“系统 为什么 现在 播放 这个?”植物文明代表青叶的藤蔓 因 不安而微微卷曲**。
云砚 凝视着空中 交锋的影像,轻声 回答:“因为 历史 在 提醒 我们,有些 问题 永远 不会 过时,只会 在 更高维度 重现。**”
年轻理事们开始 展现 惊人的立场分化:
星瞳——刚从第三宇宙 归来的最年轻理事——激动地 站起:“我们 刚 学到 混沌森林的智慧:生命 需要 挑战 才能 成长!”她的眼中 闪烁着 在边缘地带 见证的生机奇迹**。
但 螺栓的学生 齿轮 立即 反驳:“但 混沌森林 本身 就是 跨宇宙能量 意外的产物——难道 我们 要 指望 另一个 奇迹?**”
最令人意外的是 暗面意识 新任的代表 影。他 以 前所未有的清晰形态 现身:“我 来自 被拯救的文明。如果 当年 没有 干预,我 不会 站在 这里。”
青叶 轻声 补充:“我 的 祖先 记录了十七个 因 不干预 而 消失的文明...但 也 记录了三个 因 过度干预 而 丧失 自我的文明。**”
理事会 启动了全新的“五维决策模型”,同时 分析:
时间维度上,比对了历史上 所有 类似案例的长期结果;
空间维度上,评估了干预 可能 引发的跨宇宙连锁反应;
伦理维度最复杂——系统 试图 量化 “文明自主权” 与 “生命保存权” 的 权重。
“看 这个 矛盾。”螺栓 指向 模型 输出的悖论:短期看干预 效益最高,但 长期看自然发展** 成果 更丰硕。
星瞳 突然 提出 关键问题:“我们 在 衡量 什么 效益? 文明的数量?还是 智慧的质量?”
云砚 调出 林星 未公开的笔记。最后一页 刚刚 解密:“真正的问题 不是 ‘是否干预’,而是 ‘我们 是否 准备好 承担 任何选择 的 后果’。**”
正当 辩论 陷入 僵局时,第三宇宙代表 虚空 以 独特的方式 参与 讨论。
它 没有 发表 意见,而是投射出 一组 前所未见的数据:展示了虚无中自然诞生的文明 如何 在 绝对自由中既 创造 奇迹,也 经历 悲剧。
“我们 不干预。”虚空的波动 传递着复杂信息,“但 我们 观察、学习,并 在 适当时候 提供 ‘可能性种子’——不 直接 解决 问题,而 提供 解决 问题的工具。”
这个 概念 立即 引起 星瞳的共鸣:“就像 混沌森林 提供 生长环境,但 不 决定 每棵植物的形状!**”
螺栓 开始 重新校准 模型,加入了“工具提供” 这个 新选项。结果 显示,这种 方式 的 长期效益 超出 传统干预 47.2%。
在 第三宇宙 启发下,理事会 开始 设计 全新的“智慧播种计划”:
不直接 拯救 萤火文明,而 在 其 周围 布置 一系列 自然的“学习机会”;
将 超新星 爆发的能量 转化为 可学习的知识包,只有当 文明 主动 探索时才 释放;
最创新的是 “时间胶囊”——封装 三个宇宙的生存智慧,但 设定 在 文明 达到 特定成熟度后才 解锁。
“这 不是 干预,而是 创造 更好的学习环境。”青叶的藤蔓 因 兴奋而轻轻摆动**。
云砚 注意到 年轻理事们眼中的变化:从 非此即彼的争论,转向 共同创造的热情。这 正是 林星 当年 希望 看到的进化。
当 方案 基本成型时,云砚 启动了“历史模拟器”,测试 新方案 在 过去 类似情境中的 表现。
结果 令人震撼:
在 旧宇宙 末期,这种 “播种式” 干预 可能 挽救 37% 原本 灭绝的文明,同时 保持 其 发展的自主性;
更重要的是,模拟 显示 接受 这种 帮助的文明,后期 创新力 比 完全自然发展的文明 高 出 三倍。
“看 这个 案例。”星瞳 指向 一个 特别的模拟结果:一个 类似 萤火文明的群体 在 获得 “工具”后,不仅 避开了灾难,还 发展出 独特的恒星能源技术,甚至 最终 反哺 帮助过 他们的更高级文明**。
螺栓的逻辑核心 发出 满意的嗡鸣:“这 证明了帮助 与 尊重 可以 共存。**”
最终方案 以 全票 通过。但 更重要的是 辩论过程 本身 产生的影响:
理事会 决定 建立 永久性的“文明发展观察区”,系统性地 研究 不同干预策略的长期效果;
年轻理事们自发 组成 “跨代学习小组”,研究 历史决策 在 新环境下的应用;
最深远的影响 是 对 联盟宪章的补充——加入了“渐进干预原则”,为 未来 类似决策 提供 指导框架。
当 萤火文明 接收到第一个 “知识种子”时,云砚 在 日志中写道:
“今天,我们 没有 解决 古老的辩论,但 学会了如何 更智慧地继续 这场 辩论。也许,这就是 进步的真正 含义。”
在他 身后,林星的全息影像 露出 微妙的微笑,仿佛 在说:问题 永远 存在,但 回答的方式 可以 不断 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