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织梦总部,只有28楼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林曦坐在宽大的实木桌后,笔记本电脑屏幕映着她眼底的红血丝,指尖在“奥米伽圆桌”首席代表卡特的联系方式上悬了半分钟——键盘旁堆着半盒没拆的速溶咖啡,空杯已经摞了三个,最底下那个杯壁上,“行业自救”的草稿还没擦干净,笔画歪歪扭扭,是她刚才打盹时不小心蹭到的。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话键。视频接通的瞬间,卡特略显惊讶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他身后的“奥米伽圆桌”标志墙还亮着微光,桌上摊着的《全球科技伦理报告》里,“心流事件”那页夹着醒目的黄色便签,领带也松了半截,显然也是刚从忙碌中抽出身。“林总?这个时间……”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可当林曦说出“召开全球沉浸式科技安全与伦理峰会”的提议时,卡特瞬间坐直了身体,手指下意识地扶正了眼镜:“你是说,联合所有头部公司?包括之前和织梦抢过项目的星核、幻境?”
“现在不是谈竞争的时候。”林曦把提前拟好的倡议书草稿共享到屏幕上,暖黄的灯光落在“共同制定全球安全基准”那行字上,她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你看这份数据——上周全球沉浸式设备退货率涨了40%,如果我们还各守各的,用户只会彻底放弃这个行业。我们得让他们看到,不是所有公司都像幻镜,我们有能力守住安全底线。”屏幕那头,卡特沉默地翻着倡议书,手指在“责任人”三个字上顿了顿,忽然抬头笑了笑:“我以为这个时候,大家都会选择自保。织梦的格局,比我想的更大。”
挂了和卡特的通话,林曦没歇着,又拨通了星核科技cEo马库斯的电话。视频里,马库斯正站在实验室里,身后的VR设备测试台空无一人,只有几台机器亮着待机灯。“林,我刚收到董事会的通知,要砍掉30%的沉浸式技术预算。”他的语气里满是无奈,可当听到峰会倡议时,他手里的测试笔顿了一下,“如果能联合制定准则,或许能说服董事会——用户需要一个‘安全认证’的标志,而不是让我们各自为战。”林曦看着他把倡议书里的“伦理准则”那部分标红,忽然觉得,暗夜似乎有了点微光。
日本幻境株式会社的技术总监佐藤,是在清晨五点回复的邮件。邮件里附了一张他手写的便签照片,上面用中文写着“同意加入,愿意共享我们的神经安全测试数据”,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握手表情——要知道,上个月他们还在和织梦争夺东南亚的AR内容版权。法务部的同事拿着邮件进来时,眼里满是惊讶:“没想到这么多公司愿意响应。”林曦笑着指了指倡议书里的一句话:“因为大家都明白,行业没了,再强的竞争也没用。”
消息传出去的当天,行业论坛就炸了锅。之前满屏的“行业药丸”评论,被“织梦牵头搞安全峰会”的帖子顶到了首页,下面的回复里,有人说“终于有公司站出来了”,还有科技媒体直接用“暗夜炬火”做了标题,配图是林曦办公室亮到深夜的灯。连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李总,都发来一条消息:“如果峰会能拿出切实的准则,我们愿意重新考虑织梦的投资额度。”
那天傍晚,林曦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楼下渐渐亮起的灯。手机里,卡特发来的参会名单已经更新到了23家公司,从北美到亚洲,从科技巨头到中小型内容企业,每一个新增的名字,都像是在为行业的未来添一块砖。她想起白天写在倡议书末尾的那句话:“我们不是竞争对手,是同乘一条船的人。”此刻再读,忽然觉得,那片笼罩行业的阴云里,已经透出了一道光——那是担当,也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