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长将《引气诀》的行气法门、呼吸节奏、意念存想等要点细细讲解完毕,自觉已倾囊相授,心中甚至因这“劣徒”那令人扼腕的资质,而生出几分超越寻常的耐心与宽容。他缓了口气,语气肃然,做最后总结:“……切记,引气之初,灵气循行当以‘手太阴肺经’为首要途径,此乃千古不易之正途,万不可贪图快捷,乱了章法,否则根基不稳,后患无穷!”
他话音落下,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清晨的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坊市隐约传来的喧嚣。阳光透过薄雾,为院中的石凳、古树镀上一层淡金。
王道长捻须等待,预期中孩童的恭敬受教或是因资质而生的黯然。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叶秋微微偏过头,那双清澈得仿佛能倒映出世间一切道理的眸子,在晨光中闪烁着纯然的不解。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抬起小手,先是点了点自己的头顶,然后又指向手臂内侧,用带着孩童特有的、未经过多修饰的直白语气,轻声问道:
“王伯伯,秋儿不明白。”
王道长捻须的手指不易察觉地一顿。
叶秋继续道,小脸上满是认真的困惑:“您之前说,‘百会穴’是天门,是灵气进来最快、最多的地方,就像……就像家里最大最宽敞的正门。可是,为什么我们有了正门不走,非要先绕到院子侧面,去推开一扇小小的、有点远的‘窗户’(他指了指手臂,示意手太阴肺经),从那里爬进去,再弯弯绕绕地走到正厅呢?”
他用手比划着,试图描绘出那条在他看来极其迂回的路线,眉头微微蹙起,仿佛在思考一个非常不符合常理的问题:“这样走,不是会慢很多吗?而且,正门明明开着呀?”
王道长的表情,在叶秋天真却直指核心的比喻中,瞬间凝固。
为什么?
一股莫名的滞涩感堵在他的胸口。他修行数十寒暑,自踏入道途第一天起,师长便是这般耳提面命,古籍便是这般白纸黑字,周遭所有同道皆是这般按部就班!“手太阴肺经为首”,这几乎是刻入他骨髓的本能,是修仙界入门常识中的常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从未有人……从未有人问过“为什么”!
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习以为常的认知壁垒上,激起了一圈圈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涟漪。
他张了张嘴,平日里那些滚瓜烂熟的“温养经脉”、“循序渐进”、“符合人体气血运行规律”的解释,在这一刻,面对这孩童最朴素的、基于“效率”和“常理”的质疑,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他自己内心深处,某个被层层教条包裹的角落,也隐隐生出了一丝极细微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疑问:是啊,既然百会穴是公认的最佳入口,为何定要舍近求远?
“……此乃古法!是先贤大能历经无数代摸索、验证,方才定下的无上妙诀!”王道长憋了半晌,脸色微微涨红,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被触及根基的、混合着窘迫与强自镇定的情绪,“其中蕴含天地至理,阴阳平衡之妙,岂是我等后辈小子所能妄加揣度?你只需谨记遵循,脚踏实地,日后修行日久,自然能体悟其中深意!”
话一出口,他便觉语气有些重了,对方毕竟只是个孩子,而且问得……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但这种动摇的念头刚一升起,便被他强行压下。质疑古法,乃是修行大忌!
叶秋静静地看着王道长。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对方那一瞬间的语塞、那强装镇定的眼神,以及语气中那丝不易察觉的狼狈。他心中了然,如同明镜映照。
‘果然如此。’叶秋心中低语,‘‘古法’二字,成了最终的解释,也是思维的枷锁。此界修行,重传承而轻创新,重经验而疏原理。他们将一条或许适合多数人的、稳妥但低效的路径,奉为了唯一的真理。’
他不再追问,因为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他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小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声音变得轻软而顺从:“秋儿明白了。是先贤们定下的规矩,一定有他们的道理。是秋儿想得太简单了。”
看到叶秋这副“认错”的乖巧模样,王道长心中那点因被质疑而产生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孺子可教”的欣慰,以及更深沉的惋惜——如此善于思考的孩子,若是灵根尚可,该是何等光景!
他语气缓和下来,带着长者的语重心长:“明白就好。修行之路,首重传承与敬畏。切莫仗着几分聪慧,便行那离经叛道、异想天开之事,否则根基动摇,必生心魔,悔之晚矣。”
“是,秋儿谨记王伯伯教诲。”叶秋恭敬应道,模样温顺无比。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那平静的湖面之下,智慧的暗流却在更加汹涌地奔腾。王道长的反应,那苍白的“古法”权威,反而像是一把钥匙,更加坚定了他内心那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不再言语,心中却已开始以更高的维度推演:若摒弃这迂回的古法,直接以百会为引,任督为干,构建一条高效直达气海的“灵气管路”,需要如何精确调控入口的灵气压强?如何设计沿途的“缓冲阀门”(特定穴位)来化解冲击?如何利用混沌灵根的特性,同时协调五行灵气并行不悖……
一条基于能量运行最高效率原则、完全为他这“五行混沌体”量身打造的《引气诀·超效优化版》的理论模型,正在他那个由前世智慧与今世超凡感知共同构筑的“神魂实验室”中,悄然进行着紧张的模拟运算。
阳光依旧温暖,庭院依旧宁静。但在这看似和谐的传道受业场景下,一种认知层面的、无声的革命,已经埋下了种子。王道长传授的是通往既定终点的“地图”,而叶秋,已经开始在心中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通往未知星辰的“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