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事件带来的短暂震慑,如同在喧嚣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定水石,为叶秋赢得了一段难得的、不受打扰的静谧时光。他足不出户,将全部心神沉入“四修协同模型”的构建之中。听涛小筑的静室内,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神识在体内微观世界中,无数次小心翼翼地勾勒、调整、验证“万象源纹”与四种力量交互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道韵轻鸣。
进步是细微而确切的。那四种原本泾渭分明、彼此排斥的力量,在几个关键节点被玄奥的源纹“缓冲”或“引导”后,共存的“平衡瞬间”从最初的电光石火,被艰难地延长到了接近完整的一息时间。虽然依旧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叶秋而言,这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看到了第一缕曙光,意义非凡——这证明了他所设想的、基于规则层面进行协调的道路,是可行的!
然而,伴随着深入研究的,是贡献点如退潮般飞速消耗。悟道崖“混沌初解”石室每日五十点的高昂费用、维持自身修炼所需的各种丹药、从藏经阁拓印那些冷门却关键典籍的花销……每一项都如同贪婪的巨兽,吞噬着他此前积累的贡献点。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他需要一条稳定、高效,且无需耗费他宝贵时间和精力的贡献点来源。
目光再次落向传功阁的“问心壁”和执事殿的任务光幕,但零散接取任务,效率低下,且容易暴露行踪,非他所愿。一个更加大胆、也更符合他“知识变现”理念的计划,在他冷静的思维中逐渐成型——何不将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能惠及大量底层内门弟子修炼的“优化知识”,进行匿名、批量的“投放”?
他首先锁定的目标,是青云宗内流传最广、堪称弟子筑基之基的《内门引气诀》。这门功法中正平和,风险极低,几乎每位内门弟子入门后都会长时间修炼。但在叶秋以“源初道纹”和超越时代的分析视角审视下,这门看似完美的奠基功法,其运行路线、灵气吸纳效率、周天循环细节等方面,依旧存在着至少二十七处可以优化和提升的细微节点。这些节点单个来看,影响微乎其微,甚至会被认为是个人修炼差异,但若综合优化,却能显着提升修炼效率约两成,并能潜移默化地修复一些因长期修炼不当而积累的、极其隐晦的经脉微损。
这种改良,不会动摇宗门根基,不会涉及高深秘传,却能实实在在惠及最广大的练气期弟子,必然会被宗门阵法快速认证并发放贡献点。更重要的是,其来源可以做到高度匿名。
计议已定,叶秋立刻行动。他耗费了数日时间,并非在修炼,而是在精心“制作”三枚特殊的玉简。他选取了最普通、毫无标记的白板玉简,以自身强大神魂为基,模拟了数十种截然不同、毫无规律可循的神识波动,如同将无数种不同的“笔迹”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完全无法追溯源头、充满“杂讯”的魂力印记。然后,他以这种印记,在玉简内刻录下《内门引气诀二十七处优化浅见》的内容。
文中,他完全摒弃了“道纹”、“能量频率”等超前概念,只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修炼中可能遇到的细微滞涩感、效率瓶颈,并提出具体的调整方法,如“意守丹田时,分一丝意念关照‘中脘’,可助气机沉降”、“行功至‘肩髃’穴,灵力轻吐三分即收,可免气血上冲”等等。每一处优化,都辅以简单易懂的原理说明,确保哪怕是最普通的弟子,也能理解并实践。
在一个月黑风高、巡视相对松懈的后半夜,叶秋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凭借对内门各处阵法节点和巡逻规律的精准把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听涛小筑。他将三枚承载着“福音”的匿名玉简,如同播种般,分别放置在了三个截然不同、却都是弟子流量巨大的地方:传功阁底层人来人往的楼梯转角处、执事殿任务光幕下方容易被忽略的缝隙边、以及弟子膳堂公告栏边缘堆放废弃传单的角落里。放置手法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气息或痕迹。
次日清晨,风暴骤起。
最初,只是一名急于提升修为、在传功阁角落翻阅杂书的普通弟子,偶然发现了那枚玉简。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尝试按照玉简所述,调整了其中一处运行细节。刹那间,一股前所未有的顺畅感涌遍全身,原本需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完成的周天运转,竟然缩短了近四分之一!而且灵气炼化更为精纯!
“神了!这玉简里的方法神了!”他忍不住惊呼出声,立刻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很快,另外两枚玉简也相继被发现。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在内门底层弟子中疯狂蔓延。复制玉简的神识印记如同病毒般传播,几乎所有修炼《内门引气诀》的弟子都沸腾了!
“我以前总觉得气行至‘膻中’有阻碍,按这方法一调,真的通了!”
“周天运转快了好多!修炼一天抵过去两天!”
“这是哪位祖师爷显灵了吗?太感谢了!”
“匿名玉简?作者署名‘佚名’?真是高人风范啊!”
狂喜、感激、震惊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这二十七处优化,看似细微,却如同给一辆老旧马车更换了精良的轴承和润滑,效果立竿见影。底层弟子们的修炼热情空前高涨,对那位神秘的“佚名”充满了敬仰与好奇。
而这股风暴,也迅速惊动了高层。
传功堂内,一位负责基础功法传承的金丹长老捏着弟子呈上来的复制玉简,神识扫过其中内容,脸色先是震惊,继而凝重,最后化为一丝复杂。震惊于这优化方案的精妙绝伦,每一条都直指功法细微瑕疵,其眼光之毒辣,见解之深刻,令他这个金丹长老都自愧弗如;凝重于此事的影响巨大且不受控制;复杂的是,这确实是对宗门有益的好事,但方式却如此……诡异。
“查!立刻动用一切手段,查出这个‘佚名’究竟是何方神圣!”长老下令,语气严肃。执事殿、戒律堂的力量被调动起来,一道道强横的神识在内门范围内反复扫描,试图找出那匿名的魂力印记源头。几位擅长追踪溯源的长老甚至联手,试图从玉简本身残留的魂力中剥离出有效信息,但那混杂无序的“杂讯”印记,让他们如同面对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风波愈演愈烈。“佚名”之名,响彻内门底层,甚至引起了中高层弟子的广泛讨论。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默默造福大众、却又深藏功与名的神秘高人究竟是谁。各种猜测层出不穷:隐世长老?游戏人间的元婴老祖?某位理论造诣通天的真传师兄?
而此刻,听涛小筑内,叶秋正平静地看着自己身份令牌上,那如同井喷般不断跳动上涨的贡献点数字。传功堂的阵法基于大量弟子验证有效的反馈,自动判定这“优化方案”具有极高价值,开始按照一定比例,源源不断地将贡献点划拨到“方案提供者”的身份上——尽管这个提供者是匿名的“佚名”,但贡献点却精准地流向了真正的创作者叶秋。
粗略估算,仅此一项,只要这优化方案持续被弟子使用,他每月都能获得一笔相当可观且稳定的“被动收入”,足以支撑他后续大部分的研究开销,甚至绰绰有余。
目的已然达到,且效果远超预期。
然而,叶秋也敏锐地察觉到,最近几日,有几道格外强横、带着审视意味的神识,曾数次若有若无地扫过听涛小筑区域。显然,高层追查的决心很大,虽然他自信手段高明,但也并非绝对万无一失。
“无妨。”叶秋心中淡然。他早已计算过风险。宗门高层不会为了一件对弟子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而真正大动干戈,耗费巨大代价进行深度溯源。最大的可能,是不了了之,或者将“佚名”归结为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辈高人。这阵风头过去,便会逐渐平息。
这场由他亲手策划、掀起的匿名风波,在惠及无数同门、为自己带来实利的同时,也让他更深地隐匿于迷雾之后。他如同一个冷静的棋手,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落子,不仅解决了资源危机,更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内门的修炼生态。
现在,他可以彻底安心地,为即将到来的论法会做最后的准备了。他甚至可以想象,当那些苦苦追寻“佚名”踪迹的人,发现他们要找的人,正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平静地坐在论法会的席位上时,脸上将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风波虽狂澜惊天,却撼不动执棋者静水之心。真正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已准备好上演一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