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事件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深深地烙在了“诚心二手车”的身体上。
我们花了极大的代价,才勉强平息了那场风波。全额退赔了那位宝马车主,还在本地媒体上公开道歉,姿态做得足够低。但失去的信任,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公司进入了成立以来最黑暗的时期。
小程序的用户活跃度,下降了80%。
上门检测的订单,从之前每天十几单,锐减到两三单,有时候甚至一天都没有一个电话。
展厅里停着的几十台寄售车,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无人问津。
每个月的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像一台巨大的抽水机,冷酷地从我那一百万的储备金里,抽走十几万的现金流。
我的账户余额,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缩水。
张凯,这个曾经像火一样燃烧的男人,肉眼可见地憔悴了下去。他的眼窝深陷,头发也变得油腻而杂乱。他不再跟我谈论什么宏伟的蓝图和商业模式,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带着剩下的几个员工,去跑线下。
他们去各个小区门口摆摊,发传单。
去各大写字楼的停车场,挨个在车窗上塞名片。
甚至,去跟那些他们曾经最看不起的、盘踞在车管所门口的传统车贩子“抢食”。
但效果,微乎其微。
青石市的二手车市场,仿佛在一夜之间,给我们关上了所有的大门。
我看着张凯日渐佝偻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劝他:“凯子,别太拼了。口碑的修复,需要时间。我们慢慢来。”
他只是苦涩地笑了笑:“慢?浩然,我们慢不起了。再没有流水,下个月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他的话,像一把锥子,刺痛了我。
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名为“现金流”的窒息感。
在股市里,钱只是一个数字。只要我不卖,浮亏就不是真的亏损。我可以“装死”,可以“卧倒”,可以等待时间来修复一切。
但在实业里,每一天,都是真金白银的消耗。房租不会因为你没生意就减免,员工的工资,你一分钱都不能少。这里没有“装死”的选项,要么战斗,要么死亡。
就在我们内外交困、濒临绝境的时候,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出现了。
一天,公司负责网络营销的小王,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
“张总,林总,不好了!你们快看!”
他把笔记本电脑,推到我们面前。屏幕上,是一个新上线的小程序,界面设计得非常精美,功能也十分完善。
小程序的首页,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打出了一句极具挑衅性的口号:
“真诚二手车——我们比‘诚心’,更真诚!全城最低服务费,重大事故车,假一赔十!”
“真诚二手车?”张凯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个平台,就像一个幽灵,一夜之间,冒了出来。
它不仅像素级地抄袭了我们所有的商业模式——从线上小程序引流,到线下标准化检测,再到只收服务费的盈利模式。
甚至,连我们当初用来做推广的文案和地推话术,都跟我们一模一样!
唯一的不同是,他们做得更绝。
我们的服务费是3%,他们直接降到了1.5%!
我们承诺事故车全额退款,他们直接打出“假一赔十”的口号!
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赤裸裸的、贴身的、不死不休的绞杀!
“这帮孙子!是谁在背后搞我们?!”张凯一拳砸在桌子上,气得满脸通红。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发动了所有的人脉去调查。很快,答案就浮出了水面。
“真诚二手车”的背后,站着的,是青石市本地一个实力雄厚的传统二手车市场老板,外号“黄三爷”。
这个黄三爷,手眼通天,黑白两道都有关系。他垄断了青石市将近一半的二手车交易,是这个行业里,当之无愧的“地头蛇”。
我们之前搞的互联网模式,其实已经动了他的奶酪。只不过,当时我们体量太小,他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但老刘事件,成了一个导火索。
他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他看到了我们模式的先进性,也看到了我们因为口碑崩塌而暴露出的脆弱。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简单、也最粗暴的方式——复制,然后,用资本碾压。
他有的是钱,有的是人,更有的是我们没有的,现成的车源和客户资源。
他甚至,把我们当初因为危机而辞职的那几个员工,都高薪挖了过去。
我们就像是两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却在丛林里,遇到了一群饥饿的鬣狗。
鬣狗的围猎,是全方位的。
价格战: 他们1.5%的服务费,几乎是不赚钱的。他们就是要用这种自杀式的打法,把我们彻底拖垮。我们跟不起,因为我们的现金流,已经岌岌可危。
流量战: 他们在本地所有的媒体渠道,包括公众号、短视频、广播电台,进行了饱和式的广告轰炸。我们那个小小的推广预算,在他们面前,就像是往大海里扔了一颗石子。
资源战: 黄三爷利用他在行业里的影响力,放出话来,所有跟“诚心二手车”合作的车商和修理厂,就是跟他作对。一夜之间,我们几乎所有的合作渠道,都被切断了。
舆论战: 他们甚至雇佣了水军,在网上不停地翻炒我们之前“卖事故车”的旧账,把我们彻底钉在了“骗子”的耻辱柱上。
我们被逼到了墙角,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那种感觉,比我当初融资爆仓时,还要绝望。
爆仓,只是我一个人的失败。而现在,我身后,还站着一个信任我的兄弟,和一支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团队。
那段时间,张凯彻底变了。
他不再跟我商量对策,因为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计谋都毫无意义。
他开始用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去进行反击。
他听说黄三爷在某个小区抢我们的客户,就亲自带人冲过去,跟对方的地推人员,从对骂,发展到推搡,最后差点打起来。
他开始变得暴躁、多疑。开会的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员工大发雷霆。
我知道,他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而我,这个所谓的“投资人”、“战略总监”,却什么都做不了。
我的那些从书本上学来的“护城河理论”、“差异化竞争策略”,在黄三爷这种不讲道理的“降维打击”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纸。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商业世界,并不总是温文尔雅的逻辑博弈。它还有着最血腥、最残酷的,丛林法则的一面。
在这里,没有道德,没有对错,只有强弱。
储备金账户里的钱,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燃烧着。
八十万……七十万……六十万……
每一个数字的减少,都像是在凌迟我的心脏。
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
我甚至开始怀念,在股市里的日子。
至少在那里,我的对手是匿名的,是市场本身。输了,我只需要怪自己学艺不精。
而现在,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在那张名为“黄三爷”的狰狞面孔背后,对我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嘲弄。
有一天深夜,我接到了张凯的电话。
电话那头,他喝得醉醺醺的,声音里充满了哭腔。
“浩然……我对不起你……我他妈就是个废物……我把你的钱,都给败光了……”
“凯子,你别这么说……”
“我撑不住了……真的撑不住了……”他嚎啕大哭,“黄三爷今天托人给我带话了,说他看上我们这个场地了,让我们滚蛋。不然,就让我们在青石市,混不下去……”
我挂掉电话,一个人,在阳台上,坐了一整夜。
天快亮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找到了张凯。
“凯子,”我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平静地说,“我们……认输吧。”
张凯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屈辱。
“认输?浩然,我们还没……”
“已经结束了。”我打断了他,“这不是一场公平的竞争。我们是在用小米加步枪,去对抗别人的飞机大炮。再打下去,我们只会输得更惨。”
“那……那你的钱……”
“钱,没了就没了。”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心在滴血,但脸上,却必须装出云淡风轻的样子,“至少,我们努力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止损。及时止损,是我在另一个战场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是的,止损。
我当初,是多么鄙视这个词。我以为自己跳出了那个充满投机的市场,去追寻更有意义的价值创造。
但最终,我还是不得不,用这个我最熟悉的词汇,来结束我的第一次创业梦想。
我们清算了公司。
遣散了员工,变卖了设备,退掉了租地。
二百万的投资,在经历了短短半年的辉煌与挣扎后,最终,只收回了不到三十万的残值。
一百七十万,灰飞烟灭。
这个亏损的数字,比我第一次炒股爆亏,还要巨大。
那一次,我亏掉的,是拆迁款,是“横财”。
而这一次,我亏掉的,是我凭着认知和信念,辛辛苦苦,从地狱里赚回来的,血汗钱。
我的第二次重大挫败,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烈。我没有输在模式上,没有输在团队上,我输给了这个世界,最不讲道理的,丛林法则。我的“格局”,最终,沦为了我失败的注脚。我,又一次,几乎,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