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日里和普通大学生一样上课、吃饭、嬉笑的国防生们,此刻仿佛彻底褪去了学生的青涩,眼神变得锐利,动作变得强硬,身上散发出一股属于军人的凛然气息。
“走!给我老实点!”伴随着这声怒喝,一名大三的国防生学员毫不留情地用力推了一把那个还在试图辩解、声称自己对一切毫不知情的打印店员工。
那名可怜的员工猝不及防,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然而,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与那名员工相比,那名研二学生显然受到了更为“特殊”的待遇。只见两名身材高大的国防生如饿虎扑食般迅速上前,一左一右紧紧夹住了他。他们的手臂如同铁钳一般,死死地箍住了研二学生的胳膊,让他根本无法挣脱。
在这种情况下,研二学生只能被半拖半架着带出打印店。他的双脚几乎离地,身体完全失去了自主控制,只能任由那两名国防生摆布。
学生自然不肯就范,他拼命地挣扎着,带着哭腔喊道:“我是学生啊!我真的不知道啊!那论文是我导师让我写的……”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一名国防生立刻低声呵斥道:“闭嘴!有什么话留着对国安同志说!现在,给我保持安静,乖乖跟我们走!”
这声呵斥虽然不大,那名研二学生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变得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在押送的过程中,由于这些国防生学员们情绪激动,他们的动作难免会有些粗暴。那名研二学生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呻吟,但却无人理会。
推搡的力道,呵斥的语气,控制动作的强度,都超出了平日训练和演习的范畴。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背叛和渎职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肩上突然降临的保卫国家机密重任的极致紧张所导致的自然反应。
周围,许多被疏散后仍在远处围观的本校普通师生,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幕,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震惊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平日里那些穿着迷彩服在校园里跑操、偶尔在食堂能碰到的国防生学长们,此刻竟然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们的眼神冷酷而犀利,没有丝毫的温度,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他们的动作干脆利落,就像押送犯人一样,毫不留情地将打印店老板、那个熟悉的研二学长以及其他一些人,紧紧地控制住,并朝着几栋教学楼的方向带去。
整个场面异常肃穆,那股肃杀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与平日里平和宁静的校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人们不禁心生恐惧,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茫然失措。
“我的天……他们……他们竟然来真的?”有人惊恐地叫道,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那个是王学长吧?他平时挺温和的啊,怎么现在会这样……”另一个人喃喃自语道,满脸的困惑和不解。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连枪都动了?”更多的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敢上前去询问或阻拦。大家都被眼前的情景吓到了,只能远远地观望,心中充满了各种猜测和担忧。
看着国防生们那副“生人勿近”的冷峻面孔,以及隐约听闻的刚才那声枪响,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不是演习,而是一场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他们无法理解的严重事件。
他们只能带着满心的惊惧和疑惑,老老实实地看着那些平日里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面孔,被这些仿佛一夜之间化身冷酷军人的学长们,押送往临时征用的教室。
那些被分开看管的打印店员工和其他学生,更是噤若寒蝉。
他们被带进空荡荡的教室,门口有持枪的警卫的守卫,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随意走动。
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不安,有人小声啜泣,有人脸色惨白地呆坐着,无法理解为什么一次普通的打印会引来如此可怕的后果。
叶修站在临时设立的指挥点外,看着国防生们虽然略显青涩但异常坚决的执行着任务,看着那些被押送人员惊恐失措的表情,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他理解国防生们的激动,但也知道,后续的甄别、审讯和定性工作,需要更专业的部门和更冷静的头脑来完成。
他拿出加密电话,再次向李副部长和集团军首长汇报了现场的最新情况。
“……涉案人员已初步控制,现场由国安部门接管。我部国防生应急分队配合执行外围警戒和押送任务,情绪……比较激动,但总体可控。”叶修如实汇报。
电话那头,李副部长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激动是难免的,这也是一次最生动的保密教育和战斗洗礼。叶修,你这次立了大功!不仅阻止了可能的重大泄密,更揪出了一个可能潜伏极深的鼹鼠!
总部和国安部门的领导们对这件事情高度关注,他们深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电话中,领导们强调了要全力配合后续工作的开展,并表示会亲自将相关情况向军委汇报。
“是!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叶修坚定地回答道。
挂断电话后,叶修的目光落在了那片被临时封锁的教学区。那里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整个校园都被一股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他心里明白,对于这个校园里的许多人来说,今天将会是一个漫长而难以入眠的夜晚。这次事件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然而,对于整个国家安全防线来说,这次意外的发现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它就像一次成功的“排雷”行动,虽然只是发现并处理了一个间谍网络,但却以最残酷的方式提醒着每一个人:保密防线无处不在,国家安全重于泰山。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紧张调研和那场意外的“插曲”,叶修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风尘仆仆地赶回燕京的家中。
尽管身心疲惫,但推开家门,看到妻子俞青姝温柔的笑脸、爷爷俞维杰关切的目光,以及在地毯上咿呀学语、朝着他挥舞小手的儿子叶志远时,所有的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家的温暖所驱散。
晚饭时分,餐桌上摆满了俞青姝精心准备的家常菜,气氛温馨融洽。叶志远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由青姝细心喂着辅食,不时发出满足的“嗯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