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首长和组织的肯定,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叶修谦逊地回答。
“分内工作能做到这个程度,那就是大功一件。”副总长摆摆手,话锋一转,“找你来,一是看看你晋升后的状态,二是想听听,信息化局现在升格了,摊子更大了,你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总不能还是按部就班吧?”
叶修早有准备,便将刚才局务会上梳理的思路,言简意赅地汇报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在体系深度融合、智能赋能、网络安全防护和前沿技术探索等方面的构想。
副总长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最后总结道:“思路很清晰,方向也抓得准。看来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确实是选对人了。你们搞的那个五年、十年规划纲要,我看过,很有前瞻性,按着这个路子扎实走下去,问题不大。”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种略带调侃却又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着叶修:
“不过啊,叶修,这总部机关的工作,一干就是四年,虽然成绩斐然,但有没有觉得,离战场的气息……稍微远了那么一点点?”
叶修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副总长继续说道:“你是从一线部队成长起来的,带过兵,打过仗,在联合国也经历过真刀真枪的危机处理。
这四年在总部,是把你从战术指挥员锤炼成了战略规划者,视野、格局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
他拖长了音调,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沙发扶手:“一个完整的军事主官,尤其是像你这样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干部,总部机关的经历和一线部队主官的经历,缺一不可啊。”
叶修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他隐隐猜到了首长接下来要说什么。
“你的老部队,27集团军那边,”副总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带着几分“告状”似的戏谑,“这几年可是没少往总部打报告,变着法儿地想把你‘要’回去。
他们那个军长老李,还有政委,隔三差五就来电话‘骚扰’我,说什么‘叶修是我们集团军飞出去的金凤凰,总得飞回来带带家里的雏鸟吧?’‘不能光让总部占着宝贝,也得让我们老部队沾沾光嘛!’”
副总长模仿着李军长那略带粗犷的嗓音,学得惟妙惟肖,让叶修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为此啊,”副总长无奈地摇摇头,“军区首长都亲自打电话过来,把老李他们申斥了好几顿,说叶修是全军信息化建设的顶梁柱,总部正在用人之际,让他们别跟着瞎起哄,要顾全大局。”
他看向叶修,目光中带着考较:“现在呢,全军信息化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大的框架、路径都已经明确。
按你主持起草的规划纲要,接下来更多是细化落实和迭代升级。可以说,你在这里最关键的开拓期、奠基期的工作,已经出色地完成了。”
“所以啊,”副总长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总部领导也在考虑,是时候让你补上一线部队主官的经历了。
一直在机关,容易脱离部队实际;一直带兵,又容易缺乏战略视野。
这两者结合,才能走得更远。怎么样,叶修,有没有想法,再回到熟悉的装甲集群里,去听听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去带一带嗷嗷叫的兵?”
尽管有所预感,但当副总长真正将这个问题摆在面前时,叶修的心潮依旧难以抑制地澎湃起来。
四年总部生涯,他运筹帷幄,参与塑造了驱动千军万马的无形神经网络,成就感和使命感毋庸置疑。
但内心深处,那片弥漫着柴油和汗水味道的练兵场,那些铁流滚滚的壮观景象,始终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带领铁甲洪流冲锋陷阵,是刻在每一个陆军军官骨子里的热血梦想。
他几乎能想象到,周军长和政委为了“挖”他回去,在总部和军区面前“软磨硬泡”的样子,那份来自老部队的殷切期盼和“望眼欲穿”,让他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首长,”叶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清澈而坚定,“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无论是在总部继续从事信息化工作,还是回到一线部队带兵打仗,都是为强军事业做贡献。如果组织认为我需要补上部队主官这一课,我愿意回到老部队,从头学起,扎实工作,绝不辜负总部首长的信任和老部队的期望!”
他的回答,既表达了服从安排的坚决态度,也透露出对重返一线的渴望与信心。
“好!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副总长满意地一拍沙发扶手,“就知道你叶修不是那种贪图机关安逸的人!这件事呢,总部会和军区、和27军沟通。
你这边,也提前做个准备,把局里的工作好好梳理一下,做好交接。估计也就是这一两个月内的事情。”
“是!请首长放心,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圆满完成工作交接!”叶修起身,立正敬礼。
从副总长办公室出来,叶修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脚步似乎都比平时轻快了几分。窗外,京城夏日午后的阳光格外明媚。
他拿出内部通讯器,想了想,给妻子俞青姝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青姝,晚上回家吃饭,有件事想和你聊聊。(附带一个微笑的表情)”
他知道,如果真的要调回27军,意味着家人也要随之变动。但他相信,一直默默支持他事业的妻子,会理解并支持他的选择。
回到办公室,叶修看着墙上巨大的全军信息系统联络图,心中已然开始勾勒另一幅画面——如何将他在总部锤炼出的信息化理念和体系思维,融入到一支重型机械化集团军的血脉之中,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铁拳。
似乎比在总部制定规划更加直接,也更加令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