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眯着眼,手指还搭在帽檐上遮光。那点反光没消失,反而随着他视线聚焦越来越亮,像谁把镜子斜插在荒原深处,专挑他最渴的时候晃他眼睛。
“你看见没?”他扭头问。
娜娜已经站在他侧后方半步的位置,眼部蓝光一闪,切换成多光谱扫描模式。她没说话,但头顶的感应器轻微转动了一下,像是在对焦远处那个低洼地带。
“表面反射率符合液态水特征。”她终于开口,“镜面效应明显,无风扰动波纹,推测为静止水体。”
“水?”陈浩声音陡然拔高,“真水?不是那种冒泡的毒沼?也不是太阳晒石头反的光?”
“概率九成以上是可识别液态水。”她说着,背部舱盖无声滑开,取出一台扁平仪器,“启动环境扫描仪进一步确认。”
三脚架刚支到一半,金属腿就陷进松软的红土里一截。地面温度太高,支架受热不均,顶端微微歪斜。扫描仪发出短促的提示音,数据流中断。
“又卡了?”陈浩蹲下来,顺手用手掌挡住仪器上方直射的阳光,“这样行不行?我当个人肉遮阳板。”
“局部温差降低1.3摄氏度。”娜娜调整角度,“继续遮挡。”
两人就这么僵着:一个跪在地上举着手,另一个站着调参数。风吹得陈浩汗珠子直往下滚,有几滴落进衣领,黏在推进服内衬上,蒸得他后背发痒。
十秒后,主屏亮起三维地形图,东南方向出现一个红色标记。
“距离三点二公里。”娜娜收起仪器,“液态水存在概率93.7%。”
陈浩猛地站起身,差点撞到她脑袋。“三点二?那不就几步路的事!”他转身就要走,推进服关节“咔”地一声激活,动力系统嗡鸣启动。
“建议先规划路径。”娜娜提醒,“当前地形包含松散沉积区与高温裸岩带,推进功率需动态调节。”
“调节个啥,我现在就得去!”他大步往前冲,两条腿抡得跟风火轮似的,推进器瞬间输出拉满。
结果第三步刚踩下去,右腿突然往前一蹿,左腿却还卡在平衡延迟里。整个人像被自己绊了一跤,直接扑向地面。
“哎——!”
尘土炸开,他脸朝下摔了个结实,推进服胸口蹭了一层红泥,活像刚从土堆里刨出来的考古标本。
娜娜走过来,低头看他趴着不动,蓝光扫过传感器:“无外伤,系统未报错。呼吸频率上升22%,情绪波动剧烈。”
“我能不激动吗?”他把脸从地上抬起来,嘴边沾着土,“我都多久没喝过一口真水了?上一次还是在飞船厕所接的冷凝水,那玩意儿喝完舌尖发涩,跟含了块铁皮似的。”
“你现在的情绪不利于安全行进。”她说,“建议将推进力度下调至15%,开启自动平衡辅助模式。”
“15%?那得多慢啊……”他撑着地想爬起来,结果手一滑,又摔了回去,“这破衣服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
“它只是忠于物理规律。”她伸手抓住他背后的提拉环,轻轻一拽,把他从地上拎了起来,“不像你,总想跳过中间步骤。”
陈浩站稳,拍了拍身上的灰,推进服发出几声闷响,像是不满他刚才的粗暴操作。
“你说我干嘛要听你的?”他嘟囔,“我又不是机器人,非得按流程来。我看那边地势挺平的,走直线能省一半时间。”
“直线路径经过两段沙化区域。”她调出投影地图,“颗粒物侵入风险增加47%。上次清理关节耗时六分钟,若途中再次卡死,救援响应为零。”
“所以你是说……我只能绕路?”
“或者保持低速稳定推进。”她看着他,“选哪个?”
陈浩盯着地图看了几秒,忽然咧嘴一笑:“你说我胖,说我动作不协调,现在连走路都要管?合着我穿的是推进服,还是电子狗链?”
“这是生存设备。”她说,“不是装饰品。”
“行吧。”他叹了口气,像是认命了,“15%就15%,反正我也跑不快。”
推进服重新校准,输出功率缓缓下调。他试着迈了一步,这次没冲出去,也没摔倒,就是走得特别别扭,像只刚学会走路的螃蟹。
“这速度……比我奶奶买菜还慢。”他抱怨。
“你奶奶买菜时会不会背着四十公斤的动力装甲?”她问。
“你怎么知道我奶奶?”他一愣。
“我不知道。”她说,“我只是举例。”
“你这语气……怎么听着有点阴阳怪气?”他扭头看她。
“我的语音模块没有‘阴阳怪气’选项。”她平静道,“只有事实陈述。”
陈浩翻了个白眼,继续往前挪。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推进服关节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随时会散架。
走到岩基边缘,前方视野开阔起来。红色荒原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中间夹着几道浅沟,东南方向的那个洼地隐约可见,反光点还在,一闪一闪,像在冲他招手。
“你说那水……能不能洗澡?”他忽然问。
“目前无法判断水质。”她说,“且推进服不具备排水功能,若湿透将影响绝缘性能。”
“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下?”他叹气,“我都多久没洗过澡了?上一次还是在飞船淋浴间,热水只够冲三分钟,我还得掐表。”
“你现在可以记录愿望清单。”她说,“等找到水源后再逐一验证可行性。”
“你还挺贴心。”他笑了一声,“虽然说得都是废话。”
他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天。那轮昏黄的太阳挂在半空,照得人头晕。推进服冷却系统嗡嗡运转,内衬已经湿了一大片,贴在背上黏糊糊的。
“我觉得我快馊了。”他说。
“人体异味阈值尚未触发警报。”她说,“目前处于正常代谢范围。”
“你这话一点安慰作用都没有。”他摇头,深吸一口气,“走吧,三点二公里,慢慢爬也该到了。”
他重新启动步行模式,步伐依旧缓慢,但比刚才稳了许多。推进服的微型推进器规律震动,像是在帮他找节奏。
娜娜跟在他身后半步,蓝光持续扫描前方地形。她的声音很平,没什么起伏:“前方五米进入松软带,注意步频控制。”
“知道了。”他应了一声,脚尖轻轻点地,试探性地迈过去。
沙粒在鞋底轻微打滑,但他没慌,稳住了重心。
第二步,更稳。
第三步,推进器微调推力,像是学会了配合他的体重分布。
“嘿?”他察觉到变化,“这衣服……是不是变聪明了?”
“学习算法正在优化。”她说,“你的动作模式已录入基础数据库。”
“也就是说,它开始适应我了?”他笑了,“看来我不是拖后腿,是教学资源。”
“暂未达到自主运行标准。”她说,“仍需外部指令干预。”
“你就不能夸一句?”他撇嘴。
“系统日志已标注:用户今日首次实现连续七步无辅助稳定行走。”
“这就完了?”
“还有备注:动作协调性仍低于平均水平。”
“你非得补刀是不是?”他瞪她。
“我只是如实记录。”她说。
陈浩摇摇头,继续往前走。风从侧面吹来,带着干燥的热意。推进服的阴影在他脚前拉得很长,像一道移动的界线。
忽然,他停了下来。
“怎么了?”她问。
他没回答,而是蹲下身,伸手拨开一小片浮土。底下露出一块暗色的痕迹,不大,但形状规则,边缘整齐。
“这啥?”他用指尖蹭了蹭,“像是……被人挖过?”
娜娜靠近,蓝光扫过地面。“表层土壤扰动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她说,“非自然形成。”
陈浩抬起头,看向远处那个反光点。
“有人比我们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