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盯着那片颜色更深的苔藓,手指在墙面上蹭了蹭,又闻了闻。没味儿,也不黏手。
“你说它会不会是……长霉了?”他缩回手,挠了挠胳膊上的旧伤疤,“咱这地方连菜都能种活,长点绿毛也算生态多样。”
娜娜没接话,掌心仍贴着岩壁,蓝光在眼底缓慢流转。几秒后她收回手,转身面向种植区:“湿度上升趋势未停止,建议优先处理现有作物布局问题。”
“哈?”陈浩一愣,“现在说种菜?那边墙都要发芽了你还惦记我这几棵野菜?”
“正因为环境不稳定,才需要提前优化管理效率。”她脚步没停,已经走到第一排幼苗前,蹲下身检查根部土壤,“当前植株间距平均为十二厘米,低于安全阈值。一旦后续出现局部渗水或真菌扩散,传染速度将难以控制。”
陈浩叹口气,慢吞吞跟过去。刚才那股劫后余生的劲头还没散干净,屁股还觉得地上那块石头硌得慌,结果这边刚想歇会儿,那边就开始讲大道理。
“我种菜又不是为了拿奖。”他嘟囔,“能吃就行,管它整不整齐。”
“你上周说‘能活就行’的时候,三株裂叶藜全烂根了。”娜娜头也不抬,“理由是‘挨太近透不了气’。”
“……你记这么清干嘛。”他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弯腰摸了摸脚边的土,“行吧行吧,你说咋整就咋整,反正我也闲着。”
娜娜站起身,手臂轻挥,一道半透明的投影在空中展开——三块区域被标成不同颜色,中间穿插着笔直的空白带。
“叶菜区靠南侧光源,根茎类移至北侧排水沟附近,育苗备用区设在中央通道尽头。”她指尖划过投影,“每畦宽零点八米,间隔五十厘米留道,方便巡查与通风。”
陈浩盯着图看了两秒,忽然伸手戳了戳投影边缘:“这红线能不能画弯点?太直了显得咱很卷。”
“这不是装饰。”她关闭投影,“现在开始调整。”
第一排是石蕊藓混着蓝穗苔草,挤得像春运车厢里的乘客。陈浩蹲下,用铲子小心地从侧面切入,试图带土挪动一株。
“哎哟!”他手腕一滑,铲尖擦过叶片,把那可怜玩意儿削掉半片叶子,“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死啊,我给你多浇点水赔罪。”
“它不会听你道歉。”娜娜递来一块折叠好的金属片,“用这个做护根板,减少损伤。”
“你还随身带园艺工具?”他接过,一边比划一边嘀咕,“下次是不是还得给我发个工装帽,写上‘溶洞农业示范区技术员’?”
“如果你愿意提高工作效率,我可以申请语音播报提醒服务。”她面无表情,“比如:‘请注意,您正在踩踏第三号育苗区。’”
“打住打住。”他举起双手,“我自己干还不行吗。”
两人配合着,一株一株往外挪。有些苗扎根深,得连土带根整个撬起来;有的刚发芽,轻轻一碰就晃悠。陈浩动作越来越熟,嘴里也没闲着。
“你说这些菜要是有意识,会不会觉得自己被绑架了?”他扶正一株刚安家的裂叶藜,“早上还在老地方晒太阳,下午就被扔到隔壁小区,连邻居都换了。”
“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娜娜扫描确认根系完整,“但你的比喻方式暴露了某种不安情绪。”
“我能安什么心?”他抹了把额头的汗,“一会儿虫子来啃,一会儿怪墙冒水,现在连菜都不让我好好种。我这是开荒呢还是搞社区改造?”
“目前所有操作均指向提升生存稳定性。”她走到下一排,“接下来是根茎区转移。”
这部分更麻烦。蓝穗苔草的根扎得深,稍一用力就会断裂。陈浩干脆趴在地上,用手一点点刨开泥土,像拆炸弹似的小心翼翼。
“你说咱以后能不能弄个自动浇水的?”他边挖边问,“每天这么蹲着,我膝盖都快磨出茧了。”
“可以设计滴灌系统。”娜娜点头,“前提是找到稳定水源并建立储水装置。”
“又是找又是建。”他哼了一声,“咱俩现在是农民、工程师、保安、清洁工,下一步是不是还得兼职兽医?”
“根据数据库记录,本星球暂无家养动物。”
“我是打个比方!”
“理解。比喻功能已收录进日常对话模块。”
陈浩抬头看她一眼,又低头继续挖。阳光从洞口斜照进来,落在他的后脖颈上,暖烘烘的。泥巴沾在指甲缝里,袖口蹭上了湿土,但他没觉得多脏,反而有种奇怪的踏实感。
等最后一排育苗安置完毕,整个种植区焕然一新。整齐的畦垄像被尺子量过,通道笔直,边界清晰。就连之前乱堆的工具也被娜娜重新归类,摆在角落的小石台上。
她启动扫描程序,数据流在眼中快速闪过。“空气流通效率提升六成以上,土壤湿度分布趋于均衡,预计病害传播风险下降百分之五十三。”
“听着像是电视购物广告。”陈浩站在中央步道上,双手叉腰环顾四周,“不过……还真有点模样了。”
他弯腰捡起一块小石子,压在刚标记的通道边缘。“以后这儿就是主干道,谁敢乱踩我就记名字。”
“目前种植区内仅有两名常驻成员。”娜娜说,“违规概率极低。”
“预防为主嘛。”他拍拍裤子站起来,“再说了,万一哪天来了新人,总得有点规矩。”
“现阶段无迹象表明会有其他生命体进入该区域。”
“你就不能留点想象空间?”他撇嘴,“我说‘万一’又没说‘马上’。”
娜娜沉默两秒:“已将‘万一’列入未来应急预案模拟条件。”
陈浩翻了个白眼,懒得再辩。他沿着新修的步道走了一圈,查看每一排作物的状态。阳光落在新生的叶片上,泛着柔和的光。风没有声音,只有远处水滴落下的节奏,一下,一下。
他停下脚步,望着最里面那片育苗区。
“咱们这么折腾一趟,产量真能多出四成?”
“模拟数据显示如此。”娜娜走到他身边,“实际结果取决于后续维护质量。”
“那就是说,还得天天来看?”
“建议每日巡查一次,每两周评估布局合理性。”
“合着这不是终点,是起点?”他苦笑,“我还以为忙完这波就能躺平。”
“生存活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躺平阶段。”她转头看他,“但你可以选择降低目标标准。”
“那不行。”他摇头,语气忽然认真起来,“菜得吃,地得管,日子得往前走。不然来这儿干嘛?等死?”
娜娜注视他片刻,蓝光微微闪烁。
“你的决策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少来这套术语。”他咧嘴一笑,“说人话。”
“意思是,”她顿了顿,“你现在的状态,比刚醒来时好多了。”
陈浩一怔,随即笑出声:“喂,你这是夸我?机器人也会拍马屁了?”
“我只是陈述观测事实。”
“得了吧。”他伸了个懒腰,肩膀发出咔的一声响,“行,既然咱这菜园子升级成科学示范基地了,那我也不能掉链子。明天开始,按时打卡,绝不迟到。”
“明天七点十八分将有一次短暂光照增强,适合进行首次优化后生长记录。”
“你怎么连光都算得这么准?”
“因为我不睡觉。”
“……也是。”他挠挠头,“那你今晚守着,我去睡会儿。”
他转身朝出口方向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什么,回头问:“对了,那堵墙的事儿,你到底查出啥没有?”
娜娜的目光移向东侧岩壁。那片苔藓的颜色,比半小时前更深了些,几乎接近墨绿。她抬起手,准备再次贴近检测。
就在这时,最靠近墙面的一株备用苗,叶片轻轻抖了一下。
不是风吹的。
因为这里,根本没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