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源星节点引发的、整个“心光遗泽”星域的无意识抵抗共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晨晖”科学家们的预期。
“回响网络”的监测数据显示,这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心光”共鸣,并非杂乱无章。它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类似分形几何的模式扩散,在与“虚空低语”那充满否定意味的干涉图案接触时,并非硬碰硬地对抗,而是如同流水般绕行、渗透、重塑。
具体表现为,在“心光”共鸣较强的区域,Gw背景噪音的周期性调制出现了微小的畸变和衰减!虽然效果极其微弱,持续时间也短暂,但这无疑证明了一点:“心光”所代表的“可能性”力量,确实能对那种“存在性否定”产生实质性的干扰!
“这不是蛮力的对抗,而是规则层面的‘说服’或‘覆盖’!”艾莉西亚兴奋地分析着数据,“‘心光’似乎在向那片虚无宣告:此处,仍有变数,仍有生机,你的否定并非绝对!”
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他们并非手无寸铁,他们赖以生存的这片星域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或者说,盾牌。
然而,这种整体的抵抗共鸣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共振能量在星域内不均匀地分布和流动,导致了一些区域的物理规则出现了短暂的、小范围的波动。
例如,在某个偏远的小行星带,重力常数发生了万分之一的随机起伏,让采矿机器人的导航系统短暂失灵。
在绿源星的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在几小时内加速了数倍,然后又恢复正常。
甚至有几个“星尘之子”在睡梦中,身体周围自发地出现了微弱的七彩光晕,仿佛与星域共鸣产生了更深层的连接。
这些现象虽然尚未造成破坏,却预示着大规模引动“心光”力量可能带来的不可控风险。
“我们必须学会引导这种力量,而不是任由它本能地反应。”秦雪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否则,没等‘虚空低语’到来,我们可能先被自己力量的反噬所伤。”
就在他们着手研究如何精确引导星域共鸣时,那个离去的“量子水母”去而复返。这一次,它显得更加急迫,体内的流光剧烈地闪烁着,传递出的信息意象也带着清晰的警告:
【——抵抗……已被‘注视’……低语……将加强……测试……将变为……探针……——】
【——寻找……‘初始回响’……唯一……稳定……引导……之锚……——】
“初始回响?”汐澜立刻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汇,“那是什么?在哪里?”
【——起源之地……第一个……对‘心光’产生……清晰共鸣……之物……或……之地……——】“量子水母”的意念断断续续,【——它承载着……最纯粹……的波动……是引导……庞大能量……的……钥匙……——】
【——时间……不多了……必须在……探针抵达前……找到……——】
说完,它不等回应,便再次融入虚空,消失不见,留下凝重的沉默。
“初始回响”……第一个对“心光”产生清晰共鸣的存在或地点?
会是“芽”消失的地方吗?还是K-23基地的旧址?或者是那扇融化的闸门所在?
甚至是……林洛意识最后消散的区域?
这个概念太过模糊,线索寥寥无几。
“立刻组织考古和历史研究小组,重新梳理我们从灾难发生到‘心光’显现期间的所有重大事件和地点!”秦雪下令,“同时,利用‘回响网络’,尝试在星域内扫描寻找具有独特‘心光’共鸣特征的古老信号源!”
寻找“初始回响”成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它可能是精确控制星域抵抗力量、避免自伤的关键,也可能是应对“虚空低语”下一步行动的唯一希望。
压力之下,“晨晖”共同体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科学家们埋头于海量数据,历史学家们翻阅着残存的记录,探险队准备前往一个个可能的遗址。
而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星域之外,那片深空的“心跳”,似乎……加快了一丝。仿佛那只“虚空之眼”,确实已经注意到了这片星域“不合时宜”的生机,并开始调整它的“注视”。
无形的较量,正在升级。
(第18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