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五一大早,阿澈不到六点就醒了,脑子里过了遍当天的活——北京两万盒得生产,广州四万盒的原料得盘一遍,还有放假前的收尾工作。简单洗把脸,揣了个馒头就往厂里跑。
到厂门口时,老林已经开了门,正指挥两个临时工搬原料。见阿澈来,老林直起身:“北京的原料都备齐了,两条线开足,今天肯定能产完。广州的粉类原料昨天到了,就差番茄味的酱料,供应商说上午十点送过来。”
阿澈点点头,往车间走:“行,先开线做北京的,等酱料到了,就把另一条线腾出来备广州的料。”刚进车间,就看见陈阳在检查机器,小吴他们几个临时工已经换好工作服,等着干活了。
“都到位了就开工,北京的两万盒,今天必须干完。”阿澈喊了一声,工人赶紧往机器里加原料。没一会儿,两条生产线就转起来,车间里又响起熟悉的嗡嗡声。
九点多,小敏拿着账本过来:“老板,上个月的水电和原料钱都结了,这是单据,你签个字。还有,放假前的工资,要不要今天发了?大家都等着呢。”
阿澈接过单据扫了一眼,签上名:“发,今天就发,让大家拿着工资安心放假。你算好数,下午抽空转过去,顺便把放假通知贴门口,就说下周一到周三休息,周四正常上班。”
小敏刚走,门口就传来货车声,是送广州番茄味酱料的。阿澈赶紧出去接,跟司机一起把几桶酱料搬到仓库。老林也跟过来,打开一桶闻了闻:“味儿对,跟之前的一样,下午就能用。”
十点半,北京的两万盒已经生产了一半。玲玲拿着检测报告过来:“老板,刚测的这批没问题,数值都在合格线以上。”阿澈接过报告看了看,顺手递给老林:“行,继续盯着,别出岔子。”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围在车间门口,手里端着盒饭。小王一边扒饭一边说:“终于能放假了,这阵子天天加班,我都快忘了电视长啥样了。”小李也跟着笑:“我打算回家帮我妈收玉米,刚好赶上农忙。”
阿澈听着,也跟着乐:“好好歇,等回来咱们再接着干。对了,广州的四万盒,下周六开始生产,两条线一起上,两天就能完,到时候大家别迟到。”
下午一点,北京的两万盒终于生产完了。老林指挥工人打包,陈阳在旁边点数。阿澈在一边看着,没一会儿,二十箱货就码好了。“跟物流说一声,明天一早来拉,下周三之前必须送到北京。”阿澈跟陈阳交代。
陈阳点点头,掏出手机给物流打电话。刚挂电话,小娟就跑过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老板,刚接了个新电话,是福建的王老板,说想订一万五千盒原味脆片,下下周五交,能不能排上?”
阿澈赶紧找老林,老林掏出生产计划表,在上面划了划:“下周四上班,先把广州的货发了,周五开始生产福建的,一天就能完,下周一打包,周二发货,下下周五能到。行,能排开。”
“那你跟王老板说没问题,让他把定金打过来,咱们就安排。”阿澈跟小娟说。小娟应了一声,转身去打电话。
三点多,包装厂突然打来电话,是老板亲自打的。阿澈接起电话,就听见对方急急忙忙地说:“阿澈老板,不好了,你们广州四万盒的包装,印错了生产日期,得重新印,下周一才能送过来,会不会耽误你们生产?”
阿澈心里一沉,赶紧跟老林说:“包装得下周一到,广州的货下周六没法生产了,怎么办?”老林想了想:“没事,下周四上班,先把福建的一万五千盒做了,周五包装到了,就开两条线做广州的,两天也能完,下下周二发货,不耽误交期。”
阿澈松了口气,跟包装厂老板说:“下周一务必送到,别再出岔子了,不然咱们这单就黄了。”对方连连道歉,说肯定准时送。
四点半,北京的两万盒已经打包完了。阿澈让工人把货搬到门口,等着明天物流来拉。老林擦了擦汗:“今天算顺利,没出啥大问题。明天发完北京的货,咱们就能安心放假了。”
五点多,小敏过来跟阿澈说:“工资都发完了,大家都收到了,还在群里谢你呢。放假通知也贴了,好多人都拍了照。”阿澈点点头:“行,没漏就行。你也早点回去,收拾收拾,好好歇几天。”
晚上七点,厂里的活基本都收尾了。阿澈跟老林一起检查车间,把机器电源都关了,门窗锁好。“这阵子辛苦你了,放假好好歇歇,别老想着厂里的事。”阿澈拍了拍老林的肩膀。
老林笑了:“我这年纪,歇两天就够了,倒是你,天天跑前跑后,也该好好睡个懒觉。对了,招人的事,我放假回去问问,看看村里有没有合适的,最好是能长期干的。”
“行,你看着办,要是有合适的,让他们周四来厂里试试。”阿澈说。俩人锁了大门,往村口走。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亮着。老林突然说:“你说咱们这厂子,会不会越做越大,以后能卖到国外去?”
阿澈笑了:“说不定呢,只要咱们好好干,把质量抓牢,客户肯定会越来越多。等以后规模大了,咱们再建个新车间,招更多人,让大家都能多挣点钱。”
老林点点头:“好,我跟着你干,肯定能行。”俩人聊着天,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口。阿澈跟老林道别,往家走。到家后,他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这阵子的事,虽然累,但心里踏实。看着手机里客户发来的感谢信息,他觉得浑身都有力气,想着等放假回来,一定要好好干,让厂子再上一个台阶。
周六早上,阿澈起得挺早,想着去厂里看看,等物流来拉货。到厂里时,陈阳已经到了,正跟工人一起把北京的货搬到门口。“物流说八点到,应该快了。”陈阳跟阿澈说。
八点刚过,物流车就到了。司机跳下车,跟阿澈打了个招呼:“放心,这货我亲自送,下周三之前肯定到北京。”阿澈点点头:“麻烦你了,路上注意安全。”
看着物流车开走,阿澈心里松了口气。老林也来了,手里拿着个袋子:“这是我刚买的水果,给大家分了,算是放假前的福利。”阿澈接过袋子,跟老林一起把水果分给还没走的工人。
大家拿到水果,都挺开心。小王说:“谢谢老板,谢谢林师傅,放假回来我肯定好好干。”阿澈笑着说:“好好歇,回来有的是活干。”
十点多,厂里的人基本都走光了。阿澈跟老林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门窗都锁好,才各自回家。路上,阿澈想着,这阵子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着订单一个个完成,客户一个个满意,心里就特别满足。他想着,等放假回来,一定要招两个人,分担一下大家的压力,再把生产流程理一理,争取以后效率更高,让厂子越做越好。
周日在家歇了一天,阿澈也没闲着,把下周的生产计划又理了一遍,确认每个环节都没问题。晚上,他在厂里的群里发了条消息,让大家放假期间注意安全,有啥事随时联系。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都在说谢谢老板,还有人发了红包,气氛特别好。
周一早上,阿澈睡了个懒觉,起来后帮家里干了点活。下午,他想着去镇上买点东西,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人。刚到镇上,就看见老林在跟一个中年男人聊天。老林看见阿澈,赶紧招手:“阿澈,过来看看,这是我邻居家的孩子,叫阿强,想找个长期活干,手脚麻利,能吃苦。”
阿澈走过去,跟阿强聊了聊。阿强说自己之前在外地工厂干过,会点机器维修,想在家附近找个活,方便照顾家里。阿澈觉得挺合适,跟他说:“周四来厂里试试,先熟悉一下流程,工资跟其他工人一样,干得好还能涨。”
阿强赶紧点头:“谢谢老板,我周四肯定到,肯定好好干。”老林也跟着高兴:“这下好了,又多了个人手,以后咱们就能轻松点了。”
周二下午,阿澈又接到个电话,是之前合作过的浙江老板,说想订两万盒海苔味脆片,下下周四交。阿澈赶紧跟老林打电话,老林说:“下周四上班,先做福建的,周五做浙江的,一天就能完,下周一打包,周二发货,下下周四能到,没问题。”
阿澈跟浙江老板说没问题,让他把定金打过来。挂了电话,阿澈心里挺高兴,没想到放假期间还能接到新订单,看来厂子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了。
周三晚上,阿澈想着明天就要上班了,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又把厂里的钥匙找出来。刚收拾完,老林就打来电话:“阿澈,包装厂说明天一早送广州的包装,我明天早点去厂里接,你不用急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