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刚到厂里,阿澈就把上海商超联盟的事跟大家说了。“对方姓赵,是联盟采购总监,后天来考察,要是没问题,可能订十万盒,还得有独立的包装设计,印上他们的logo。”
老林搓着手:“十万盒?咱现在一天最多出一万五,得赶一周多。”阿澈点头:“所以得提前准备,小娟,你先跟对方要logo文件,让包装厂设计样品;老林,你把两条生产线都调满,先攒点库存。”大家立马分头忙活。
下午包装厂把设计样品发过来,红色盒子上印着“上海优选”的logo,看着挺大气。阿澈发给赵总监,对方很快回复:“可以,就按这个来,考察时带实物样品。”刚放下手机,玲玲跑来说:“老板,刚测的一批海苔味脆片,水分含量有点高,保质期可能达不到三个月。”
阿澈赶紧去看检测仪,数值确实比标准高了0.2。老林皱着眉:“是不是烤炉温度不够?我再调高点试试。”试了两批,把温度提到185c,水分含量终于降下来。“以后每批都盯着水分,尤其是海苔味,容易返潮。”阿澈跟玲玲交代。
周二早上,上海的赵总监提前到了,还带了两个技术员。“我们不光看生产,还得查供应链,从原料到物流全要符合上海的标准。”赵总监开门见山,跟着阿澈进了原料库。
“面粉是高筋粉,每批都有检测报告;辣椒面是本地农户直供,有消毒记录。”阿澈指着文件夹,赵总监的技术员翻了半天,突然问:“海苔碎的供应商资质呢?我们要看完整的检疫报告。”
阿澈心里一慌,之前小敏联系的青岛供应商,只给了检测报告,没给检疫报告。“我马上联系供应商要。”阿澈赶紧让小敏打电话,对方说:“检疫报告在公司,得下午才能发过来。”
赵总监脸色有点沉:“没有检疫报告,原料这块过不了。我们上海对进口原料要求严,海苔碎要是进口的,必须有检疫证明。”阿澈赶紧解释:“是国产的,就是忘了要检疫报告,下午肯定能拿到。”赵总监没说话,继续看生产车间。
到了检测台,小敏演示检测流程,十分钟出结果。技术员拿出自己带的检测仪,测了同一批样品,数值差不多。“快速检测没问题,但还得要市食检中心的报告。”赵总监说,阿澈赶紧把上周的报告递过去,对方收了起来。
看完车间,赵总监说:“原料资质补齐了再谈合作,十万盒的订单不急,但资质必须全。”送走人,阿澈让小敏催供应商,下午终于拿到检疫报告,赶紧发给赵总监。对方回复:“明天再派技术员来确认,没问题就签合同。”
周三一早,技术员来了,确认检疫报告没问题,又抽查了原料,终于点头:“可以签合同了,下周日交货,物流用我们指定的,全程冷链,温度0-2c,比之前要求更严。”阿澈赶紧签了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刚签完合同,包装厂打来电话:“上海的定制盒子得后天才能做出来,之前的订单太多,排不过来。”阿澈急了:“下周日就要交货,后天做出来根本赶不及。”包装厂老板说:“我加夜班赶,明天下午先送一万个过来,剩下的后天上午到。”阿澈只能答应。
周四下午,第一批盒子送到,大家立马开始打包上海的订单。新烤炉和旧烤炉一起转,老林盯着温度,小敏和玲玲轮流检测,倩倩和小郑负责打包,大强和陈阳搬原料,车间里忙得脚不沾地。
傍晚的时候,物流那边来消息:“上海的冷链车出了故障,明天没法来拉货,得后天才能到。”阿澈皱起眉:“后天拉货,周日交货,时间太紧,万一再出点事就赶不上了。”物流经理说:“我调一辆备用车,明天一早肯定到。”
周五早上,备用车来了,司机说:“这车的测温仪更精准,还能实时传数据到上海那边。”大家开始装车,刚装了一半,玲玲跑来说:“老板,刚检测的一批香辣味脆片,添加剂指标超了一点。”
阿澈赶紧去看,是旧烤炉烤的那批。“又是旧烤炉的问题?”老林赶紧调温度,重新烤了一批,检测合格了。阿澈让把超标的那批销毁,又跟司机说:“今天先装五千盒,剩下的明天再装,保证都是合格的。”
周六早上,所有订单都做完了,开始装剩下的九万五千盒。刚装完车,赵总监打来电话:“上海这边突然要‘食品追溯码’,每盒都得贴,不然没法入库。”阿澈蒙了:“之前没说要追溯码啊,现在贴根本来不及。”
赵总监说:“这是昨天刚出的新规,必须贴。我让公司发追溯码电子版给你,你赶紧找印刷厂印出来,贴完再发货。”阿澈赶紧联系印刷厂,对方说:“加夜班印,晚上就能送过来。”
晚上八点,追溯码送来了,大家都没下班,一起贴标签。小娟、玲玲、小敏负责剪码,倩倩、小郑、大强负责贴,阿澈和老林搬箱子,一直忙到半夜十二点,终于把十万盒都贴完了。
周日一早,冷链车准时出发,阿澈盯着物流系统,看着温度一直稳定在0-2c,才松了口气。刚坐下歇会儿,唐总打来电话:“丽水商超要加订八万盒组合装,下周五交货,这次要加个新口味,烧烤味。”
阿澈赶紧跟老林说,老林说:“烧烤味不难,加烧烤粉就行,明天试产。”下午的时候,上海那边发来消息:“货收到了,检测合格,追溯码也没问题,下周再订五万盒。”阿澈心里乐开了花,赶紧在群里发红包。
周一早上,老林试产烧烤味脆片,烤出来闻着就香,大家尝了尝,都说比其他口味好吃。阿澈赶紧寄给丽水商超,唐总很快回复:“烧烤味可以,八万盒里加三万盒烧烤味。”
刚排好生产计划,劳务市场的人带了三个工人来,都是之前在食品厂干过的,阿澈留下了,让他们跟着学打包和检测。产能又提了点,一天能出两万盒了。
周三下午,突然停电了,陈阳赶紧开发电机,刚启动,发电机就坏了。“上次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坏了?”陈阳急得满头汗。阿澈赶紧给维修师傅打电话,师傅说要两小时才能到。
老林突然说:“隔壁厂有发电机,我去借。”他跑出去没多久,就拉着一台发电机回来,大家赶紧接上,机器重新转起来。“以后得备两台发电机,不能再出这种事。”阿澈说。
周四的时候,烧烤味脆片开始批量生产,包装厂的定制盒子也到了,烧烤味是黄色的,四种口味的盒子摆在一起,特别整齐。下午物流车来拉货,小张说:“现在你们的货越来越多,我们在厂里设个临时仓储点吧,不用每次都等车。”阿澈答应了,立马腾出仓库的一角当仓储点。
周五早上,八万盒脆片全部装完车,送走物流车,阿澈算了算,这一个月卖了三十多万盒,比上个月翻了两倍。他在群里发消息:“这个月大家都辛苦了,月底发奖金,每人加两千!”群里立马热闹起来,小郑发了个撒钱的表情包,倩倩说:“老板太大气了!”
晚上下班,阿澈和老婆去吃火锅,刚坐下,手机响了,是赵总监打来的:“我们联盟要在上海开食品展会,想让你们的脆片参展,展位都给你留好了,下周五开展。”阿澈笑着说:“肯定去,我带着样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