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澈第二天醒得比闹钟还早,洗漱完先去车间转了圈。老周和刘芳已经在调蜂蜜脆片的原料,刘刚跟着张强学操作新搬来的包装机,动作比昨天熟练多了。
“刚子,感觉咋样?累不累?”阿澈走过去问。
刘刚擦了把汗:“不累,这活儿上手快,强哥教得也细。”
张强在旁边接话:“他学得确实快,今天就能单独盯一台机器了。”
阿澈点点头,转身找小李:“网店昨天的芝麻脆片订单发完没?客服那边还有啥反馈?”
小李翻着笔记本:“都发完了,客服说好多人问啥时候再搞试吃,还有几个本地超市想拿样品。”
“样品准备十盒,让赵勇上午送过去。”阿澈交代完,又想起仓库的事,“对了,你帮我查下咱们附近有没有空仓库,要能放货还方便装车的。”
小李应着去忙,阿澈则给之前联系过的中介打了电话。中介说有两个地方合适,一个在国道边,面积大但租金贵;另一个在村里,租金便宜但路不好走。阿澈跟中介约好上午十点去看。
刚挂电话,李伟推着三轮车进来了:“澈哥,邻县超市的货装好了,这就出发?”
“等下,”阿澈叫住他,“把那五盒芝麻脆片样品带上,跟他们说要是卖得好,下次就能批量送。”
李伟点点头,搬起样品箱往车上放,赵勇也推着车过来,俩人一起出了门。
十点刚到,中介就开车来接阿澈。先去国道边的仓库,一进门阿澈就觉得满意,地面平整,还有现成的货架,门口能停两辆货车。问租金的时候,中介说一个月要四千五,阿澈皱了皱眉:“能不能少点?我们长期租。”
中介摇头:“这地段好,旁边都是厂家,少了这个价租不下来。”
阿澈没立刻答应,说再去看另一个。到了村里的仓库,面积跟国道边的差不多,可地面坑坑洼洼,墙角还漏雨,门口只能停三轮车。
“这不行,下雨货该潮了。”阿澈直接否决,跟中介说再找找,要是有性价比高的马上联系他。
回到厂里已经快十二点,刚进院子就看见个陌生男人站在车间门口,王婶在旁边陪着。
“阿澈,你可回来了,这位是县城惠民超市的张经理,想跟咱们谈合作。”王婶赶紧介绍。
张经理伸手跟阿澈握了握:“早就听说你们家脆片卖得好,今天特意来看看,想从你们这儿拿货。”
阿澈把人请进办公室,倒了杯水:“张经理,咱们现在有蜂蜜、原味、红枣、芝麻四种口味,您想拿多少?”
“先每种拿三十盒试试,要是销量好,以后每周都要两百盒。”张经理说,“对了,价格能不能给优惠点?我们超市走量,利润薄。”
阿澈琢磨了下:“您要是长期订,每盒给您便宜五毛,送货上门。”
张经理立刻点头:“行,就这么定,我现在让司机来拉货。”
阿澈让张强和刘刚去装货,自己则跟张经理签合同。刚签完,小李跑进来:“澈哥,刚才有个客户打电话,说想订五百盒脆片,要印他们公司的logo,做员工福利。”
“印logo?”阿澈愣了下,“咱们能弄不?”
小李说:“我问了包装厂,他们能印,就是要加钱,还得等三天。”
阿澈跟张经理打了声招呼,赶紧给客户回电话:“您好,logo能印,每盒加一块钱,三天后交货,您看行不?”
客户爽快答应:“行,我现在付定金,地址等下发给你。”
挂了电话,张经理的司机也到了,装完货走后,阿澈才有空坐下吃饭。王婶端来饭菜:“阿澈,刚才供货商又打电话,说燕麦下周要涨价,每斤贵一毛。”
“又是涨价?”阿澈放下筷子,“蜂蜜刚涨完,燕麦又涨,成本越来越高了。”
“要不咱们也涨点价?”王婶提议。
阿澈摇摇头:“现在刚拓展渠道,涨价容易丢客户,先扛着,等以后销量再上去,跟供货商谈降价。”
吃完饭,阿澈去车间看进度,老周和刘芳正在烤芝麻脆片,刘刚和张强在包装。
“叔,今天能烤多少?”阿澈问。
老周擦了擦额头的汗:“烤箱一直转,能烤两百盒,够今天的订单了。”
刘芳突然说:“澈哥,刚才烤的时候发现,红枣味的脆片有点软,不如之前脆了。”
阿澈拿起一片尝了尝,确实有点软:“是不是温度不够?”
老周说:“温度跟之前一样,我琢磨着,可能是红枣干太湿了,这次的红枣干比上次的水分多。”
“那下次买红枣干的时候,让供货商挑干的,再不行咱们自己晒。”阿澈说,“这炉先这样,下次注意。”
正说着,中介打来电话:“阿澈,有个仓库刚空出来,在开发区,面积五百平,租金三千五,能装货车,你要不要来看?”
“三千五?”阿澈眼睛一亮,“我现在就过去。”
跟老周交代了几句,阿澈就跟着中介去开发区。仓库在开发区边缘,离国道近,地面平整,还有窗户,通风好。
“这仓库咋样?”中介问。
“挺好,”阿澈满意,“能不能再便宜点?三千二行不?我今天就签合同。”
中介跟房东打了电话,最后定了三千三,阿澈当场签了合同,付了押金。
回到厂里已经下午四点多,李伟和赵勇也从邻县回来了。
“澈哥,邻县超市说芝麻脆片卖得特别好,让下次多送二十盒。”李伟递过单子。
“太好了!”阿澈接过单子,“仓库我也定好了,下周就把货搬过去,以后装货方便多了。”
赵勇笑着说:“以后不用再挤老仓库了,之前拿货都得挪半天。”
阿澈把大家叫到一起:“跟大家说个好消息,仓库定好了,下周搬货。另外,咱们接了个五百盒的订单,要印logo,三天后交货,大家加把劲。”
众人都挺高兴,刘刚说:“澈哥,我以前在食品厂学过怎么调口感,下次红枣味的脆片,我帮着琢磨琢磨,肯定能让它变脆。”
“那太好了,”阿澈拍拍他的肩膀,“以后有啥想法都尽管说,咱们一起把生意做好。”
快下班的时候,包装厂打来电话,说印logo的包装盒明天就能做出来。阿澈松了口气,跟小李说:“明天让老周多烤点脆片,后天好准时交货。”
小李应着记下来,阿澈则去车间检查水电,确认都关了才回宿舍。刚坐下,手机又响了,是张涛发来的:“阿澈,明天的五百盒蜂蜜脆片别忘了,团长们还问有没有新口味,要是有的话也带点样品。”
阿澈回了句“没问题”,心里琢磨着,以后得多开发几种口味,比如核桃味、杏仁味,这样才能留住客户。想着未来的规划,阿澈干劲更足了,虽然遇到了成本上涨、口感波动的问题,但也接了新订单、找到了仓库,总体还是往好的方向走。他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生意肯定能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