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刚要转身,陆云又补充:“跟汉东那边说,重点报三个市:一个平原产粮大市、一个丘陵果蔬市、一个城郊结合市,覆盖不同种植类型,这样试点才有代表性。另外,让他们摸清每个市农户的耕地面积、自留地需求,还有愿意把土地交给集体的比例。”
当晚,汉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材料就传了过来。陆云看着数据:平原市农户平均耕地8亩,丘陵市6亩,城郊结合市4亩,超过60%的农户表示“愿意交出部分耕地,只留少量种蔬菜”。他心里有了底,连夜开始起草报告。
报告里,他明确了试点核心方案:“农户保留5分自留地(约333平方米)用于种植蔬菜,保留原有宅基地,剩余耕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统一整合耕地,平整零散地块后,通过公开招标交给国有农业公司或大型合作社,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管理;农户按流转面积每年领取分红,还能在国有农业公司务工,获得额外收入。”
他特意在报告里加了“保障条款”:一是自留
地位置由农户自主选择,优先选靠近宅基地的地块;二是土地流转价格不低于当地耕地流转均价的110%,确保农户收益;三是国有农业公司优先聘用本村劳动力,尤其是留守老人和低收入家庭,从事播种、施肥等轻体力工作。
次日一早,陆云带着报告去了中央办公厅。汇报时,他特意提到汉东的优势:“汉东省近五年农业投入年均增长8%,国有农业公司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农户对规模化经营的接受度也高。选择三个不同类型的市试点,能快速发现问题、调整方案,为后续全国推广打基础。”
中央办公厅的同志对方案很认可,建议他再细化“风险防控”部分,比如如何避免集体侵占农户利益、如何保障土地流转后的种植质量。陆云立刻回去修改,在报告里增加“三级监督机制”:村集体成立农户监督小组,乡镇政府设专项督查办,省级农业部门每季度巡查一次,确保每一步都公开透明。
修改完报告,陆云第一时间给汉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打电话:“方案已经报上去了,大概率能批。你们现在要做三件事:一是在三个试点市各选10个村做前期宣传,把自留地政策、分红标准、务工机会跟农户讲清楚;二是提前联系国有农业公司,让他们做好地块平整、农机调配的准备;三是培训村级工作人员,教他们怎么跟农户签流转合同,怎么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
汉东省农业农村厅立刻行动起来。平原市选了种植小麦、玉米的村,丘陵市选了种果树、蔬菜的村,城郊结合市选了种大棚作物的村,每村都开了村民大会。刚开始,有农户担心“土地交出去就拿不回来了”“分红能不能按时给”,工作人员拿着合同样本,一条一条解释,还带农户去附近的规模化农场参观。
半个月后,汉东省传来消息:三个试点市的30个村,已有28个村的农户签字同意流转土地,剩下2个村也有超过80%的农户表达了意愿,只需要再细化自留地的划分。陆云听了很欣慰,让秘书把汉东的进展整理成简报,发给农业农村部、民政部、财政部,让他们提前准备配套政策。
农业农村部很快拿出《试点市规模化种植技术指导方案》,计划派10支技术队驻点,指导国有农业公司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民政部制定了《留守老人务工保障细则》,规定国有农业公司聘用60岁以上老人时,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财政部则测算出试点所需补贴资金,计划从农业专项基金里划拨,用于地块平整和农机购置。
一个月后,中央正式批复了陆云的报告,同意汉东省三个市开展土地集约管理试点。陆云立刻给汉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打电话:“批复下来了,你们要加快进度,争取春耕前完成地块平整,让第一批流转的耕地种上庄稼。另外,每周报一次进度,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别等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汉东省的试点很快进入实操阶段。平原市的国有农业公司调来了大型推土机,把零散的小地块推成连片的大田,还修了灌溉渠和机耕道;丘陵市的公司则根据地形,种上了适合的果树,还建了蓄水池;城郊结合市的公司搞起了大棚蔬菜,配套建设了冷链仓库,方便运输。
有农户担心自留地不够种,村里就根据农户人口多少,适当调整自留地面积,人口多的农户最多能留1亩;有老人想在农业公司务工,公司就根据他们的体力,安排除草、摘菜等轻活,每天工资80元,还管午饭。
陆云收到汉东试点的照片时,正在参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照片里,连片的耕地里农机在作业,农户在自留地里种蔬菜,老人在大棚里摘菜,脸上都带着笑容。他在会议上提到汉东试点:“土地集约管理不是简单地把土地收上来,而是要让农户得实惠、让耕地不撂荒、让农村有活力。汉东的试点,就是要探索一条能复制、能推广的路子。”
会议结束后,不少省份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围着陆云,问能不能去汉东考察学习。陆云笑着说:“欢迎大家去看,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每个省的地形、经济水平、农户需求都不一样,适合的方案也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陆云把汉东试点的进度表贴在墙上,上面标注着“3月完成地块平整”“4月播种”“5月首次分红”。他知道,汉东试点只是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如何长期保障农户分红、如何吸引年轻人回村、如何防止土地非农化。
但他有信心,只要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调整优化政策,就一定能让更多的撂荒地变成良田,让更多的农户过上好日子。就像石头村的深井、汉东的试点,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每一步都朝着民生的方向,这就是他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