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的太守府内,炭火正旺,驱散了正月里最后的寒意。岳飞端坐主位,左手边是秦琼,右手边是黄忠,案上摊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将荆州、豫章、江东、巴蜀乃至交州的山川河流标注得清清楚楚。周瑜从江夏送来的军报就放在舆图旁,墨迹尚未完全干透。
“诸位将军,”岳飞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二人,“周将军已拿下江夏,吕布归降,豫章安稳,如今正是兵锋再进的良机。陛下将南征大任交予我等,当早做决断。”
秦琼抚着颔下长须,看着舆图上江东的位置,沉声道:“朱元璋盘踞江东多年,虽不及刘进陛下势大,却也根基深厚,麾下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不可小觑。若要东进,需集中兵力,一战而定。”
黄忠点头附和:“秦将军所言极是。江东水网密布,利于舟船作战,需得整合吕布的降兵与江夏水师,水陆并进方能奏效。只是……我等手中兵力分散,怕是难以兼顾。”
岳飞指尖点在舆图上的江陵:“正因如此,更需分路行事。依我之见,可兵分三路——东进、西进、南守,互为犄角,稳步推进。”
他顿了顿,指向豫章方向:“东路,由我亲率十六万大军东进豫章,与吕布的降兵及江夏归降的水师汇合。吕布麾下原有两万余人,江夏降兵两万有余,整合之后可得二十万大军,足以应对江东战事。”
秦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岳帅亲征,东路无忧。那西路呢?”
“西路巴蜀,刘璋暗弱,却有山川之险。”岳飞指向益州,“秦将军可领二十万大军西进,沿长江而上,直逼永安。蜀中虽有张懿、严颜等将,却久不经战,只要兵锋锐利,当可一举破之。”
秦琼起身抱拳道:“末将领命!定不负所托!”
岳飞最后看向黄忠,目光温和了几分:“汉升将军久在荆州,熟悉风土人情,可领十万兵马镇守荆州。一则作为东路、西路的后援,随时准备驰援;二则可南下武陵、零陵,相机收复交州。交州士家虽割据一方,却无争霸之心,若能劝降最好,若不能,便以武力收服。”
黄忠捋着花白的胡须,朗声应道:“老臣虽年迈,却也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三人商议已定,岳飞又补充道:“南阳之战时,我军俘虏了二十余万荆州降兵,如今已陆续遣返。这些人熟悉军旅,东路、西路兵力若有不足,可从中挑选精壮补充,既充实了兵源,也能安定人心。”
秦琼、黄忠皆点头称是。这些降兵本就是荆州子弟,让他们参与平定天下的战事,远比闲置不用更能让他们安心。
“事不宜迟,”岳飞站起身,“秦将军、汉升将军可即刻回营整兵,三日后各自启程。我会将今日议定之事上奏陛下,待旨意下达,便正式出兵。”
“遵令!”
秦琼、黄忠躬身告退,帐内只剩下岳飞一人。他走到舆图前,手指从江陵一路向东,划过豫章、庐江,最终落在建业——朱元璋的老巢。收复江东,平定巴蜀,再取交州,届时天下一统,指日可待。想到此处,他胸中豪气顿生,提笔写下奏疏,详述三路进兵之策,派人快马送往长安。
长安皇宫的偏殿内,暖意融融。刘进坐在餐桌主位,左手边是上官婉儿,右手边是卞赛、卞敏姐妹。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青瓷碗碟里盛着炖得酥烂的羊肉、清蒸鲈鱼,还有几碟爽口的时蔬,都是宫中御厨的拿手好菜。
上官婉儿正为刘进布菜,她身着淡紫色宫装,举止优雅,轻声道:“陛下,这道炙羊肉是御厨新学的做法,用的是北疆的羯羊,您尝尝?”
刘进夹起一块,入口即化,香气四溢,不由得点头:“不错,比往日的做法更添了几分鲜嫩。”
卞赛、卞敏姐妹对视一笑。卞赛擅长音律,卞敏精于丹青,姐妹二人皆有才名,入后宫后深得刘进喜爱。此刻见陛下高兴,卞敏便道:“陛下若是喜欢,臣妾姐妹明日让御厨再做便是。”
“不必了,”刘进笑道,“御厨也需歇息。倒是你们姐妹,近来在宫中闷得慌,过些时日春暖花开,朕陪你们去曲江池泛舟如何?”
姐妹二人连忙起身谢恩,脸上泛起红晕。
正说着,肖清芳从殿外走进来。她身着青色宫装,手中捧着一份奏报,见众人正在用膳,便躬身立在一旁。
“清芳来了?”刘进见她站在殿门处,便招手道,“过来一起用些吧,都是自家人,不必拘束。”
肖清芳一愣,连忙摆手:“陛下,臣妾不敢叨扰。江陵送来急报,还请陛下过目。”
“哦?是岳帅的奏报?”刘进接过奏报,示意她坐下,“无妨,边吃边说。”
肖清芳谢恩落座,却只是浅尝辄止,目光落在刘进手中的奏报上。
刘进展开奏疏,仔细阅读。岳飞详述了三路进兵之策:东路攻江东,西路取巴蜀,南路镇荆州、图交州,条理清晰,部署周密。他越看越满意,嘴角渐渐扬起笑意。
“岳鹏举果然不负所望。”刘进将奏报放在桌上,对众人道,“江陵议定,分三路进兵,不出一年,江南、巴蜀当可平定。”
上官婉儿柔声问道:“陛下打算准奏?”
“准,自然要准。”刘进点头,看向肖清芳,“清芳,传朕旨意。”
肖清芳立刻起身,取过纸笔准备记录。
“东路江东战事,”刘进沉吟道,“除岳飞所部二十万大军外,令淮南的李靖即刻率部南下,汇合韩世忠、周瑜的水师,先行打通濡须口至建业的水路。水路一通,粮草军械便可顺流而下,岳飞随后东进,务必一举剿灭朱元璋,不得使其有喘息之机。”
“是。”肖清芳提笔疾书。
“西路巴蜀,”刘进继续道,“秦琼率二十万大军西进,令汉中的关羽同时出兵,猛攻葭萌关。两路夹击,让刘璋首尾不能相顾。告诉关羽,若能先入成都,朕亲自为他斟酒。”
关羽镇守汉中多年,早已摩拳擦掌,如今终于等来出兵的命令,想必会全力以赴。
最后,刘进看向交州的方向:“交州士家,先遣使者送去劝降信,言明利害。若肯归降,可保留其家族富贵;若执迷不悟,令黄忠相机行事,不必请示,直接出兵征讨。”
“陛下英明。”上官婉儿赞道,“如此一来,三路皆有策应,胜算更大。”
刘进笑了笑,端起酒杯:“天下未定,还不是庆功的时候。不过今日得了岳帅的好消息,当浮一大白。”
众人纷纷举杯,偏殿内的气氛愈发轻松。刘进看着眼前的众人,又想起远在前线的将士,心中感慨万千。从长安起兵到如今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这一路走来,离不开文臣的谋划,武将的拼杀,也离不开身边这些人的陪伴。
“对了,”刘进忽然想起一事,对肖清芳道,“吕布归降后,其女吕玲绮已在来长安的路上,你安排一下,妥善安置。待她到了,朕再做打算。”
“臣妾遵旨。”肖清芳应道。她知道,吕玲绮入宫,既是吕布的投名状,也是陛下安抚降将的手段,需得谨慎处置。
午宴过后,众人各自散去。刘进回到御书房,再次拿起岳飞的奏报,仔细审视舆图上的进军路线。东路有岳飞、李靖、周瑜,皆是能征善战之辈;西路有秦琼、关羽,一勇一谋,相得益彰;南路有黄忠坐镇,稳如泰山。如此阵容,足以应对任何变故。
他提笔在奏报上批下“准奏”二字,盖上玉玺,交给内侍:“快马送往江陵,不得延误。”
内侍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复归安静。刘进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长安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盛世景象。他知道,这盛世来之不易,也知道,为了守护这份安宁,还需要更多的牺牲与付出。
“朱元璋、刘璋、士燮……”刘进轻声念着这些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开始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身上,仿佛为这位即将完成大一统的帝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而千里之外的江陵、淮南、汉中,旌旗已动,战马嘶鸣,一场席卷江南、巴蜀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