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学年,又涌进一批新生。社团招新活动在开始校园主干道两旁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五花八门的社团各显神通,热闹非凡。花筝本来没什么兴趣,却被梅黎硬拉着闲逛。
“看看嘛,万一有合适的呢?大学生活怎么能不参加社团!”梅黎兴致勃勃。
“你大一刚军训完就请假了一个多月,完全错过了这热闹。这次确实得补上。”钱章章认同的点点头。
王诺也附和道:“就是就是,你今年不能再那么忙了,要好好体验大学生活啊。”
就在她们穿过人群时,一个极其简陋、甚至有些寒酸的摊位吸引了花筝的注意。摊位后面只摆了一张旧课桌,桌上放着一个手写的牌子——“非正常现象研究与探讨社”,简称“不正常”研究社。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乱糟糟的男生,正低头专注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页泛黄的旧书,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
与其他社团的热情招揽不同,这个摊位前门可罗雀,甚至有人路过时还会投去怪异或戏谑的目光。
但花筝停住了脚步。她清晰地感受到,从那本旧书和那个男生身上,散发出一种非常微弱的、但极其纯正的气息。这种气息并非灵力,更像是一种经由长久专注的阅读、思考和探寻真理而凝聚出的精神力量,类似于“文气”或“慧光”,和温砚身上的气息有些像,但又不如他凝实。但依然对于寻常阴邪之物有一定的天然克制作用。
“同学,对我们社团感兴趣吗?”似乎察觉到有人驻足,男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他的眼神清澈而专注,带着一种学者般的纯粹。
“呃……你们社团主要研究什么?”梅黎好奇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这社团名字真怪”的意味。
“我们致力于搜集、验证并尝试合理解释那些无法被现有科学体系完美诠释的现象。”男生语气平静,带着一种陈述事实的客观,“比如,民间传说、超自然事件、无法解释的巧合、以及一些……嗯,个人声称的特殊经历。”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不做迷信的传播者,只做事实的挖掘者和理性的分析者。”
“听起来……挺酷的。”梅黎干巴巴地说,显然没太听懂。
“好像和咱们‘阚槐有限公司’有些像啊。”王诺悄悄问钱章章。
钱章章不顾形象的翻了个白眼道:“咱们传播迷信。”
花筝心中一动。这个社团的宗旨,某种程度上,与她正在面对的世界有微妙的交集。虽然他们的“研究”可能大多停留在理论和猜测层面,但那种追求真相的理性态度,让她颇有好感。
“我可以看看你们的资料吗?”花筝问道。
男生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从桌下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一些整理打印的案例报告和分析手稿。花筝随手翻看,里面记录了一些校园怪谈、本地奇闻,甚至还有对某些“大师”骗局的分析,虽然有些结论在她看来略显稚嫩或偏离真相,但资料详实,逻辑清晰,态度严谨。
“我叫陈昀,”男生自我介绍道,“音乐剧系大三。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社团人很少,活动也很自由,主要是资料分享和定期讨论。”
“花筝,设计学院大二。”花筝合上文件夹,做出了决定,“我加入。”
梅黎瞪大了眼睛,扯了扯花筝的衣袖,小声道:“花花,你没事吧?这个社团听起来……不太好谈恋爱啊。”
花筝猛敲她的头:“你满脑子都在想什么?!我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了解一下不同的视角没什么不好。”她看向陈昀,“社长,以后请多指教。”
陈昀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柔和了些:“欢迎。这是我们社团的群号和资料库链接。”
离开招新摊位,梅黎还在不解地嘟囔:“你怎么会想加入那种社团啊?你这不就是算加班吗?”
花筝望着远处林立的教学楼,目光有些悠远:“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我们尚未了解的事物。保持一颗开放而理性的心去探索,不是坏事。”她顿了顿,半开玩笑道,“说不定,哪天我能帮上他们呢?毕竟他们研究这个万一遇上危险,就像你说的,都不知道去哪报警。我只能自己来了。”
她有种预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不正常”研究社,或许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