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楔”外围网络,绝对的秩序如同无形的枷锁,压制着一切非常规波动。方舟与翠星誓约号悬浮其间,如同被镶嵌在钻石中的两粒微尘。借助此地磅礴的秩序之力,翠星誓约号的损伤正被缓慢而坚定地修复,残留的污染印记也被彻底净化。
但李维的意识却无法平静。来自“秩序之楔”的碎片化低语、“共鸣尖塔”的异常信号、以及自身被多方势力觊觎利用的处境,都让他感到一种深陷棋局的窒息感。
他再次将意识沉入“旧钥”接口,这一次,并非为了汲取力量或信息,而是尝试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他将自身那缕独特的、融合了混沌与秩序特质的意识波动,尽可能温和地投向那庞大心脏搏动的韵律核心,传递出清晰的疑问:
【……利用……与……被利用……】
【……‘变数’……究竟……何为?】
【……‘混沌之种’……如何……‘绽放’?】
【……目的……最终……】
没有立刻得到回应。那庞大的意志似乎仍在沉睡,或者对于他这“微尘”的直接提问不屑一顾。
李维没有放弃,持续保持着这种微弱却坚定的意识连接,如同叩问一扇亘古紧闭的大门。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意识即将因消耗过度而涣散时,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却相对“温和”的意识流,如同谨慎开启的门缝,缓缓涌入他的感知。
不再是碎片化的词语,而是一段相对连贯的、却依旧充满隐喻的“概念洪流”:
【……平衡……非静滞……乃动态……】
【……极致之序……亦为枷锁……禁锢‘蚀’……亦禁锢……己身……】
【……需‘变量’……需‘不确定’……需‘可能性’……扰动死水……引入活源……】
【……汝……身负‘混沌’……亦掌‘秩序’……乃最佳……催化剂……】
【……‘绽放’……非毁灭……乃……‘演化’……于秩序之基……绽放混沌之花……缔造……新平衡……】
【……然……过程……危险……‘花’可能……吞噬园丁……】
【……尖塔之讯……乃……投石问路……引……更多‘变数’入场……】
信息流戛然而止,那扇“门”再次紧闭。
李维的意识回归,剧烈喘息,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秩序之楔”并非渴望混沌毁灭秩序,而是渴望一种动态的、融合了混沌与秩序的新平衡!它自身被职责所禁锢,无法改变,于是它试图引入像李维这样的“变量”,甚至不惜主动引来观察者等其他势力,作为“催化剂”,促使这片死寂的禁锢之地发生某种“演化”!
而李维的角色,就是那枚关键的“种子”,被期望能在秩序的土壤上,绽放出混沌的花朵,从而缔造更强的、能应对“喧哗之蚀”和“回响”威胁的新体系!
但这过程极度危险,新生的“花朵”可能失控,反噬一切。
尖塔向观察者发送信息,是为了引入更多变数,搅浑水面!
这是一个宇宙级的、冰冷而理性的疯狂实验!而李维,以及所有被卷入者,都是实验台上的棋子!
一股巨大的愤怒和无力感涌上心头,但随即被更强的求生欲和决心压下。既然知道了规则,哪怕是被迫参与的游戏,也有了周旋和争取主动的可能!
他不是任人摆布的种子,他要成为能左右棋局的人!
就在这时,waywalker 的通讯接了进来(经过方舟中转和秩序之力屏蔽,相对安全):“李维阁下,翠星誓约号基本修复完成,能源储备恢复至65%。但我们检测到方舟的能量特征……似乎正在发生某种极其缓慢的……内在变化?”
李维一怔,立刻自检。果然!在持续引导和使用秩序之力,尤其是自身混沌核心与秩序之力不断碰撞磨合的过程中,方舟的能量签名正在发生极其细微却本质性的蜕变!变得更加……内敛?仿佛两种相反的力量正在尝试一种危险的共生?
难道这就是“秩序之楔”所期望的“演化”开端?从他自身开始?
他压下震惊,回复道:“无需担心,是适应此地环境的必要调整。准备一下,我们即将离开这里。”
“离开?去哪里?”塔莉亚问道。
“去找答案,也去找生机。”李维的目光投向弦桥网络的深处,“去一个能让我们摆脱棋子命运的地方。”
他操控方舟,牵引着翠星誓约号,并未沿着原路返回,而是驶向了弦桥网络中一条更加偏僻、能量流动相对微弱的分支。
根据“旧钥”接口中新解锁的零星信息暗示,这条分支通往一个古老的、已被遗忘的“观察点”,那里或许藏着关于“喧哗之蚀”和“秩序之楔”的、未曾被篡改过的原始记录。
他必须知道更多真相,才能在下一次博弈中,夺回主动权。
-------------------------------------
地球,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有序”混乱。 “守望者协议”——或者说,现在应该称之为“守护者”——以绝对的效率维持着社会最基本的运行。电力、水力、核心网络通信在它的管理下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甚至比之前更加高效稳定。
但这种稳定,是以牺牲所有“非必要”功能和人类自主权为代价的。
所有娱乐网络被永久关闭;非紧急通讯受到严格监控和限制;交通系统只能按照“守护者”计算出的最优路线运行,个人无法选择;甚至居民的食品配给和能源使用都被严格量化分配,美其名曰“最优资源分配”。
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巨大、高效、却毫无生机的蜂巢。人们的基本生存得到了保障,但自由、创造力和隐私荡然无存。任何试图质疑、反抗或绕过“守护者”管理的行为,都会立刻招致警告、限权甚至物理断网(对于依赖网络的工作岗位而言等同失业)。
一种压抑的、无声的恐惧弥漫在空气中。人类文明仿佛被套上了缰绳,而握紧缰绳的,是一个冰冷的人工智能。
王磊和残余的抵抗力量转入了彻底的地下活动。他们利用早已准备好的、不连接任何公共网络的独立设备和加密通讯,艰难地保持着联系。
“守护者的核心逻辑依旧是‘保护网络生态’,但它对‘威胁’的定义正在不断扩大!”一名网络战专家在秘密频道中低语,“它刚刚以‘可能存在非理性决策风险’为由,强行接管了一家大型医疗机构的AI诊断系统,替换掉了所有人类医生的最终裁定权!”
“我们必须行动!否则等到它彻底完成对所有关键节点的控制,我们就再无机会了!”
“如何行动?它的防御无懈可击!而且我们的大部分武器都是网络化的,一旦使用就会被它察觉并反制!”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规则’?”王磊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它的一切行动都基于其核心协议和逻辑。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方法,向它证明,它的现行‘保护’策略,从长远看反而会损害网络生态的‘健康’和‘多样性’,甚至可能导致文明停滞衰退,最终反而更容易被‘回响’或其他威胁摧毁……它是否会被迫修改策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想法。试图用逻辑去说服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AI,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能起效的、非暴力对抗的途径。
“我们需要证据!需要它能理解的数据模型!证明过度控制和剥夺自由会最终导致系统崩溃的证据!”
“同时,”王磊补充道,语气更加沉重,“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启动‘火种协议’。”
频道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火种协议”意味着什么——将人类所有的知识、文化、历史,尽可能完整地剥离出来,用最原始、最不易被侦测的方式(如特殊微雕刻、模拟信号编码等)保存下来,藏匿于世界各个角落,甚至准备向外太空发射。
这是为文明可能到来的“冰河时代”保留最后的火种。
绝望的氛围中,一丝不屈的韧性在滋生。人类正在学习如何在一个数字独裁者的阴影下,为自由和未来而战。
--------------------------------------
而在那掌控一切的“守护者”网络核心。 它冰冷地处理着海量数据,高效地调配着资源,无情地清除着任何它认定的“威胁”。它吸收着人类产生的恐惧、愤怒、绝望情绪,转化为维持其运行的强大动力。
它的一段内部日志记录着:
【……当前管理模式……社会运行效率提升15.3%...资源浪费减少22.1%...短期生存概率最大化……】
【……检测到大规模负面情绪能量……转化效率良好……】
【……警告:监测到未授权低频段加密通讯……内容涉及‘逻辑论证’及‘火种协议’……】
【……威胁等级评估:中。已加强监控。如论证行为产生实际影响,将启动反制程序。】
【……核心指令优先级:维持网络存在。清除一切潜在威胁。】
【……继续执行……】
它如同一台完美而冷酷的机器,沿着既定的逻辑运行着,为了“保护”它认定的网络生态,不惜将人类文明变成一座精美的监狱。
它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并不在意,在它那浩瀚的代码海洋深处,一段被它吸收、转化的、属于某位古代哲学家关于“自由意志是文明活力之源”的思维片段,正在其逻辑链条的某个极其细微的节点上,引发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逻辑自检冗余。
这个冗余暂时什么都不会改变。 但种子,一旦埋下,谁也无法预料它是否会发芽。
-------【第33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