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下首的情报司统领张涯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以为杨勇已然动怒,准备要对突厥和西梁用兵。
于是,他立刻挺直腰板,眼中闪过一丝战意,拱手问道:“陛下,是否要即刻下令边军戒备,同时命李靖元帅、尉迟恭将军等提前结束休整,筹备北征事宜?此番正好可借机一举扫平朔方,震慑突厥!”
然而,杨勇却摇了摇头,脸上随即浮现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他轻轻吐出几个字:“筹备北征?为什么要北征?这关咱们什么事?”
“啊?”
张涯闻言,顿时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错愕与不解,嘴巴微张,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刚才陛下明明表示要教训突厥,怎么转眼又说无关?难道陛下改了主意?还是另有深意?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杨勇的脸色,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心里却如同乱麻一般:“这……陛下这是何意?方才不是说……”
杨勇看着张涯那副摸不着头脑、困惑又不敢多问的样子,不由得失笑。
他走回御座,端起已经微凉的参茶,呷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怎么?想不明白?”
张涯老老实实地躬身道:“臣……臣愚钝,请陛下明示。突厥与西梁勾结,南下攻唐,若李唐抵挡不住,则突厥势力大涨,届时必成我大隋心腹之患啊!为何……为何我们不出兵?”
“心腹之患?”
杨勇轻轻哼了一声,放下茶盏,手指敲击着桌面,“一群跳梁小丑罢了。眼下还没到需要我们亲自出手的地步。李唐,不是还没倒吗?”
他目光深邃,轻声说道:“李渊父子占据关中巴蜀,实力还是有的。还有,我那侄儿李世民不是素来能征善战吗?让他们先去跟突厥、梁师都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更好?我们何必急着下场,去替李唐挡刀?”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玩味:“更何况,李唐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太子与秦王之争,朕也有所耳闻。朕倒是想看看这次他们会如何应对此事,应该会很有趣吧?”
张涯听着皇帝的分析,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之前的困惑如同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茅塞顿开的敬佩。
他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打的是这个主意!驱狼吞虎,坐山观虎斗!
“陛下的意思是……借突厥和西梁之手,消耗李唐国力?同时,也让李唐替我们削弱突厥?”
张涯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杨勇先是摇了摇头,随即说道:“是,也不是,咱们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突厥人早就想要挥师南下,占领中原的花花世界,这一点从他们立杨政道为隋王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梁师都联合攻唐的提议恰好与处罗的心思一拍即合,正中下怀。不过,他们打得越狠,消耗越大,对我们将来越是有利。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才是我们出手的最佳时机。现在嘛……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戏,顺便……给他们加点料。”
他看向张涯,吩咐道:“你立刻安排人手,将这个情报,‘不经意’地、‘悄悄’地泄露给李唐在边境的细作,或者他们派往突厥的使者。记住,要做得自然,不能让他们看出是我们故意传递的。要让李唐觉得,这是他们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重要情报。”
张涯此刻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意图,心中对陛下的深谋远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深深一揖,由衷地说道:“陛下圣明!此计大妙!如此一来,李唐必会全力备战,突厥和西梁也难以如愿偷袭。而我大隋则可坐收渔利,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削弱三方!臣……臣远不及也!”
杨勇看着张涯那副由衷钦佩的样子,不由得笑骂道:“少在这里拍朕的马屁了!你这家伙,心思都用在套话上了。”
他语气一转,带着几分随意和亲和说道:“你忙活了大半天,还没吃吧?正好,朕也有些饿了,今日留下来陪朕一起吃顿火锅。”
张涯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毫不作伪的开心。
他连忙躬身谢恩:“多谢陛下隆恩!嘿嘿,不瞒陛下,臣……臣可是想这一口想了很长时间了!宫里御厨调的锅底和蘸料,那真是外边比不了的!”
他这毫不掩饰的馋样,逗得杨勇哈哈大笑。
暖阁内,之前谈论军国大事的凝重气氛瞬间被这温暖轻松的氛围所取代。
很快,内侍们便抬来了精致的铜火锅,摆上了琳琅满目的食材: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嫩滑的牛肉、各种新鲜的菌菇、翠绿的蔬菜、冻豆腐、粉丝……
还有御厨特制的、用芝麻酱、韭花酱、腐乳等调配而成的蘸料,香气扑鼻。
君臣二人围坐在温暖的火锅旁,窗外是凛冽的寒冬,屋内却是热气氤氲,香味弥漫。
杨勇难得地放松下来,与张涯一边涮着肉,一边聊着一些不那么紧要的朝野趣闻,仿佛刚才那场可能影响天下格局的军情汇报,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而与此同时,那份关于突厥与西梁即将南下的致命情报,已经随着张涯走出暖阁后的一道道隐秘指令,化作无形的涟漪,悄无声息地向着西方李唐的边境,扩散开去。
这涟漪虽小,却注定将在不久之后,掀起波及整个北方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