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古遗迹——“沉默圣堂”悬浮在星云残骸之中,如同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巨大神经节。林黛的穿梭机滑入遗迹的接收港时,左眼晶体传来阵阵共鸣的刺痛。这里的空气弥漫着古老意识残留的静电,每一道墙壁纹路都记载着织网者文明鼎盛时期的智慧。
晨星独自站在圣堂中央的全息星图下,身后没有任何随从。当林黛走近时,他微微躬身,动作精准得像是经过无数次计算。
“感谢您的到来,守望者。”晨星的声音在空旷的圣堂中回荡,“这里是最适合讨论‘回响’的地方。织网者是最早意识到宇宙规律重复性的文明之一。”
林黛的指尖轻轻拂过身旁的石柱,感受到其中沉睡的神经脉冲:“你们对织网者的了解,超出了所有历史记载。”
“因为我们不只是研究历史,”晨星抬手激活了全息星图,“我们在体验它。”
星图上开始流转星耀族的发展轨迹。从最初的细胞分裂到星际殖民,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与旧宇宙的文明发展模式高度吻合,却又更加高效。他们规避了所有已知的文明发展陷阱,用最短的时间达到了如今的成就。
“看这里,”晨星指向星耀族解决能源危机的节点,“我们采用了与先驱者类似的维度能源技术,但优化了73%的转化效率。”
林黛注视着那些数据,感到一阵寒意。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深入本质的复刻与超越,就像是一个学生不仅完美掌握了老师的知识,还改进了其中的缺陷。
“你们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准的‘优化’?”林黛问道。
晨星的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我们聆听着宇宙的‘底噪’,那里蕴含着所有文明尝试过的可能性。失败的回响警告我们,成功的回响指引我们。”
就在这时,林黛的左眼突然捕捉到异常——在晨星的意识波动中,夹杂着一丝不属于他的频率。那频率古老而熟悉,让她想起了星环议员消散前的最后波动。
“让我看看你们的‘聆听’方式。”林黛突然说道。
晨星略显迟疑,但还是点头同意。他带领林黛来到圣堂深处,那里有一个仍在运转的织网者神经网络接口。
当晨星将手放在接口上时,整个圣堂突然活了过来。墙壁上的神经纹路发出柔和的光芒,空气中浮现出无数文明兴衰的影像。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影像不仅包括已知的历史,还包含着无数“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文明轨迹。
“这就是...”林黛的左眼剧烈疼痛,“平行历史的回响?”
晨星闭着双眼,完全沉浸在信息流中:“是的。每一个选择分支,每一个偶然事件,都在宇宙的意识层留下印记。我们学习所有这些可能性,选择最优的路径。”
林黛终于明白了星耀族的秘密。他们不是简单地研究历史,而是直接访问宇宙的记忆库,从中提取最完美的文明发展模板。这种能力本该是织网者文明数百万年进化的成果,而星耀族却在极短时间内掌握了它。
“代价是什么?”林黛突然问道。
晨星的身体微微僵硬:“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如此强大的能力,必然伴随着代价。”林黛的左眼紧紧锁定着晨星,“织网者文明最终选择了自我封印,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全息影像突然开始扭曲,显示出令人不安的画面:星耀族的社会虽然高效繁荣,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他们的艺术是已有杰作的精妙组合,科技是已知理论的极限推演,连社会结构都是历史最优解的复刻。
“看啊,晨星。”林黛的声音带着悲悯,“你们规避了所有错误,但也失去了犯错的权力。而错误,往往是真正突破的开始。”
晨星第一次露出了不确定的表情:“但是效率...秩序...”
“艾努斯也曾执着于效率和秩序,”林黛打断他,“他最终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可能性。”
就在这时,神经网络突然剧烈波动。一段被隐藏的记忆浮出水面——那是星环议员最后一次与织网者遗迹接触的记录。记录显示,他不仅在这里留下了“循环”的警告,还植入了一个特殊的意识种子。
而这个种子的特征频率,与晨星意识中的异样波动完全一致。
晨星猛地后退,脸上血色尽失:“这不可能...我的意识怎么会...”
圣堂开始震动,古老的神经网络仿佛在痛苦中苏醒。在四周浮现的全息影像中,星环议员的身影缓缓转身,对着林黛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培养皿已经成熟,”他的声音在意识层面响起,“是时候检验成果了。”
林黛终于明白,星耀族不仅是循环的产物,更是星环议员精心培育的“实验组”。而这场实验的目的,似乎就是要验证某种超越循环的可能性。
就在她理清思绪的瞬间,整个遗迹的能源突然中断。在最后的光芒消失前,林黛看到晨星的双眼完全变成了星环议员特有的深紫色。
一个混合着晨星和星环议员特征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你说得对,守望者。是时候开始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