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宴席结束,帮忙的乡邻妇孺们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了碗筷桌椅,老吴家新宅院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满院的饭菜香和鞭炮碎屑。
黎巧巧说搬就搬。
她招呼着吴涯,又叫上二嫂三嫂,一起把四房那点家当从老宅旧屋里,一股脑儿地搬进了新宅。
这新宅坐北朝南,黎巧巧当仁不让地选了最大最宽敞的正房。
屋子又高又深,地面用青砖铺得平整,再不是老屋坑洼的泥地。
墙壁刷得雪白,看着就亮堂。
最惹人注目的是窗户,是按照吴涯的主意做的,比寻常人家的大上一倍不止,不是旧式支摘的,而是能左右推拉的木框窗,糊着透亮的桑皮纸。
一推开,阳光“呼啦”一下全涌进来,风也畅通无阻,来看过的妇人们没一个不羡慕的。
“这窗户好!又亮又方便!”张金花摸着光滑的窗框,也忍不住夸赞。
就连小如意,也分得了紧挨着正房的一间上房。
屋子虽比正房小些,但同样干净明亮,有她自己的小床和小桌子。
小姑娘怯生生地站在屋子中央,眼睛亮晶晶的,小手这里摸摸,那里碰碰,脸上是藏不住的欢喜。
新宅的家具也都是新打的,虽不是名贵木料,但结实耐用,样式也大方。
被褥铺盖一铺,锅碗瓢盆一放,新家立刻就有了过日子的鲜活气儿。
黎巧巧没顾上多歇息,她心里还惦记着生意。
新宅的厨房被设计得极大,与其说是厨房,不如说是个小型的豆腐坊。
靠墙一溜砌了三个大灶眼,中间还有宽敞的操作台面,磨盘、滤架、压豆腐的模具都摆放得井然有序,空间足够好几个人同时忙活。
“娘,我看今天时辰还早,咱们这就开工吧?停了半天,明儿个镇上于氏商行的订货可不能耽误。”黎巧巧对张金花说。
张金花正新鲜地打量着这新厨房,闻言立刻点头:“开!这就开工!咱家现在这摊子大了,可不敢轻易歇着。”
泡好的豆子搬进来,石磨“咕噜噜”转起来,灶膛里火苗“噼啪”燃起,白色的蒸汽混合着豆香,很快弥漫了整个新厨房。
在新环境里干活,大家伙儿都觉得浑身是劲儿。
豆腐坊一开工,柴火的消耗可就大了。
吴多福早就想到了这层,提前就跟村里几户人家打了招呼,让他们打了柴火直接送到吴家新宅来,按捆论价,现钱结算。
这对那些农户来说,等于多了个稳定的进项,自然都乐意。
而做豆腐产生的大量豆渣,吴家也没浪费。
黎巧巧让吴涯在门口贴了张红纸,写明“新鲜豆渣,一文钱一瓢,喂猪肥地都好”。这东西营养丰富,穷苦人家买去掺和着野菜麸皮喂猪,能省不少粮食,就算不养猪,拿来肥地也是极好的。
没曾想,卖豆渣的收入,细水长流,竟然刚好能覆盖掉收购柴火的成本,甚至还略有盈余。
吴多福和张金花乐得合不拢嘴,直夸黎巧巧会算计,是个旺家的。
……
黎家沟,黎家的气氛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魏氏那天在吴家又是撒泼又是打滚,最后还被张金花结结实实扇了几个大耳刮子,丢尽了脸面,被人像赶苍蝇一样轰了回来。
她心里那股邪火啊,憋得五脏六腑都疼,躺在床上哼哼唧唧,饭也吃不下,逮着黎金水就是一顿臭骂,骂他没本事,连自己婆娘都护不住。
躺了两天,越想越气,越气越恨。
她腾地一下坐起来,对着在院子里劈柴的黎金水吼道:“去!去把老三给我叫回来!就说她娘我要死了,让她赶紧回来见最后一面!”
她口中的老三,是已经嫁到邻村的三女儿黎妙妙。
黎金水放下斧头,拍拍身上的灰,闷着头去邻村叫女儿。
黎妙妙一听娘“病重”,赶紧跟着爹回来了。
一进院门,看见魏氏虽然头发散乱地靠在炕头,但中气还挺足,不像马上要断气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她这个娘的性子,自己最了解。
“娘,您这是咋了?跟谁置这么大气?”黎妙妙放下手里带来的一点点心,坐到炕沿上。
她这一问,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魏氏一把抓住三女儿的手,唾沫横飞地开始抱怨起来:
“还能有谁?就是黎巧巧那个黑了心肝的白眼狼!赔钱货!肯定是记恨我上回她回来送礼,我说了她几句!这就记上仇了,连娘老子都不认了!”
“还有那老吴家,从上到下就没一个好东西!仗着有几个臭钱,拐走了我这么个能赚钱的女儿,就想一脚把我们踹开!门都没有!”
“那个张金花,老泼妇!倚老卖老,还敢打我!装模作样地躺地上装死,我呸!怎么不真一口气上不来憋死她!”
“万福村那些泥腿子也没一个讲道理的!肯定都是被吴家拿钱收买了,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外姓人!”
“还有那个吴铁牛,以前是个傻子还好,现在不傻了,心眼子比他娘还坏!坏透了!就是他嚷嚷着要报官抓我啊!”
她越说越激动,胸口剧烈起伏:“你都没看见!他们那新宅子,青砖瓦房,亮堂得晃眼!听说还买了马车,对一个捡来的哑巴丫头都比对亲娘好,还给单独一间上房!可我们问他们要五十两银子,就跟要了他们命似的!还要告我敲诈?!天打雷劈的玩意儿啊!他们那么多钱,手指缝里漏点都够我们吃香喝辣了,怎么就那么狠心!”
黎妙妙安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转得飞快。
她嫁的婆家日子也紧巴,听说四妹在吴家过得那么好,吴家如今这般发达,她心里不可能没想法。
等魏氏骂得差不多了,气喘吁吁地停下来,黎妙妙才轻轻拍着魏氏的背,柔声说:“娘,您别气了,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四妹可能也是一时糊涂,被吴家人哄住了。”
她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精光,主动请缨:“要不……我替您去一趟老吴家?我去找四妹好好说道说道?再怎么着,也不能真不认爹娘啊。我去劝劝她,兴许她能听进去呢?”
魏氏正愁没人能治得了黎巧巧,一听三女儿愿意去当说客,立刻抓住了她的手:“对对对!妙妙你去!你去好好说说那个死丫头!告诉她,要是再不认娘家,再不拿钱回来,我就去她门口吊死!看她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