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芸笑了,“你瞧这么多竹荪,难道都是被蛇爬过的?”
说完柳芸就自己蹲下去捡了。
梁杏花惊疑不定,可是看三嫂这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又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出问题了。
最后无奈蹲下,“算了,我先帮你摘回去再问问大家,要是他们都说有毒,你可千万不能吃啊。”
柳芸笑着说道:“行,都听你的。”
俩人又埋头摘了会儿。
没过多久梁少斌就找了过来。
“你们在这儿啊。”
俩人一回头,就发现山上已经没什么人了。
柳芸看见梁少斌拎着两只野鸡眼前一亮。
刚才还在发愁这竹荪没有肉配,这下不就齐全了。
梁杏花瞧见三哥,赶紧说道:“三哥,你总算是来了,管管你媳妇儿,我都跟她说了这东西是有毒的,她还不相信,还摘了这么多。”
梁少斌眼中诧异,然后看了一眼竹篓,笑了笑。
“这叫竹荪,去掉盖子可以吃。”
梁杏花像是不认识她三哥似的。
“啥?三哥,你说什么呢?你啥时候吃过?”
他们兄妹四人可从没吃过这玩意儿。
梁少斌勾了勾唇,表情却很坦然,“书上看的。行了,先回家吧。”
说话间,就接过柳芸手里的背篓往山下走。
三人回到家,梁大山正在帐篷前敲敲打打地做板凳跟桌子。
这两日下雨不好打土坯,他就趁着这会儿闲工夫把家里的板凳和桌子做出来,不然大家天天吃饭就只能蹲地上了。
梁青水正在用石头夯木桩呢,准备再牵一条晾衣绳出来,好把陈氏和大嫂刚洗的毯子跟衣服晒一晒。
见他们回来,陈氏放下手里的活儿走过来。
“咋摘这么多菌子啊?”
说话间,看见篓子里的竹笋,陈氏的神情跟梁杏花如出一辙。
“哎呀,小芸,这玩意儿不能吃。”
柳芸就纳闷了,“娘,村里之前有人吃这个中毒了吗?”
陈氏想了想,摇头。
“好像还真没有。不过我打小的时候,我娘就跟我说过这东西不能吃。”
柳芸有些无奈,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啊。
她很怀疑,一开始传出竹荪不能吃的人是不是割竹荪的忠实爱好者,传出竹荪有毒,就是为了不让别人跟他抢。
不过今天她跟小姑子捡的菌子多,他们要是不敢吃,这竹荪就留给她和梁少斌吃算了。
梁少斌今天打了两只野鸡,她准备分成两顿吃。
中午简单弄个鸡汤菌子火锅,晚上就炖个地锅鸡,再把几样菌子放一块儿炒炒炖炖,用铁锅打转贴一圈饼子,这样蒸一锅就能吃饱了。
至于菌子火锅,那就更简单了。
把处理好的鸡肉洗干净,切好冷水下锅,等锅烧开后把浮沫撇去,再一次下各种菌子。
除了盐巴,其他的料都不用放,就是吃一个鲜字。
到时候吃完菌子跟鸡肉,再往里面下点面条,就又解决了一顿饭。
眼下还没有厨房,平时大家吃饭都是用两口临时搭的石头灶做的。
但为了炖汤方便点,柳芸还是让梁少斌给她弄了个吊锅。
今天吃的菌子火锅就是在吊锅里吃的。
还别说,一家子围着个吊锅吃饭,别有一番风味呢。
当初在现代,柳芸跟同事那是排了好久的队才吃上的网红吊火锅,谁曾想现在轻松就能吃上。
不过柳芸想到他们都不敢吃竹荪,一开始就没有往下放。
只等吃到后头,大家都快吃饱了,柳芸才丢了些进去。
然后她自己跟梁少斌表情坦然地从吊锅里捞出竹荪吃。
其他几人都很是震惊。
梁杏花小心翼翼地试探问道:“三哥,三嫂,你们还真要吃啊?”
柳芸“嗯”了一声,依旧吃得坦然,并且越吃越开心。
梁杏花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忍不住改了口气,“那啥……好吃吗?”
柳芸忍俊不禁,“当然好吃啦,这可比鸡肉还好吃。”
说完柳芸还故意咂巴了一下嘴。
果然嘴馋的小姑子一下子就有些动摇了,“真这么好吃啊?”
说完她看向娘,“娘你看他们好像真没事唉。”
陈氏笑了,“行了,你想吃就吃吧。”
陈氏觉得老三两口子都是靠谱的人,他们说能吃,而且自己都吃了,那肯定是能吃的。
见一开始说不能吃的娘都改口了,梁杏花终于大着胆子夹了一块竹荪放进嘴里仔细地嚼了嚼,然后眼前一亮。
“好脆啊!”
然后她看向柳芸说道:“三嫂,咱们吃了饭再去后山竹林摘一些吧。”
刚才摘的时候她怕吃不了,所以没怎么用心,摘得很少,现在后悔得不行。
柳芸见她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也不意外,笑着说道。
“行,咱们多摘一些回来可以晒干,晒干的竹荪煮汤味道会更好。”
一场春雨后大家收获了不少菌子。
等天气放晴了,大家就准备忙活打土坯晒土砖了。
打土坯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但土坯对土壤的要求可不低。
只有含黏粒和砂粒的土打出来的土坯质量才好,能保证墙体不裂开。
然后就是打土坯的人手艺十分重要。
还好之前在山下时大家都是自己打土坯盖房子,经验这一块应该是没问题的。
大家找了一圈,终于在山溪对岸的山坡上找到了适合做土坯的红土。
大家挖了一担担土运回去,然后用铁锹混合着干草跟水拌匀了,再掺进木头做好的模具里,夯实后再倒出来晒干就行了。
晾晒土坯的功夫,大家又开始整平地挖地基。初来乍到,大家都不知道这里的夏天水会有多大。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决定用石头垒好墙根上头,再用土坯垒墙。
再加上他们住的地方本来就比山溪高了不少,这样即便到了汛期也不怕什么了。
土屋的屋顶准备用现成的木头和干草。
正式动工前,大家都事先确定好房屋的朝向和大小。
然后用线绷直了拉着,再撒上石灰做标记。
梁少斌跟柳芸他们商量了一下。
山里没那么讲究,屋子能简单点就简单点。
除了四间睡觉的屋子不能省,厨房跟饭厅就干脆合二为一。
盖一间稍大点儿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