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用的话虽然直白,但对于此刻的镜无尘来说却十分受用。
他想了想,摇头一笑道,“我的确没你想的那般透彻。你说得对,昭昭那样的女子,只是仰望其光芒就应该觉得满足了。我怎么会生出独占她的想法?真是可笑至极。”
吴一用挑眉一笑不再接话,只是随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姜昭在前面被丞影缠着说这说那,根本没听到后面两人在说些什么。
倒是阎漠山仗着自己修为高,偷偷听了一会儿,但面上也没什么表情。
“前面是一处密林,大家注意观察。”
魔族的圣地历练虽说以寻宝为主,但毕竟初衷还是为了历练,路上免不了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魔兽挡路。
姜昭她们一路走来,大概因为走的都是大陆,遇到的厉害魔兽并不多。
不过眼前这片林子,远远看着就瘴气弥漫,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里头有陷阱。
“避瘴丹。”姜昭拿出一个小瓷瓶,将丹药分给其他四人,“里面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大家务必小心。”
众人一脸凝重地点点头,服下丹药之后,阎漠山率先一步走入瘴气之中。
姜昭本想紧随其后,却被丞影拦了一下。
“你们走后面,护好昭昭。”
他知道其他几人对自己并没有过多防备之心,但自己毕竟是魔族身份,走在后面多多少少会让这几位修士分心。
于是他主动朝前走去,倒是让镜无尘和吴一用愣了一下。
姜昭倒是不在意谁在前谁在后,反正大家是一个队伍中的队友,无论前头还是后头,她都会顾及到的。
她将自己的神识散开,投向前方的密林。
林子太安静了,安静得好像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看来是藏了一个大家伙。”她小声说道,“长时间吸入瘴气会使四肢麻痹,大家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就服用一枚避瘴丹,小心为上。”
“可惜从没了解过魔族的魔兽,不然还能缩小些范围。”镜无尘皱了皱眉。
姜昭摇头道:“所谓魔兽也只不过是曾经在玄天大陆肆虐的妖兽被仙魔战场划分到了魔族的地界,长时间吸收魔气,从而魔化变异了而已。其本质跟妖兽并无太大差异。”
“那……能看得出它的来历吗?”
丞影虽然是魔族,但魔族高层常年封锁修炼资源,且魔兽一般只存在于深山密林之中,普通民众基本无缘得见,以至于他对魔兽的类别和特点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姜昭摇了摇头,“可以制造瘴气的妖兽不少,但看眼前这种情形,暂时还区分不出来。”
她嘴上说着区分不出,心里倒是隐隐有了几种关于妖兽类型的猜测。
能制造这样大规模的瘴气,且即使在边缘处仍能感觉到瘴气对人的影响——
希望不是最糟糕的那种。
姜昭看了最前方的阎漠山一眼,特地叮嘱道:“过会儿如果感受到攻击,第一时间一定要闭气,不要运功反击。”
“这种妖兽攻击力一般不强,靠的主要是毒性。运功的瞬间,毒气侵入肺腑,就难救了。”
她想了想,将手中所剩无几的解毒丹又分出去了一些,“做好准备,眼下的情况不太乐观。”
几人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严肃,起先还有点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吴一用握着剑,一直不动声色地跟在姜昭的左后方,时刻做好了拔剑的准备。
他知道能让姜昭严肃对待的敌人,一定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
而姜昭看着越来越熟悉的瘴气排布,思维也逐渐被回忆拉远。
“姜昭!快出来,你阿父阿母出事了!”
那时她还小,清阳郡像往常一样热闹,大家都以为这次的兽潮与往常一样,只需要极为厉害的几个护卫队长出手,便可以护佑全城百姓安全。
可没想到,清阳郡最厉害的两人竟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那一场兽潮里。
他们死后,兽潮竟又那般不明不白地消退了。
姜昭被好事的邻居拉扯着去见父母最后一面。
父母身上几乎没有伤口,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安详。
“那妖兽有毒嘞!姜大哥他们刚到林子那边,就有一股妖气把好多人给迷晕了!”
有活下来的人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
对那个人来说,从一场劫难中存活下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只是在失去了至亲的姜昭听来,那样的语言实在是过于刺耳。
“我走得靠后,才没有被迷糊住。姜哥和荷姐境界高些,虽然吸到了毒气,但也只是轻微有些晕眩。”
那人继续讲道,“他们安排我们几个没受影响的屏住呼吸,赶紧把前面晕倒的人拉到安全的地方去,然后便冲到密林里头了!”
“天啦!那么厉害的毒气,他们怎么还往里冲?”
围观人群中有人疑问道。
“嘿!你这话说的!”那个生还者虽然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却也为姜昭的父母打抱不平,“你可知那迷雾里头的东西是什么?若不是姜哥和荷姐拼着命把它杀了,等那毒气四散,散到这清阳郡里,你们这些人,能活下来几个?”
不少人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刚刚质疑的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他们这是牺牲自己,救了大家啊!”
生还者终于流下两行热泪,“说实话,我看到前面有人晕倒,第一反应是想撒腿就跑的——没有人不想跑!太可怕了!前一秒还在跟你说说笑笑,下一秒就脸色铁青地倒在地上了!”
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
“但是姜哥和荷姐就这么冲进去了。”他声泪俱下,“他们说,这种妖兽靠吸食生气成长,森林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它们的补品,若不在幼年期将它制服,往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们夫妻二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啊!”
“我们要为他们立碑!要秉承他们的遗志!要让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永久地流传下去!”
有百姓这样喊道。
年幼的姜昭麻木地看着眼前的人们因为自己父母的去世时而群情激愤,时而慷慨激昂,不知道应该如何配合眼前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