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幽州解围后的第三个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怀来城下的战场痕迹早已被新草覆盖,联军溃散时丢弃的兵器被回炉重铸,化作了开垦荒地的犁铧。龙天策站在幽州城的箭楼上,望着城外连绵的田野,金发黑眸中不再是战时的锐利,而是多了几分沉稳与期许。

“单骑退敌”的传奇早已传遍大唐,长安的嘉奖令也早已送达——加授幽州大都督,食邑三千户,准其“便宜行事,总领幽州军政农桑”。但龙天策知道,真正的“新篇章”,不是靠一场胜利就能写就的。战争留下的创伤,需要用耕牛和犁耙来抚平;百姓对安稳生活的渴望,需要用粮仓和水渠来回应。

“将军,刘先生和房先生在府衙候着,说丈量土地的册子已经备好了。” 黄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龙天策转身下楼,步履轻快。

开阡陌:重绘大地的经纬

幽州的土地,在连年战乱和豪强兼并下,早已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许多农民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被官吏和豪强巧取豪夺,只能沦为佃户,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大半要交给地主,稍有天灾便会家破人亡。

“开阡陌,不是简单地划分田地,是要让耕者有其田。” 刺史府的议事厅里,刘晔铺开一张张泛黄的旧地契,眉头紧锁,“这些地契,多是天宝年间的,几经转手,早已面目全非。有些豪强甚至伪造地契,将公田据为己有。”

房衍补充道:“据初步统计,幽州境内的荒地,超过三百万亩;而无地的流民,有近十万户。若能将荒地分给流民,再清查被侵占的公田,不仅能增加赋税,更能安定民心。”

龙天策手指敲击着桌面,沉声道:“就从清查地契开始。刘先生,你带吏部的人,联合各县县令,逐村逐户核对地契,凡是伪造的、来源不明的,一律收回,充为公田。”

“豪强们若是反抗怎么办?” 房衍担忧道。

“反抗?” 龙天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黄强,你带五千兵,配合清查。谁敢阻挠,先抓起来,查他的家产——这些豪强,十有八九都与前几年的贪腐案有关联,正好一并清算。”

清查地契的过程,果然遭遇了阻力。

幽州最大的豪强,前幽州别驾张承业的侄子张霸,仗着叔父在朝中的关系,不仅霸占了滹沱河沿岸最肥沃的万亩良田,还豢养了数百名家丁,号称“张家军”,公然对抗清查队伍。

“谁敢动我的地?” 张霸站在田埂上,指着前来清查的刘晔,唾沫横飞,“我张家的地契,是先帝年间就有的!你们这些新来的,想借机敲诈不成?”

刘晔平静地拿出一份卷宗:“张公子,这份地契上的印章,是开元年间的,但所用的纸张,却是近年才有的桑皮纸——伪造地契,按律当斩,你说,我该不该动?”

张霸脸色一变,挥了挥手:“给我打!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赶出去!”

家丁们手持棍棒,朝着清查队伍冲来。

就在这时,黄强率领的士兵赶到。他二话不说,一马当先,开山刀劈断了张霸的旗杆:“张霸,伪造地契,对抗官府,你活腻了!”

五百名士兵如狼似虎,瞬间制服了张霸的家丁。张霸被按在地上,还在嘶吼:“我叔父是张承业!你们敢动我,他不会放过你们的!”

“张承业?” 龙天策的声音从队伍后方传来,他亲自赶到了现场,“前几日,长安传来消息,张承业因贪赃枉法,已被抄家问斩。你说,他还怎么放过我?”

张霸如遭雷击,瘫软在地。

张家的万亩良田被收回的消息传开后,其他豪强再也不敢反抗。清查工作顺利推进,三个月内,共收回被侵占的公田一百五十万亩,清查伪造地契三万余份,惩处豪强、劣绅两百余人。

紧接着,龙天策颁布了“均田令”:

1. 凡无地流民,每户可分得一百亩荒地,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世代相传;八十亩为“口分田”,身死之后收回,重新分配。

2. 分得土地的农民,前三年免征赋税,第四年起,每亩缴纳粟米三升,桑麻半匹——仅为豪强地租的十分之一。

3. 鼓励垦荒,凡开垦荒地者,额外奖励五十亩永业田。

“均田令”颁布那日,幽州城的布告栏前,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农民。当识字的人念出“每户一百亩”“前三年免税”时,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真的能分到地?”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颤声问道。

“官府说了,这是龙将军亲自下的令,还能有假?”

“龙将军真是活菩萨啊!”

许多农民当场就哭了——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春耕时节,幽州的田野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官府发放的种子、耕牛,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手中;刘晔和农官们,带着从长安请来的农技博士,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耕种;曾经荒芜的土地,被犁铧翻开,种下了新的希望。

龙天策站在田埂上,看着农民们弯腰插秧的身影,听着孩子们在田边追逐嬉闹的笑声,对身边的刘晔道:“你看,这才是幽州该有的样子。”

整顿吏治:清扫积弊的清风

土地问题解决了,但要让“均田令”真正落到实处,让农民安心生产,还需要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吏队伍。

幽州的吏治,积弊已久。许多官吏是前隋遗留下来的,或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根本不懂治理,只会欺压百姓、中饱私囊。前几任刺史想整顿,都因阻力太大而不了了之。

“吏治不清,再好的政策也会走样。” 龙天策在官吏大会上,目光扫过台下数百名官吏,声音冰冷,“从今日起,幽州的官吏,实行‘考绩制’——能者上,庸者下,贪者斩!”

考绩制的核心,是“三查三考”:

1. 查贪腐:杜哲牵头,成立“廉政司”,凡被百姓举报贪腐者,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查。查实者,轻则罢官,重则处斩,家产充公。

2. 查惰政:刘晔负责,每月对各县的政务进行考核,包括赋税征收、案件处理、农田开垦进度等,连续三个月考核不合格者,直接罢免。

3. 查民情:玉倾城带着凤凰卫,微服私访,倾听百姓对官吏的评价,评价差者,即便考核合格,也要调离重要岗位。

第一个被查处的,是涿郡县令王坤。

有百姓举报,王坤在分发耕牛时,将官府拨下的健壮耕牛,换成了自己家的病牛,从中牟利。杜哲带人一查,不仅查实了此事,还查出王坤在任三年,贪污赋税、克扣赈灾粮,涉案金额高达五万贯!

龙天策当即下令:“将王坤押到涿郡的市集上,当众处斩,财产变卖,赔偿百姓损失!”

斩首那日,涿郡市集人山人海。百姓们看着曾经作威作福的王县令伏法,无不拍手称快。

“龙将军这是动真格的了!”

“以后看谁还敢贪!”

震慑之下,幽州的官吏们人人自危,往日的慵懒推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勤勉和谨慎。

与此同时,龙天策大力提拔贤能。

他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是出身寒门的秀才,还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甚至是曾经的降卒,只要有能力、品行端正,都有机会得到重用。

比如,前突厥降将阿史那思,熟悉草原事务,又体恤民情,被任命为“漠南安抚使”,负责管理突厥降民,做得有声有色;渔阳郡的一个老秀才张讷,虽科举未中,却精通水利,被任命为“水部郎中”,主持幽州的水利工程。

“用对一个人,就能盘活一个县。” 龙天策在官吏培训会上说,“你们的俸禄,由州府统一发放,足额按时,绝不拖欠。但你们要是敢贪墨百姓一分钱,我就让你们把牢底坐穿!”

在严格的考核和公正的选拔下,幽州的吏治焕然一新。官吏们下乡的次数多了,关心百姓疾苦的多了,办事效率高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修水利:引来滋润的甘泉

解决了土地和官吏的问题,龙天策将目光投向了水利。

幽州地处北方,气候干旱,十年九旱,仅有的几条河流,也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雨季时泛滥成灾,旱季时滴水无存。农民们常说:“种在幽州,收在天公。”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龙天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河流,对张讷道,“必须让水跟着人走,而不是人跟着水跑。”

他采纳张讷的建议,制定了“三纵三横”的水利规划:

1. 疏浚主干流:组织人力,疏通滹沱河、永定河、拒马河三条主要河流,清除淤泥,加固河堤,防止泛滥。

2. 开凿支渠:从三条主干流引水,开凿十条支渠,连接各个县城。

3. 修建水库和陂塘:在山区修建水库,在平原开挖陂塘,储存雨水和河水,以备旱季使用。

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龙天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招募流民参与水利建设,每日发放口粮两斤、铜钱五文,既能解决流民的生计,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修水渠,是为了我们自己啊!” 张讷在工地上对民工们说,“水渠修好了,旱能浇,涝能排,年年都能丰收,子孙后代都能受益!”

民工们听了,干劲十足。

滹沱河的疏浚工程中,遇到了一处坚硬的岩石层,铁锹挖不动,锄头砸不开。民工们都泄了气。

张讷却不慌不忙,让人找来铁匠,打造了一批特制的钢钎和炸药(大唐的火药已用于工程)。他亲自指挥,先在岩石上凿出孔洞,填入炸药,点燃引线——

“轰隆!”

一声巨响,坚硬的岩石被炸得粉碎。

民工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欢呼:“张郎中真有办法!”

就这样,在龙天策的支持和张讷的主持下,幽州的水利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

整整两年时间,数万民工,顶烈日,冒严寒,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开凿出了纵横交错的水渠网络。

当第一渠水引入干涸的农田时,农民们激动得跳进水里,任凭清凉的河水浸湿衣衫。

“通了!水通了!”

“今年肯定能丰收!”

水渠两岸,很快种上了水稻和桑树。原本干旱的土地,变得郁郁葱葱;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

新篇章:幽州的新生

开武十六年,龙天策治理幽州的第四个年头。

这年秋天,幽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粟米堆满了粮仓,棉花白得像雪,葡萄挂满了藤蔓,渔民们的船舱里,鱼获多得装不下。幽州的赋税,比四年前增长了三倍,而百姓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流民,住进了宽敞的瓦房;孩子们能进学堂读书;市集上,商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

长安派来的巡查御史,在幽州走了一圈后,在奏折中写道:“幽州之变,如沧海桑田。阡陌有序,吏治清明,水利通达,百姓安乐。昔时边鄙之地,如今堪比江南。龙将军之功,彪炳千秋。”

这日,龙天策和玉倾城站在新落成的“幽州学宫”前,看着里面朗朗读书的孩子们,有汉族的,有突厥的,有契丹的,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一起背诵着《诗经》中的句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你看,” 玉倾城笑着说,“这才是你想要的‘新篇章’吧?”

龙天策点头,金发黑眸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是啊,不是靠刀枪,而是靠阡陌、吏治、水利,靠这些能让百姓安稳生活的根基。”

他知道,幽州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但他有信心,只要守住这份初心,继续深耕下去,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定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秋风拂过,带来了田野的麦香和学宫的书声。属于幽州的新生,如同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北疆的天空,也为大唐的盛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