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廿三的祭灶烟刚散,陈砚已在御书房核对各地年节物资的调拨清单。案头的红烛燃得正稳,烛泪顺着铜烛台蜿蜒而下,在笺纸上洇出小小的蜡痕。最底下那页是边关军饷的明细,墨迹浓淡不均 —— 想必是记账官在寒夜里呵着气写就的。

“娘娘,这是顺天府报来的流民安置册。” 小翠捧着簿子进来,袖口沾着些松针,斗篷下摆还挂着未化的雪粒,“今年冬天不算冷,城外接济点的流民比往年少了三成,只是……” 她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有十几户是从山东迁来的,说是家乡遭了虫灾,想在京城周边垦荒。” 陈砚顺着她指的地方看去,见 “章丘县” 三个字旁画着小小的麦穗记号,想来是记录者特意标注的农事人家。

“让户部在京郊划二十亩荒地给他们,” 陈砚用朱笔在页边批注,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再从粮仓拨些麦种,开春就能耕种。农具坊不是新出了一批改良犁吗?先给他们送去五副,算是朝廷的安家礼。” 正说着,殿外传来铜铃脆响,太仆寺少卿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进来,马蹄裹着棉布,踩在金砖地上悄无声息:“娘娘,这是西域进贡的良驹,性子温顺,特意送来给您代步。”

陈砚走到廊下细看,那马鬃毛梳理得整整齐齐,编成三股小辫垂在颈侧,马鞍上还绣着缠枝莲纹样。她轻抚马背,指腹触到一块浅疤,便问:“这是受过伤?” 少卿笑道:“回娘娘,是去年在戈壁滩救商队时被箭擦伤的,不碍事。” 陈砚点头:“倒是匹有灵性的。送到军马场去吧,让它和本地马配种,或许能改良出更能负重的军马。”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陈砚换上家常的湖蓝色襦裙,裙角绣着细密的缠枝纹,带着小翠去了宫里的织锦房。三十几个宫女正忙着赶制新年的宫装,绷架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穿针引线的手指翻飞如蝶。走到最里面的绣架前,她停下脚步,见一个年轻宫女正绣着 “太平有象” 的纹样,针脚虽有些歪斜,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这里的云纹该用盘金绣,” 陈砚拿起丝线示范,银线在指尖灵活穿梭,“你看,这样转折处才更灵动。” 宫女红着脸点头,掌事嬷嬷连忙解释:“她是上个月从苏州选上来的,在家学过苏绣,就是对宫廷纹样还不熟。” 陈砚拿起绣绷:“苏绣的乱针绣绣花鸟最妙,让她试试在荷包上绣些民间纹样,比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或许能给宫里头添些新意。”

离开织锦房时,御膳房飘来豆沙馅的甜香。掌勺太监正指挥小太监们蒸年糕,蒸笼摞得比人还高,白茫茫的蒸汽裹着糯米香漫过回廊,“年年高” 的木模子在案上排成一排,模子上的吉祥话被摩挲得发亮。“娘娘要不要尝尝刚出笼的?” 掌勺太监用竹筷夹起一块,年糕上还冒着热气,“今年的桂花蜜是从杭州采的,甜得润口。” 陈砚咬了一小口,温热的年糕在舌尖化开,便问:“今年给养老院送的年货备齐了吗?”

“回娘娘,都备好了,” 太监指着墙角的木箱,箱盖敞着,露出里面整齐叠放的棉鞋,“有棉鞋、围巾,还有二十斤糖果,给老人们逗个乐子。” 陈砚点头:“再添些茶叶吧,上次去养老院,见张老汉总念叨着喝不上新茶。龙井、碧螺春各来两斤,用防潮的锡罐装着。”

转到文书房时,几个翰林正在抄写春联。案上摊着十几种字体的样张,有工整的楷书如站军姿的卫兵,也有飘逸的行书似林间穿行的风。陈砚拿起一张写着 “风调雨顺” 的红纸,纸面还带着松烟墨的清香,见落款处写着 “新科进士李默”,便问:“这是那个寒门出身的学子?” 文书房总管笑道:“正是,他书法虽不算顶尖,笔锋里却透着股踏实劲儿,老臣看了欢喜。”

陈砚将春联抚平,指尖拂过纸面的褶皱:“让他多写些,送到驿站和税卡去。往来的商旅见了,也能沾些喜气。” 正说着,吏部尚书捧着考核册进来,册页边缘卷着毛边,想来是翻看得勤了:“娘娘,这是各地官员的年终考评,您过目。” 陈砚翻开册子,见江南知府的评语里写着 “修桥三座,办学两所”,便提笔在旁边画了朵小梅花 —— 这是她定下的记号,专用来标注办实事的官员。

傍晚时分,朱标带着新酿的屠苏酒来到暖阁。酒壶是青瓷的,壶身上刻着 “岁稔年丰” 四个字,笔画里还填着金粉,在烛火下闪闪发亮。“尝尝今年的新酒,” 朱标给她斟了一杯,酒液在杯中晃出浅浅的涟漪,“比去年的多酿了一个月,更醇厚些。” 陈砚抿了一口,暖意从喉头漫到心口,忽然想起日间见到的流民册子:“陛下,不如开春后在各地设‘劝农司’,专管农事指导。就像太医院培训郎中那样,让有经验的老农去教年轻人侍弄庄稼。”

朱标放下酒杯,拿起案上的《农桑辑要》,书页间夹着的桑树叶标本还带着淡淡的青绿:“正合朕意。让户部拨些银子,给劝农司的人做身统一的制服,就用靛蓝色,看着清爽。” 两人正说着,窗外掠过几只信鸽,翅膀带起的雪沫落在窗纸上,轻轻簌簌的。掌灯时分,陈砚站在阶前眺望,见宫墙下的灯笼次第亮起,橘黄色的光晕在雪地上铺开,像一串落地的星辰。

三更天时,她仍在批改奏折。最底下那本是各地报来的年俗记录,浙江的 “打年糕”、山西的 “蒸花馍”,图文并茂,读着倒像本有趣的画册。其中一页画着孩童们在冰上抽陀螺,墨笔勾勒的棉帽上还点着朱砂,旁边注着 “京师腊月最乐事”,笔迹稚嫩,想来是哪个小吏家的孩子随手画的。陈砚忍不住笑了,提笔在旁边添了句 “亦需备暖炉,防孩童冻手”,墨迹在纸上慢慢晕开。

天快亮时,雪又下了起来。陈砚推开窗,见锦衣卫正踏着积雪巡逻,靴底的铁钉在雪地上留下整齐的脚印,像给大地绣了道花边。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晨钟,一下下敲得沉稳 —— 再过七日便是除夕,到那时,无论是守边关的将士,还是赶回家的旅人,案头总会摆上一碗热汤吧。就像这慢慢流淌的时光,不必有波澜壮阔,安稳便是最好的景致。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藏书吧最新小说: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