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巴山蜀水这片被岷江、嘉陵江、涪江滋养的土地上,童谣的软糯、顺口溜的机趣、吆喝声的热辣,像三条奔流的河,交织成独特的声音谱系。这些声音里,有青石板路上的脚步声,有吊脚楼里的家长里短,有集市上的讨价还价,更有一辈辈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琢磨。它们不是白纸黑字的典籍,却是比文字更鲜活的文化密码,藏着巴蜀人的性情与智慧。

一、童谣:指尖与舌尖上的童年秘境

巴蜀的童谣,是蘸着嘉陵江水写就的,字里行间都带着水汽的温润。那些从孩童舌尖滚出的音节,像一粒粒饱满的豌豆,落在青石板上会弹起清脆的响。

(一)拍手歌里的岁月流转

夏日午后的老槐树下,永远少不了拍手游戏的身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夜铁打到正月正,我要回去摇花灯。花灯摇到清明后,我要回去种杨柳。”孩子们的手掌拍得通红,节奏从慢到快,最后变成一片模糊的“啪啪”声,像雨点落在油纸伞上。

这句童谣里藏着巴蜀人的时间观。从打铁的日常,到正月的花灯,再到清明的杨柳,一年的时序被浓缩在几句歌词里。成都锦江区的周婆婆还记得,小时候外婆教她唱这句时,会指着院角的铁匠铺:“你看王师傅,白天打镰刀,夜里还在打菜刀,这就是‘打夜铁’的滋味。”她至今能清晰想起铁匠铺里火星溅在青砖地上的样子,“像正月里没燃尽的烟花。”

更妙的是方言的韵律。“铁”在四川话里读“tie”,短促有力,像小锤敲在铁砧上;“歇”读“xie”,带着拖长的尾音,像孩子耍赖时的撒娇。孩子们未必懂“摇花灯”的具体模样,但唱到“种杨柳”时,总会下意识望向路边的柳树,仿佛自己真的种下了一棵,正等着它抽出新枝。

(二)月亮谣里的星空幻想

夜幕降临,凉席铺在院坝里,奶奶的蒲扇摇出细碎的风,《月亮走》的调子便悠悠飘起来:“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打烧酒。烧酒辣,卖黄蜡。黄蜡苦,卖豆腐。豆腐薄,卖菱角。菱角尖,尖上天。天又高,好磨刀。刀又快,好切菜……”

这首顶针格的童谣,像一串不断生长的珠子,从月亮一直串到切菜,每个意象都带着生活的温度。重庆渝中区的陈爷爷说,他小时候总以为月亮真是个会喝酒的老头,“不然为啥要‘打烧酒’?”有次他偷偷舀了爷爷的米酒,对着月亮倒在地上,“结果被爷爷追着打,边打边笑:‘你给月亮敬酒,也得先问问我这酿酒的人啊!’”

童谣里的事物都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爷爷的烧酒壶、妈妈的黄蜡(蜂蜡)、街边的豆腐摊、河里的菱角。这些寻常物件被串在一起,突然有了魔法——菱角的尖能戳破天,天上能磨刀,刀快了能切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想象是孩子们最富有的宝藏,让星空不再遥远,让日常充满惊喜。

(三)手指谣里的人情世故

“王婆婆,在烧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幺姑说闲话。”孩子们一边念,一边用手指比画:拇指是王婆婆,食指中指无名指是三个观音,小指是童儿,双手交叉是打架,最后还要噘着嘴学“骂一骂”的模样。

这首手指谣藏着巴蜀的邻里图景。王婆婆烧茶待客,观音(或许是邻家奶奶们的戏称)来串门,童儿打闹,王婆婆假意责骂,隔壁幺姑凑趣说闲话——这不就是老成都四合院、老重庆吊脚楼里的日常吗?成都民俗专家刘老师说:“孩子们在游戏里模仿大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待人接物。比如‘烧茶’,是巴蜀人待客的基本礼仪;‘说闲话’,看似贬义,实则是邻里亲密的表现。”

还有那首“虫虫虫虫飞”,简单到只有一句重复的“虫虫虫虫飞呀,飞到半天云啊”,却让孩子们对每只飞过的小虫都充满敬畏。“小时候看蚂蚁搬家,会蹲在旁边念这个,觉得它们是听懂了才走得那么整齐。”陈爷爷笑着说,这份对自然的温柔,正是童谣教给巴蜀人的第一课。

二、顺口溜:嘴巴上的人生哲学

当孩子们长到能帮家里打酱油的年纪,耳朵里便钻进了顺口溜。这些带着泥土气的句子,像老人们嚼烂的人生经验,用最直白的方式喂进年轻人的心里。

(一)处世经:“懂得起”的生存智慧

“人活二十几,全靠懂得起。”这句顺口溜,是巴蜀人社交的“入门课”。“懂得起”三个字,道尽了察言观色、点到即止的智慧。在老成都的茶馆里,客人茶杯里的水快喝完了,堂倌不用问,自然会过来添满——这是堂倌“懂得起”;朋友聚会有人说“家里有事”,众人不会追问,笑着说“下次再聚”——这是彼此“懂得起”。

重庆万州的李大哥讲过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在厂里当学徒,师傅总说“吃饭垒尖尖,打架梭边边”。起初他以为是教他“少惹事”,后来才明白,前半句是说“做事要实在”(吃饭要吃饱才有力气),后半句是“不逞强”(真遇到冲突要懂得避让)。“有次厂里两拨人要打架,我想起师傅的话,拉着同乡躲在机器后面,后来厂长夸我‘懂事’,说这才是‘梭边边’的真意——不是怂,是不惹没必要的麻烦。”

(二)情爱歌:麻辣鲜香的儿女情长

巴蜀人表达感情,向来直来直去,顺口溜里的爱情更是带着火锅的热辣。“老子对你一见钟情,你说老子长得不行。老子对你含情脉脉,你说老子神兮踔踔(疯疯癫癫)。老子对你轰轰烈烈,你说老子人有点撇(差)。”这首顺口溜,把单恋的委屈与自嘲说得淋漓尽致,最后那句“算求了,老子不搞了”,更是透着川人的洒脱——爱就爱,不爱就散,绝不拖泥带水。

还有那首夸家乡的:“四川的酒,四川的菜,四川的小伙长得帅!四川的人,四川的瓜,四川的美女人人夸!”虽直白得像大白话,却满是自豪感。成都锦里的导游小张说,带团时念起这个,游客总会笑,但笑着笑着就被感染了,“这就是顺口溜的魔力,不用华丽辞藻,真情实感最打动人。”

(三)生意经:吆喝里的算盘声

顺口溜在生意场上更是如鱼得水。“来来来这边走这边看,这边的东西最划算,买的多省的多,省下钱来吃火锅。买得多划得着,省下的钱来娶老婆。”卖百货的小贩把“火锅”“娶老婆”这些最实在的愿景挂在嘴边,听着就亲切。

重庆解放碑的老商贩王大爷记得,上世纪90年代卖彩电时,他编过一段:“熊猫彩电真正好,图像清楚声音高,老汉看了哈哈笑,婆娘看了不吵吵,娃儿看了学习好!”“熊猫”是四川本土品牌,“老汉”“婆娘”“娃儿”是最家常的称呼,听着就像邻居在推荐好物,“那时候靠这段顺口溜,我一个月能多卖十几台。”

三、吆喝:街巷里的生活交响

如果说童谣是摇篮曲,顺口溜是悄悄话,那吆喝声就是巴蜀市井最嘹亮的歌。从清晨到深夜,这些声音像一根根线,把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串成了生活。

(一)清晨的唤醒曲:豆花与晨光

天刚蒙蒙亮,卖豆花的脚步声就在巷子里响起,“豆花儿——卖豆花儿——”尾音拖得长长的,带着水汽的湿润。成都青羊区的张婆婆说,小时候听到这声吆喝,就知道该起床帮妈妈买豆花了。“卖豆花的李叔推着独轮车,车斗里是大木桶,盖着棉被保温,掀开时白花花的豆花冒着热气,像堆小雪山。”

买豆花要自带土碗,李叔用铜勺舀起豆花,颤巍巍地盛入碗中,再问:“要红的还是白的?”红的是加辣椒油、花椒、蒜泥,白的是加白糖。孩子们总爱两种都要一点,看着红白交融,像在玩一场美食游戏。那声“豆花儿”的吆喝,不仅唤醒了肚子,更唤醒了街巷的烟火气——张家买早点,李家倒垃圾,王家开门扫街,一天就这么热热闹闹开始了。

(二)午后的老行当:磨刀与补锅

太阳升到头顶,“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吆喝声从街角传来。磨刀师傅扛着长凳,凳腿绑着磨刀石,凳面放着水盆,走几步喊一声,声音像老铜钟,带着岁月的糙感。

重庆沙坪坝的周师傅就是干这行的,他说吆喝声有讲究:“‘磨剪子’要上扬,让人听见;‘锵菜刀’要下沉,显着力道。”遇到客户,他先接过刀,用拇指刮一下刀刃,“钝了,要锵(錾子凿出刀刃)。”然后往磨刀石上洒水,“沙沙”声里,刀刃渐渐发亮。“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几把钝刀,听到吆喝就出来,现在用磨刀器的多了,但老主顾还是认我这声吆喝,说‘听着踏实’。”

比磨刀声更“热闹”的是补锅匠的吆喝:“补锅哦——补铁锅、补铝锅——”他挑着担子,一头是风箱火炉,一头是铁屑、黄泥、小锤。补锅时,风箱“呼嗒呼嗒”响,火炉“噼啪”燃,小锤“叮叮当当”敲,像一场微型音乐会。“铝锅漏了,用铝钉铆;铁锅裂了,用铁水补。”周师傅说,最绝的是补砂锅,“用石棉和黄泥,补好后还能熬中药,一点不漏。”那声“补锅哦”,补的不仅是锅,更是日子——在物资不丰的年代,破了的锅修修补补,还能再用几年,像日子一样,缝缝补补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三)黄昏的芬芳:花香与小吃

傍晚的吆喝,带着香气。“买花哟——栀子花、黄果兰、茉莉花——”卖花婆婆挎着竹篮,篮里铺着荷叶,雪白的栀子花、金黄的黄果兰、米粒大的茉莉花挤在一起,香气能飘半条街。

成都武侯区的刘婆婆年轻时就卖过花,她说吆喝要“软”:“声音太硬吓走花香,太软又没人听见。”她会把黄果兰用细铁丝串成串,卖给姑娘们挂在衣襟上,“五分钱一串,能香三天。有次一个小伙子买了串,红着脸送给隔壁姑娘,后来两人成了亲,见了我还笑:‘多亏你的花当媒人。’”

花香还没散尽,小吃摊的吆喝就接了上来。“凉面、凉皮、凉粉儿——酸辣可口嘞——”摊主站在红油桶旁,手起刀落切着凉面,黄瓜丝、豆芽、花生碎“哗哗”入盆,淋上红油时“滋啦”一声,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锅盔——刚出炉的锅盔——”的吆喝更霸道,带着面香和肉香,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最诱人的是夜市的吆喝:“烤脑花——麻辣鲜香的烤脑花——”烤架上的脑花冒着泡,葱花、折耳根、辣椒面撒上去,摊主用铲子翻搅着,“滋滋”声里,香气能勾着人走半条街。“串串香——一元一串——”的吆喝更热闹,老板站在沸腾的红汤前,大声招呼:“随便选,红汤白汤都有,辣得跳脚也停不下来!”这些吆喝声里,藏着巴蜀人对“吃”的执着——再忙再累,一顿热辣的小吃,就能把日子熨帖得舒舒服服。

(四)深夜的温情:抄手与故事

深夜的街巷渐渐安静,却总有一盏灯为晚归人亮着,那是卖抄手(馄饨)的小摊。“抄手——热乎的抄手——”摊主的吆喝声带着倦意,却格外温暖。

成都锦里的老摊主说,他的吆喝是“喊给晚归人听的”:“加班的、打牌的、赶夜路的,听到这声,就知道有口热汤喝。”抄手在锅里“翻滚”,汤里放着紫菜、虾皮、葱花,盛出来时冒着热气。“有个年轻人,失恋了,在我这儿连吃三碗,边吃边哭,我没多问,就给他加了个蛋,说‘吃饱了,啥坎儿过不去’。后来他成了常客,说‘听到你的吆喝,就像到家了’。”

四、声音里的传承:从消失到回响

这些声音,曾是巴蜀街巷的“背景音”,如今却渐渐稀疏。磨剪刀的吆喝被电动磨刀器取代,补锅匠的担子成了博物馆的展品,连卖豆花的都开起了连锁店,用扩音器播放录音。

但总有人在守护。成都的非遗传承人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学唱童谣,“让他们知道,爷爷奶奶小时候唱的歌,比动画片主题曲还好听。”重庆的老街改造中,特意保留了“吆喝墙”,把“磨剪子”“卖花”的声音录下来,游客扫码就能听,“像给老街留了个会说话的记忆。”

更动人的是民间的自发传承。在成都宽窄巷子,有位老爷爷每天下午都坐在竹椅上,用四川话念顺口溜:“人活一辈子,就图个实在……”围听的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眼里闪着光。在重庆磁器口,卖黄果兰的婆婆依然挎着竹篮,吆喝声虽不如年轻时响亮,却依然能引来姑娘们的目光。

这些声音,是巴蜀人的“声音基因”——童谣里的纯真、顺口溜里的智慧、吆喝里的热辣,早已刻进骨子里。它们像嘉陵江的水,看似平淡,却滋养了两岸的草木;像老茶馆的茶,初尝微苦,细品才知醇厚。只要还有人记得“张打铁,李打铁”,还有人会说“懂得起”,还有人能哼出“豆花儿”的调子,这些声音就永远不会消失,只会在巴山蜀水间,继续流淌,继续回响。

五、时代浪潮下的坚守与新生

成都宽窄巷子的清晨,总有些不寻常的动静。68岁的陈德明爷爷背着个褪色的帆布包,包里装着三样“宝贝”:一把磨得发亮的铜铃、一沓手写的童谣歌词、一个老旧的录音机。他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教歌”的——教路过的孩子们唱那些快要被遗忘的巴蜀童谣。

“‘张打铁,李打铁’,来,跟着爷爷念!”陈爷爷摇响铜铃,清脆的“叮铃”声驱散了游客的喧嚣。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被吸引过来,好奇地盯着他手里的歌词本。“这是我小时候奶奶教我的,”陈爷爷指着歌词上的歪扭批注,“‘打夜铁’不是真的熬夜打铁,是说做人要勤快;‘摇花灯’是盼着日子红火。”他边说边拍手,节奏从慢到快,孩子们跟着模仿,奶声奶气的“打铁”声混着铜铃声,像在给古老的巷子注入新的活力。

陈爷爷的“教歌”始于五年前。那天他在公园遛弯,听见几个孩子唱着网络神曲,却没人能答出“虫虫飞”是什么意思。“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说,“这些歌是祖宗传下来的,咋能说忘就忘?”于是他翻出压箱底的旧笔记本,那是他年轻时记录的童谣,纸页泛黄,却字字清晰。他开始在街头教唱,有人觉得他“老糊涂”,但更多人被打动——年轻父母录下视频发朋友圈,外地游客跟着学几句当纪念,甚至有小学请他去当“校外辅导员”。

比陈爷爷更“新潮”的,是成都“声景实验室”的年轻人。28岁的设计师林溪带着团队,正用3d音效还原老成都的吆喝声。“我们走访了20多位老手艺人,录下他们最地道的吆喝,再配上环境音——比如卖豆花的吆喝,要混着竹椅的‘吱呀’声、井水的‘叮咚’声;磨剪刀的吆喝,得有青石板的脚步声、风声穿过巷口的‘呜呜’声。”林溪点开一段录音,“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声音响起,背景里仿佛真有位老人扛着长凳,一步步从街角走来。

这些声音被做成了“声音地图”,扫码就能在手机上收听。“有个在上海工作的成都人,听着‘卖黄果兰’的吆喝哭了,说想起了外婆挎着篮子的样子。”林溪说,他们还和游戏公司合作,把吆喝声放进以老成都为背景的游戏里,“让00后在打游戏时,突然听到一句‘豆花儿’,说不定就会问爸妈:‘这是什么意思?’”

在重庆,保护吆喝声的方式更“接地气”。渝中区的“老街市集”每月开一次,专门邀请老手艺人摆摊,要求他们必须“亮嗓子”吆喝。65岁的周师傅是市集的常客,他的磨刀摊前总围着人——不是因为大家多需要磨刀,而是想听他那声“磨剪子嘞——锵菜刀——”。“以前走街串巷,一天喊上百遍,现在老了喊不动了,但只要站上这个摊子,嗓子就像开了闸。”周师傅磨刀时,总会给围观的年轻人讲:“‘锵’是錾子凿刀刃的声音,得喊得有劲儿,才显得手艺硬气。”有个00后姑娘迷上了他的吆喝,跟着学了半个月,竟能喊出几分沧桑感,“她说要录成手机铃声,让同学都听听‘老重庆的声音’。”

六、声音里的文化密码

这些看似简单的声音,藏着巴蜀人最本质的生存哲学。重庆民俗专家吴文说:“童谣教我们温柔,顺口溜教我们通透,吆喝声教我们热情——这三样加起来,就是巴蜀人的‘精神dNA’。”

童谣里的“温柔”,藏在对自然的敬畏里。“月亮走,我也走”不是简单的跟从,而是把月亮当成平等的伙伴;“虫虫飞”不是戏耍,而是对微小生命的尊重。“老辈人没学过‘环保’,却用童谣告诉孩子:天地万物都有灵性。”吴文举例,四川农村至今保留着“送虫虫”的习俗:孩子生病,奶奶会念“虫虫虫虫走,走到外婆家去吃酒”,边念边用扫帚轻轻扫过孩子身体,“这不是迷信,是用温柔的方式化解恐惧,教孩子与自然和解。”

顺口溜里的“通透”,是巴蜀人在艰苦环境里炼出的生存智慧。“人活二十几,全靠懂得起”,不是教人流滑,而是说要体谅他人——农忙时帮邻居割稻子,不说“我来帮你”,而是默默拿起镰刀;朋友落魄时不追问原因,只说“我请你吃火锅”。“巴蜀多山多水,以前交通不便,邻里互助是活下去的根基,顺口溜就是把这些道理编得好记,代代相传。”吴文说,“吃饭垒尖尖,打架梭边边”更妙,“‘垒尖尖’是实在,‘梭边边’是不逞强,合起来就是‘既要认真生活,又要懂得退让’,这不是懦弱,是韧性。”

吆喝声里的“热情”,藏着巴蜀人对生活的热爱。卖豆花的喊得缠绵,是想让你尝到清晨的第一口鲜;卖花的喊得清甜,是想让你把芬芳带回家;连补锅匠的吆喝都带着股劲儿,仿佛在说“你的锅我能修好,你的日子也能过好”。“以前日子苦,一把钝刀、一口破锅都要修了再用,但吆喝声里从来没有抱怨,只有‘快来呀,我能帮你’的热忱。”吴文记得,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新锅,补锅匠总会多补一个小漏洞,不收钱,只说“娃娃长身体,要多熬点粥”,“那声‘补锅哦’,其实是‘我帮你’的另一种说法。”

这些智慧,正在以新的形式延续。成都的“方言脱口秀”里,演员把顺口溜编成段子:“‘懂得起’不是装糊涂,是‘看破不说破,朋友有的做’”;重庆的“非遗课堂”上,老师用“王婆婆烧茶”的手指谣,教孩子们“待客要真诚,处事要灵活”。“就像老面发酵,这些声音里的道理,放进新的时代面团里,照样能发得又大又香。”吴文笑着说。

七、永不消逝的回响

去年中秋,成都举办了一场“声音晚会”。舞台上没有明星,只有八位普通人:教童谣的陈爷爷、录吆喝声的林溪、磨刀的周师傅、唱方言歌的乐队……他们轮流“发声”,台下三千观众跟着合唱。

当陈爷爷领唱“月亮走,我也走”时,全场的手机闪光灯亮了起来,像一片流动的星空。有位70岁的奶奶抹着眼泪说:“想起了我妈哄我睡觉的样子,她就这么唱着,拍着我的背,直到我睡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举着荧光棒,跟着喊“磨剪子嘞”,声音奶声奶气,却引得全场鼓掌——他的爷爷就是位磨刀匠,平时总嫌爷爷的吆喝“吵”,那天却偷偷对妈妈说:“爷爷的声音,原来这么好听。”

晚会的最后,大屏幕播放着采集来的“声音标本”:1950年代卖花婆婆的吆喝、1980年代补锅匠的风箱声、2000年代孩子们的拍手歌……这些声音从模糊到清晰,从古老到年轻,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主持人说:“我们记录这些声音,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想告诉未来:巴山蜀水的热闹,从来不是寂静的;巴蜀人的日子,从来不是寡淡的。”

散场时,月亮正好升起来,有人哼起了“月亮走,我也走”,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歌声穿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传到锦江岸边——那里,卖抄手的小摊还亮着灯,摊主的吆喝声混着歌声,温柔得像母亲的手,轻轻拍着这座城市的夜晚。

这些声音,或许会换一种模样存在——不再是走街串巷的吆喝,而是手机里的音频;不再是口口相传的童谣,而是课本里的“非遗课程”。但只要有人记得“张打铁”的节奏,懂得“懂得起”的深意,能在听到“豆花儿”时心头一暖,它们就永远活着,活在巴蜀人的血脉里,活在每一个被这些声音打动过的人心里,像嘉陵江的水,永远奔涌,永远明亮。

藏书吧推荐阅读:花昭叶深重生七零小军嫂免费阅读全文无限武侠江湖行梦幻西游:我有神级卡牌系统全球穿越,我是大富婆带着游戏技能闯诸天时光回溯爱你如初综漫:在刀剑神域里当驯兽师收手吧,阿祖,外面全是玩家!足球教练,我选择国足HP:重开二周目,我的天才儿子吕颂梨秦晟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治愈系男主的养成方法斗罗v:我的武魂是圣主数码选召之从鼻涕兽开始诗魂落魄迷踪【综奥】贝利亚:人间体不当人了问道章透视牛医奥特曼盘点:重新开始穿越心动小镇:我带兄弟当肝帝无梦者会梦见杀戮神吗轮回乐园:法爷但是幸运亿一天一模拟,硬控乱世一百年星辰暖阳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吕颂梨秦晟巅峰玩家我在无限副本中崩剧情惊!掉进了无限生存游戏我成神了公路求生之大玩家电竞王者:池神,别碰我buff芙宁娜历险记奥特曼与怪兽虫族之穿成读心大佬的反派亡夫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哼,电竞少女喜欢吃饼干怎么了荒岛:今天和死对头也在艰难求生率土:打全区的快乐你不懂崩铁:出云往事网游之武魏之强网游之无双修魔攻击随机增加属性斗罗V:我的武魂是克系,开局加入武魂殿成为黑暗四天王致力于干掉四圣兽从太监到皇帝绝世唐门:霍雨浩重生之独宠王冬圣经千问她带着三宝炸翻前夫集团啊大海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杀疯了镇龙棺,阎王命光幕盘点:万界一起来追番
藏书吧搜藏榜:透视牛医陈浩苏雪全民争霸,无限召唤流逐梦舞台:偶像蜕变之旅高维寻道者黑飞:又是一个要毁灭的世界吗火影忍者:春野樱的叛逆之路游戏场供应商开局满魅力,我用双修功法玩网游重生何雨柱,心狠手辣屠尽院内狗得分狂魔我在游戏杀敌成神网游之死灵法师阴阳诡店停球一亿次Nage新世界金牌辅助的王者时间电竞王者:池神,别碰我buff网游修仙纪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类似小说从天刀开始的游戏生涯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从次元游戏崛起成为大作者拿稳BE剧本后成了全师门白月光网游:开局觉醒唯一SSS天赋提瓦特与直播那些事打职业的我绝不加班啊娄卿卿容淮的小说免费阅读综篮:从灌篮高手开始篮球风云皇家之最无限圣道叶罗丽:她们都因文茜而争风吃醋领主游戏:从漏风茅草屋开始提示全民冰窟求生,我能看到隐藏提示网游:一箭弑神!你管这叫平A?什么叫游走型辅助啊全民沙盘游戏开局海贼世界地爆天星kenshi 漂泊终地天降大富豪什么叫巫女型中单啊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狼人杀之我是最强双面人[HP]错觉偷星九月天Multiverse复仇对象是京都美少女斗罗之诸天抽奖系统慕来来疯了穿成团宠小福宝后我开挂了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网游之倒行逆施
藏书吧最新小说:病弱美人太娇软,深陷鬼怪修罗场我继承了舅舅的五万件快递斗罗:退婚后,深陷强者修罗场Fate:被凛抛弃,我吞噬成神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末日生存,我的海岛能升级开局寄生邪神!萌主她总是扑克脸恶雌洗白?七个兽夫黑化后争疯啦游戏入侵:我的天赋能偷万物神豪养崽,参加综艺后我爆红全网斗罗:我灵魂圣女,专治各种不服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拜托,超级英雄也会染上班味的直播,然后碰瓷男主鬼灭:治愈术叠满,我攻略了义勇当锦鲤进入抽卡游戏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万千功法录御兽求生,我靠反卷当榜一被困全息游戏后执迷为梦以你为荣盾勇:寒怒屠穹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荒野灵气:从跳伞幸存到执掌万灵顶级神豪!富婆打赏完男神们疯了网游之妻从任务来我的师座林译异世界骷髅生斗罗2:穿越斗罗之重振天使荣光主播,你马甲怎么这么多!?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惊骨黑雾求生:我的向日葵能导航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斗罗:一根命运笔,书写未来斗罗:转投武魂殿后,我内卷成神斗破:焚穹九幽斗罗:开局携天道拐走唐三虚拟纪元往事网游:开局获得混沌体系统为我氪金后,大佬成榜一大哥陆总跪地求饶,沈小姐偏要独美!我的小马驹G5,第1季人间之万象我也不想沦陷啊,可她男装太帅啦女王从顶流做起精灵:这就是我们的故事绝世:霍雨浩妹妹杀疯了斗罗大陆固始私房小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