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这种杀伤力大的新型武器了,就连谢莞娘给出的、能在他们现有兵器中找到对应的落后版本的那些冷兵器图纸,常家父子都一直在严防死守,尽可能不让它们被泄露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以往得了什么好东西,总会第一时间派人送去京城的常家父子,这次却只是自己暗搓搓的研究、制作。
不是他们想要瞒着皇帝和太子,而是皇帝和太子身边人多嘴杂,内鬼有很多都是同时端的好几家的饭碗。
古往今来,为一己私利勾结外敌的家伙,多到后人根本就数不过来,常家父子自然也不会对大魏的那些朝臣,以及宫里的贵人、宫女、太监,抱有太高的幻想和期待。
鬼知道这些人里,会不会有脑子一抽,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的人。
可别他们大魏因为新式武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战争优势,最后却毁在了这群只顾自己那点蝇头小利的人手里。
常家父子在这一点上很有默契,是以他们谁也没有往京城那边透露只言片语。
甚至就连侯夫人,因为一直忙着在外筹备粮草、药材等战备物资,也很遗憾的错过了从自己丈夫口中得知一点内情的大好机会。
至于世子夫人,她和侯夫人不一样,她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只做丈夫贤内助的传统女人。
虽然她也会帮常曜筹措钱粮,但她的帮忙,仅限于用自己的嫁妆贴补,或者回去跟娘家人求助。
她不会像侯夫人那样,以女子之身在外奔走,也不会主动和常曜探讨军务。
一直以来,她都只是在按常曜的要求做事。
常曜不告诉她的、不让她做的,她一概都是不会主动提及或者参与其中的。
新式武器这件事,因为她帮不上忙,常曜就没有主动和她提起,而她对这些又一向不感兴趣,自然她也不会主动去询问常曜什么。
于是,在世子夫人和侯夫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常曜父子二人就静悄悄地把这件事给办好了。
忙着遥控指挥下属们给自己庄子加装各种机关暗器,并要求他们适度对庄子进行改造的谢莞娘,压根儿不知道常家父子的保密工作,竟然做到了他们枕边人头上。
她只知道,一直到她的那个庄子被全部改造完毕,江远之前说的替她请功的事,才总算是被常家父子给落到实处。
彼时他们已经让人制造出了第一批新式武器,在试用了一通,得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之后,定北侯常鸿川总算是舍得给皇帝写密信了。
当然,这密信并不是走常规途径送到皇帝那里的,而是在整个过程中,就只经了他和他其中一位长随的手。
他那位长随把信缝进了自己贴身里衣的口袋里,以确保不会有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走这封信。
虽然不知情的人,并不会从这封看着就只是友人间随便拉家常的信上看出任何端倪,但他却还是不希望自己半途弄丢主家的信。
和他一起进京的,还有打着送节礼旗号的,侯府的管事、嬷嬷、下人以及护卫。
这些人是奉命去给太子和皇后送节礼的,而负责送信的这位长随,他除了密信,其实还带了一句话过去。
没有作为钥匙的那句话,就算途中有人处心积虑抢走了信,那封信也就只会是普普通通的一封信。
而有了作为钥匙的那句话,太子和皇帝却可以从那封看似拉家常的信上,读取出定北侯常鸿川想要传达给他们的重要信息。
万幸,虽然途中他们这一行人,没少被人窥伺、试探,但或许是因为平时定北侯府确实与京城的皇后和太子往来频繁,那些盯上他们的人,倒是没有对他们采取强硬手段。
盯梢和试探都没能发现可疑之处,那些躲在暗处的家伙,就真当他们这是送的普通节礼了。
没人知道,他们送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封看似寻常,且还被贴身藏起的信。
倒是有不少家伙背地里嘀咕,说什么,旱灾现在已成定局,不知有多少百姓正为此受苦,可定北侯府也好,皇室的那些家伙也罢,竟然还有心思在这按部就班的礼尚往来,可见他们也没有世人传说中的那般怜惜百姓嘛。
至于定北侯府往保定府府衙捐钱捐物,且定北侯还派出一支队伍帮知府维持治安、输送救灾物资,以及皇帝下旨,要求当地官府和周边地区的各级衙门积极赈灾,确保百姓有水有粮、不生动乱,并随时上报灾情进展的这两件事,则是被他们默契地给忽略掉了。
一直到皇帝突然派了二十个精挑细选的护卫给谢莞娘,那些效忠鞑靼王庭,或者与鞑靼有利益勾连的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察觉出了些许不对。
彼时鞑靼那边的旱灾已经彻底控制不住,受灾的小部落死了无数弱小的族人,失去了成群的牛羊和马匹,大部落则是开始你争我夺的互相抢掠水草丰茂之地。
控制不住局面的鞑靼王庭如边军将领们预料的那样,开始向外转移矛盾。他们组织各部落抽调青壮,号召他们与王庭大军一起攻向大魏。
得到这个消息,江远第一时间就开始帮着谢莞娘收拾行囊。
反正他托常曜居中转达的,希望皇帝派人保护谢莞娘的要求,皇帝已经痛快应下,并且还立马就派了二十个精挑细选的护卫给谢莞娘。
有了这群人随行保护,顺带帮忙训练谢莞娘身边那些没见过血的年轻护卫,谢莞娘就算还是坚持要把她之前聘用的、出自侯府的那些护卫全都留在紫荆关保护他,江远也能放心让她往唐县暂避一时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那些出自侯府的、谢莞娘之前请回来保护他们一家的护卫,私心里也都更愿意留在紫荆关这边,而不是跟着谢莞娘一起往唐县的庄子上去。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绝大多数的家人、亲戚、朋友,以及他们曾经的主子——紫荆关主将常曜,都是不会离开紫荆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