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几乎能想象到那个画面:未来,由兔子国定义的大客机安全与舒适标准,将成为全球航空业的金科玉律。
未来的全球天空上飞的,大部分都会是机尾印着红旗的兔子飞机!
“首长。”他对着话筒,语气平静,却充满了力量:
“您放心,不用筹办。”
“这个项目的全套技术方案和发展路线图,一周之内,我会亲自送到您的桌上。”
……
仅三天后。
351厂,总设计师办公室。
余宏面前的办公桌,已经完全被各种资料覆盖了。
一叠叠打印出来的纸张堆积成几座小山,每一张纸上都画着常人看来如同天书的线路图、力学结构图,或是写满了海量复杂的数学公式。
他没有睡觉。
整整三天七十二个小时,除了必要的饮水和进食,他一步没有离开过这间办公室。
在他闭上双眼的瞬间,系统中关于民用航空的整个技术树状图,正以数据流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
从最基础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到翼型设计中每一个曲面的算法。
从材料科学里,关于铝锂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分子式,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每一片扇叶应该使用的单晶合金配方。
从飞控软件最底层的十六进制代码,到最终成型被后世航空界奉为经典的电传操作系统……
所有的一切,都被他从那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分门别类地抽调出来。
这不是个简单的复制粘贴。
他需要将这些至少超前二十年到四十年的技术,进行一次降级整合。
他必须去掉那些现阶段兔子国工业基础完全无法理解和生产的超前部分,比如过于依赖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核心模块。
他需要用一些稍微落后,但更扎实更易于在这个时代被实现的技术方案进行替换,确保这个项目能顺利落地。
这是个庞大的工程。
第三天的深夜,当最后一页关于起落架缓冲结构强度校核的报告被打印出来后,余宏站了起来。
他走到饮水机旁,给自己倒了一满杯凉白开,仰头一口气喝完。
然后,他将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分门别类,仔仔细细地装订成了十八册厚度惊人的文件。
每一册的深蓝色封面上,都用烫金字印着:
【客运飞机全套技术方案】。
……
内相的书房里。
整整十八册散发新鲜油墨气息的文件,在他面前的桌上堆成了一座矮墙。
内相用两天的时间,将这套资料从头到尾、除了最专业的图纸和代码外,通读了一遍。
他不是技术专家,但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大总管,他看得懂每一个方案背后代表的经济价值和工业拉动力。
看完最后一份关于生产线建造成本及供应链需求清单的报告,内相沉默着点了一根烟。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中映出的,不再是这十八册文件,而是一条完整的,从铝矿石到橡胶,再到一颗颗芯片的全新产业链。
它能带动多少就业?
能催生多少家配套工厂?
未来,它能为这个国家赚回来多少真金白银的外汇?
无法估量。
一支烟燃尽。
他拨通了一部红色保密电话,声音无比清晰。
“通知魔都,5703厂的马山同志,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
“我现在派专机送一份文件过去,这个东西。”他顿了顿,用上了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是我国未来航空工业的根本,交给他了。”
……
魔都,国营第5703飞机制造厂,总装车间。
这里穹顶高得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
阳光透过高窗,照在一架静静停放在车间正中央的巨大飞机上,飞机的蒙皮是灰绿色的,那是还未喷涂漆面的航空铝材本色,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铆钉。
它的机翼舒展,后掠的角度带着倔强的雄心。
这,就是运-10。
是三百多家协作单位,数万名科研人员和工人的心血结晶。
马山,5703厂的总设计师,正戴着一顶旧帆布工作帽,手掌轻柔地贴在机翼冰冷的蒙皮上。
他快六十了,头发斑白,皱纹深刻得如同刀刻,但腰板还很直。
这是一双钳工的手,粗糙,关节粗大,指甲里总嵌着洗不掉的黑色油污。
此时,他正在沿着机翼下表面的一条接缝,慢慢地走。
时不时地,他会停下来,用指尖细细地感受蒙皮之间的缝隙,又或者侧着头,将耳朵贴在蒙皮上,用手指轻轻敲击,通过那极其细微的声音差别,判断里面的结构是否牢固。
一名年轻的技术员,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快步跟在他身后。
“马总师,机翼第八号肋的应力测试又超标了。咱们现在使用的这批wS-8涡扇发动机,推力还是不够,咱们给机身做的减重已经到了极限。”
“要么……咱们再想办法把载油量砍掉一部分?否则超重就飞不起来远程。”
技术员压不住的焦虑。
为了这个减重,全厂上下快疯了。
能省一根线的地方,绝对不用两根。
能用铆钉的,就不用更重的螺栓。
马山的手从冰冷的机翼上收了回来,没有回头。
他看着运-10高高翘起的尾翼,良久,才缓缓说道:
“一吨吨往上减,一次次试车。不行就拆了重来,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波音707咱们都能把它拆开来,再一点点给它画明白,我们现在不过是被一个发动机给拦住了路,这有什么可怕的?”
他的话很硬。
可是,那年轻技术员看不到他转过去的脸上,那双眼睛里的深深的疲惫。
波音707,鹰酱的客机。
他带领着团队,花了整整八年。
把人家的一架旧飞机,拆成了几万个零件。
每一个零件都画图、测绘,然后再尝试用国内的材料和工艺去仿造。
最终,才一点点拼凑成了眼前这架属于自己的运-10。
这条路有多苦?
里面的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阀门,都记录着他们失败了多少次,又熬了多少个通宵。
可是仿制,终究是仿制。
你只能跟着别人的脚印走,你知道他能走通,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能走通。
就像那台始终达不到原版性能的发动机。
他们知道问题出在涡轮叶片上,但不知道鹰酱的叶片用了什么配方的合金,也不知道人家的曲面是用什么样的精密机床加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