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的北京大学,早已被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雪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未名湖的湖面结起了莹白的冰壳,岸边的垂柳枝条缀满了蓬松的雪团,宛如玉树琼枝。
博雅塔的青砖塔身被白雪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更显庄重肃穆。
校园里的石板路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只留下几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偶尔有学生裹紧羽绒服,踩着厚厚的积雪小心翼翼地前行,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响,打破了冬日校园的宁静。
上午九点整,原本回荡着琅琅书声与匆匆脚步声的校园里,突然响起了广播的前奏音。
那熟悉的电流声透过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喇叭,清晰地传到每一栋教学楼、每一间宿舍、每一片草坪。
瞬间吸引了所有师生的注意。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广播中传来校办老师沉稳而温和的声音,透过电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今天是1月25日,想必大家也感受到了,近几日,京城持续降下大雪,且降雪量远超往年同期水平。”
话音落下的间隙,窗外的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
大片大片的雪花如同鹅毛般在空中盘旋、飞舞,不断增厚着地面的积雪,视线所及之处,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这场持续的大雪,给我们的校园生活与教学秩序带来了诸多不便。”广播中的声音继续说道。
“校园内部分路段积雪过厚,路面湿滑,给同学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部分露天教学设施也受到积雪影响,需要及时清理与维护。”
“同时,我们也需提前规划后续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应对方案,确保大家的学习与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这番话让不少正站在窗边眺望雪景的学生微微颔首。
想起方才出门时小心翼翼的模样,以及路上看到的被积雪压弯的树枝,心中对这场大雪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为了妥善应对当前的降雪情况。”
“保障校园安全与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校行政部门、后勤保障处、学生工作处等多部门经过初步沟通后,决定立即召开紧急对策商讨会议。”
随着核心信息的公布,校园里原本略显松散的氛围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宿舍里,正准备复习的学生停下了手中的笔。
教学楼走廊上,正交谈的师生也纷纷侧耳倾听;食堂里,正在用餐的同学也放慢了筷子的速度,目光投向广播喇叭的方向。
“现正式通知:请各院系的学生代表,即刻前往位于学校行政楼三层的第一会议室参加会议。”
广播中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带着明确的指令性。
“请各位学生代表携带好笔记本与笔。”
“提前梳理本院系同学对降雪应对的意见与需求,在会议中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保障校园正常运转贡献力量。”
广播声渐渐消散在风雪中,校园里却仿佛被按下了“启动键”。
各院系的学生代表们迅速行动起来。
有的匆忙收拾好书本赶往行政楼。
有的一边快步走一边联系本系同学收集意见,雪后的燕园里,一场关乎全校师生的紧急对策商讨,即将在会议室中拉开序幕。
铅灰色的天空如同被墨汁浸染,鹅毛般的大雪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不过半日光景,整个校园便被厚厚的积雪包裹得严严实实。
往日里充满生机的林荫道被积雪掩埋。
高大的树木不堪重负,枝桠被压得弯弯的,偶尔有积雪从枝头滑落,砸在雪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校外的道路早已被大雪封堵。
车辆无法通行,通讯信号时断时续,这座平日里书香四溢的学府,俨然成了大雪末世里一座孤立的“孤岛”。
行政楼三层的第一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有学校的中层领导、各院系的主任,还有从学生中选拔出的代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焦虑与凝重。
窗外的雪花还在肆意纷飞。
玻璃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花,将室内的紧张气氛与室外的冰雪世界隔绝开来,却又让这份压抑愈发凸显。
“各位,眼下大雪封路,物资运输中断,校园内的储备粮撑不了多久,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应对方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主持会议的教务处处长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显然已经为这事焦虑了许久。
话音刚落,坐在左侧的一位年轻辅导员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急切的神情:“我建议,立刻将全校师生的个人物资全部集中起来。”
“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这样既能保证分配公平,也能精准统计物资总量,合理规划每日消耗,最大限度延长物资使用时间。”
他的话音未落,右侧一位学生代表便立刻反驳:“不行!绝对不能集中所有物资!”这位学生代表眼神锐利,语气坚定。
“现在通讯不畅,信息不透明。”
“这么多物资集中在一起,谁能保证中间没有猫腻?”
“万一有人趁机贪墨,把紧缺的食品、药品藏起来中饱私囊,最后分到大家手里的物资骤减,反而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他的话瞬间引发了共鸣,不少学生代表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人心难测,这种时候把所有身家交出去,谁能安心?”
“之前就听说别的学校有过类似情况。”
“集中物资后管理混乱,最后闹得人心惶惶。”议论声此起彼伏,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焦灼。
就在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系主任推了推镜框,缓缓说道:“集中全部物资确实风险太大,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
“我认为,可以组织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寻粮队’,外出寻找物资。”
“学校附近的便利店、超市应该还留存着一些货物。”
“我们可以派人小心翼翼地前往搜集,将找到的物资带回学校后,再平均分配给大家。”
“这样既能补充物资,也能让每一个参与的人亲眼见证物资的来源与分配,减少猜忌。”
“外出寻粮?这太危险了!”
立刻有人提出反对。
“外面大雪封路,路况不明,而且谁也不知道外面的环境如何,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更何况,就算找到了物资,运输回来也是个大难题,这么厚的雪,根本没办法搬运太多东西。”
争论愈演愈烈,会议室里仿佛成了战场,各方观点激烈碰撞。
这时,一位女学生代表犹豫着举起手,轻声说道:“我有个想法,或许我们可以折中一下。”
“让每个人先保留一部分足够自己维持一段时间的物资,确保基本生活需求,然后再自愿捐出一部分多余的物资。”
“由学校统一登记管理,专门用来接济那些没有储备物资、生活困难的师生。”
“这样既能保证个人的基本安全,也能兼顾公平,帮助有需要的人。”
她的话让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片刻,不少人陷入了沉思。
有人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既避免了集中物资的风险,也体现了互助精神。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自愿捐献”的方式无法收集到足够的物资,而且如何界定“多余物资”也没有明确标准。
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各方观点僵持不下,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声几乎要掀翻会议室的屋顶。
坐在会议桌主位两侧的几位学校高级领导脸色愈发沉重,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眼中满是无奈与焦虑。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轻轻敲了敲桌子,试图维持秩序,却发现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争论中。
他悄悄侧过头,对身旁的校办主任低声说道:“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各执一词,根本达不成共识。”
“只是不知道校长到底在想什么,这么关键的时刻,他却迟迟没有露面,也没有给出任何指示。”
校办主任闻言,也是轻轻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望向窗外纷飞的大雪:“是啊,眼下情况紧急,每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
“希望校长能尽快拿出决策,不然这寒冬里的难关,恐怕没那么容易度过。”
会议室里的争论还在继续,而窗外的大雪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仿佛要将这座孤立的校园彻底掩埋在这片白茫茫的末世寒冬之中。
会议室里的争论如同窗外呼啸的风雪,始终没有停歇的迹象。
那名女学生代表提出的“个人保留+自愿捐献”方案,虽让部分人动心,却始终难以形成统一共识。
有人担忧捐献物资不足,无法支撑起对困难群体的接济;也有人觉得“自愿”二字缺乏约束力,最终只会沦为形式。
就在各方僵持不下时,坐在主位的几位高级领导交换了一个眼神,仿佛早已达成某种默契。
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缓缓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原本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的意见我们都认真听取了。”副校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考虑到当前物资紧缺的严峻形势,以及确保分配绝对公平、精准管控消耗的需求,经过校领导班子紧急磋商,最终决定。”
“全校师生的个人物资,全部集中收缴,由学校成立专项小组统一管理、按人头定量分配。”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不少学生代表脸上写满了惊愕与不满,刚想开口反驳,却被副校长接下来的话打断。
“我们知道大家有顾虑,但请相信学校。”
“专项小组会由师生代表共同组成。”
“全程监督物资的登记、保管与发放,每一笔物资的流向都会公开公示,绝对不会出现任何贪墨行为。”
即便如此,质疑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
“公示能保证绝对透明吗?”
“中间环节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凭什么要收走我们自己囤的物资?”
“万一分配的量不够吃怎么办?”学生代表们的情绪愈发激动,纷纷站起身想要争辩,却被身旁的老师悄悄拉住。
最终,在几位高级领导的强硬态度与反复强调“顾全大局”的劝说下,这项决定还是被强行通过。
散会时,原本凝重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
走出会议室,雪花依旧漫天飞舞,寒风裹挟着雪沫子打在脸上,冰冷刺骨。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脚步沉重,原本热闹的队伍此刻却异常安静,只听见脚下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
没过多久,队伍里便响起了压低的窃窃私语声。
“唉,我就知道会这样。”
“说什么统一分配,还不是想把物资攥在自己手里?”
戴帽子的男生悄悄拉了拉身边同学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满是不甘。
旁边的女生也皱着眉,轻轻点头附和:“可不是嘛,咱们自己囤的泡面、面包,都是省着吃的口粮,现在全要交上去。”
“说什么师生共同监督,真到了分发的时候,谁知道那些领导会不会暗地里多留一份?”
“估计啊,这群人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贪一些紧缺的物资。”
“我之前还囤了两盒巧克力,本来想留着当应急粮的,这下好了,全要被收走了。”
另一个男生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委屈与无奈,“要是最后分到手里的都是些不值钱的饼干,咱们可就亏大了。”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细密的雪花,在学生群体中悄然蔓延。
每个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既有对个人物资被收缴的不舍,更有对学校决策的不信任。
大家一边走,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自己的抱怨被路过的老师听到,只能用眼神交换着彼此的不满与担忧。
而此刻的行政楼……
负责物资收缴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准备纸箱与登记表,一场牵动全校师生的物资集中行动,即将在这片漫天风雪中展开。
学生们的疑虑与猜测,如同笼罩在校园上空的阴云,与窗外的大雪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寒冬里的生存挑战,更添了几分人心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