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在鼠标上停了一秒,点开了调查小组的文件夹。加载条缓慢移动,屏幕中央只跳出一段模糊视频。夜色里,人影翻过一道铁网,镜头剧烈晃动后黑屏。没有声音,也没有后续画面。
她立刻调出备用信道,在对话框输入应答码。三分钟后,系统自动回复一行字:“‘夜莺’落地,巢已触。”
她的呼吸轻了一瞬,但太阳穴还在跳。耳鸣没退,眼前偶尔闪过暗斑。她抬手扶了下额角,转向值班的技术员。
“你能看清屏幕上的数据吗?”她问。
技术员点头,“没问题,刚做完信号校准。”
林晚盯着他的眼睛,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画面一闪。
她看到他昨晚加班到凌晨,反复检查防火墙日志;看到他今早主动申请轮岗,怕主控室人手不够;也看到他此刻心里最清楚的一件事——系统正常,未被入侵。
能力关闭的瞬间,她手指微颤,但动作没停。她在权限界面输入密码,勾选“高密级数据接收协议”,按下确认。
主控台提示音响起:【外部情报包正在传输,预计耗时七分钟】。
她靠回椅背,闭眼两秒。再睁眼时,目光落在大屏右下角的能量热力图上。波动频率比半小时前高出百分之二十三,范围仍在扩散。
就在这时,通讯灯亮起。是苏悦打来的加密线路。
“接应车已经到位,”苏悦的声音很稳,“F7出口外三百米,市政检修车,车牌尾号418。”
“让他们原地待命。”林晚说,“等小组主动联系。”
通话结束,她调出城市交通监控,在地图上划出三条撤离路线。其中两条经过商业区,wi-Fi信号密集,容易触发追踪。第三条绕行工业废带,路面破损严重,但监控稀少。
她把第三条路标红,推送到调查小组共享终端。
五分钟后,情报包传输完成。系统自动启动病毒隔离程序。进度条缓缓推进:30%、50%、78%……
林晚起身走到控制台侧面,从抽屉取出一个黑色U盘盒。标签空白,边缘有轻微刮痕。这是他们约定的物理交接方式之一,只有任务成功才会带回。
又过了两分钟,警报解除提示弹出。【未检测到植入代码,文件开始解密】。
她刚松一口气,主控台另一侧突然报警。监测显示,F6至F7路段的wi-Fi信号出现异常波动,持续时间四十七秒,覆盖半径扩大至八百米。
她立即调取该区域最近十分钟的巡逻记录。一辆无标识的皮卡出现在画面中,车顶装有信号增强装置,正缓慢驶向F7出口。
她抓起通讯器,“通知接应车,改变位置,去G9废弃泵站。重复,G9泵站。”
回应很快传来,“收到,已出发。”
她盯着地图上的两个移动光点——一个是接应车,一个是调查小组的位置标记。两者相距一点二公里,中间隔着一片老厂区。
十分钟后,门禁系统响起识别音。调查小组成员进入基地隔离通道。一人手臂有擦伤,衣服沾着灰,但精神尚可。他们将一枚银灰色U盘交到安全员手中。
U盘通过消毒舱后送入主控室。林晚戴上手套,亲手插入接口。
文件解密成功。屏幕上跳出三个文档:一份加密日程表,一份人员名单,还有一份标题为“潮汐计划”的摘要。
她快速浏览。日程表标注了未来七十二小时内的三次行动窗口,时间精确到分钟。人员名单中有十几个代号,包括“灯塔”“渡鸦”“锚点”。而“潮汐计划”提到了一次针对城市核心电力节点的干扰演练,时间节点与当前能量异动完全吻合。
她立刻调出历史行为模型,对比过去三个月的异常事件。发现每次大规模能量波动前,都有类似“潮汐”代号的日志残留,只是之前未能关联。
她正要保存数据,系统提示弹出:【部分字段需二级以上权限方可查看】。
她看了一眼时间。距离各部门负责人到场还有二十分钟。
她打开内部指令系统,输入紧急预案令编号,勾选“红桥协议”选项。这是联盟最高级别的临时授权机制,允许跳过常规审批流程,由决策者单独签署生效。
确认指纹后,屏幕刷新。被锁定的内容逐一显现。
其中一条信息让她停下动作。
“潮汐计划”并非独立行动,而是某个更大部署的前置测试。原文写道:“若信号同步率达百分之八十,则启动‘深流’阶段。”
她不知道“深流”是什么,但她知道这个节点不能错过。
她拨通内线,“通知科研组技术代表、市场团队负责人、调查小组组长,三十分钟内到主控室集合。启动一级联席分析会。”
命令发出后,她没有坐下。她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轻碰了碰那枚刚移交的U盘。金属表面有些凉。
她的视线再次扫过能量热力图。波动频率又上升了。曲线呈现出某种规律性起伏,像心跳,又像倒计时。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安全员来报,调查小组已完成初步检查,全员无暴露迹象,现进入临时隔离观察期。
她点头,“让他们休息。”
她转身回到座位,打开会议准备界面。将三份文件设为核心资料,设定访问权限等级,并创建实时共享视窗。
这时,科研组技术代表发来消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能量异动的谐波特征与“潮汐计划”中标注的参数匹配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九。
差一点,就差一点。
她盯着那串数字,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门再次滑开。市场团队负责人先进来,手里拿着平板。随后是科研组技术代表,眼镜片反着光。最后是调查小组组长,左臂缠着绷带,走路略跛,但站得笔直。
四人落座。林晚没有开场白。
她直接调出“潮汐计划”摘要,投影在中央大屏上。
“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她说,“接下来我要知道三件事:第一,他们下一步会动哪里;第二,我们能抢在前面做什么;第三——”
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谁是‘灯塔’。”
没有人说话。房间里只有设备运行的低鸣。
科研组技术代表先开口,“根据现有数据模拟,如果他们在十二小时内启动下一轮测试,最可能的目标是东区变电站。那里负载低,监控松,而且——”
他话没说完,主控台突然震动。一条新警报弹出。
【F7区域地下三层,发现未知设备启动痕迹,信号特征与“潮汐”一致】
林晚站起身,走到屏幕前。
那个位置,正好是东区变电站的备用接入点。
她转头看向调查小组组长,“你们还能再走一趟吗?”
对方没犹豫,“只要路线明确,随时可以出发。”
她点头,正要下令,眼角余光瞥见U盘接口处有一点细微反光。像是液体残留,还没干透。
她伸手摸了下接口边缘。
指尖沾上一滴透明液体,闻不到气味,但触感比水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