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妻子说得没错,他们的女儿,真的被人换了。
可下一刻,他却硬起了心肠。
“你别乱说,我们的女儿已经夭折了,你.......你.......”
看着权馨的面容,他也很是激动。
可他现在就是一个臭老九,黑五类,若是与女儿相认,免不得还要连累她。
他,不能这么自私。
权馨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
“爸爸,我确实是您和妈妈的女儿,你不能不认我。
那些受不受牵连的话也不用再说太多。
既然已经确认我们是一家人,我就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说着,权馨就将背篓里的东西全拿了出来。
十盒火柴,十支蜡烛,几卷油布,一堆药物,消炎的,治感冒的,治拉肚子的药都有。
三床被褥,十斤面,十斤大米,一桶没有标签的植物油,两包盐,酱醋两坛,毛巾,盆子,卫生纸,麦乳精,十瓶罐头,两袋红糖,煮熟切好的肉,还有一堆蔬菜。
这些东西,都是她今天早早就准备好了的。
至于其它东西,慢慢来。
只要知道了家人的具体位置,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挨饿。
权学林几人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大堆东西。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那么小的一个篓子是怎么装下这么多东西的。
“这些你们先用着。
等过两天,我再抽空送衣服鞋袜过来。”
这都是自己的家人,总不能自己吃香喝辣,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吧?
到了冬天,看有没有办法将父母接出来。
“这些东西你们藏好,我就在山那边的靠山村,来去也很方便。”
付玲玉满是心疼。
“闺女,这些东西你留着吃就行,没必要给我们,你快拿回去。”
权学林满含热泪,可此时,他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们亏欠女儿太多了。
丢失了她不说,想来这些年,她也吃了不少的苦。
毕竟,哪家人会善待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呢?
要不然,女儿怎么能来到靠山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爸,妈,我那里还有很多,你们不用担心。
这瓦罐里的米粥还有很多,你们都分着吃了吧。”
权家两个哥哥看着那么一大堆东西,也都很开心。
有了这些东西,母亲和爸爸的病很快就能好了。
在看见那加了肉末的米粥时,几人都狠狠咽了一下口水。
他们多久没吃过这么香糯的米粥了?
权学林和三个儿子也没客气,拿出碗就将米粥分了。
只是刚吃了一口,老大权向东就问:“小馨,你是怎么翻过这座山的?你又是怎么来到靠山村的?”
看妹妹这气度,铁定不会一直在靠山村长大的。
他娘当年生孩子,可是在兰市大医院生的。
那里的产妇,基本都是城里人,很少见到乡下人来医院生孩子的。
“大哥,我下乡了,知青点就在靠山村。
过来这边也是熟人带路送我过来的。”
付玲玉又心疼得泪眼婆娑。
“我的闺女受苦了,一定是那家人不待见你,你才被下乡了。”
权馨倒是很镇定,还给他们开了一罐鱼罐头。
“他们是不待见我,但我也没让他们好过。”
空间的事,权馨没说,但把自己买工作,为何要下乡的缘由说了一遍。
至于周阮和方天宇那事儿,她也没说。
本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说了只不过是徒增烦恼。
“你们也别难过。
我很庆幸我做的这个决定。
起码我在这里找见了自己的亲人不是吗?”
虽然暂时还无法和他们有多亲近,但权馨已经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关心与心疼。
这就足够了。
而且,不是他们不要她,是她一出生,就被赵玉华买通护士给换了。
这个年代没有监控,医疗设施也不健全,换个孩子不要太容易。
好在,她重活一世终于找见了他们。
“傻孩子,你也总不能为了找我们而下乡啊?
这农村的生活有多艰苦我们比你清楚。
乡下的日子可不好过,那农活儿你怎么能干得了?”
女儿一看都细皮嫩肉的。
权馨笑道:“妈,没吃多少苦。
靠山村的支书人很不错,让我每天割五筐猪草,就给五个公分呢。
我吃得不多,五个公分能分不少粮食了。”
付玲玉摸着女儿白皙,但有着好几个老茧的手,只觉一阵心疼。
要不是丢了女儿,而权家又遭逢变故,她一定会好好娇养女儿长大的。
权学林接受能力倒是很快。
“我权家的儿女就是好样的,能够下乡支援国家建设就很棒,爸爸支持你的决定。
不过,我们之间的关系最好别让别人知道。”
权学林将满是伤痕的双手藏在了身后,脸上,满是担忧。
以后的政策如何谁都不知道。
但眼下若是被人知道小馨和他们的关系,估计会连累到小馨的。
权馨微微点头。
“爸,妈,这样的苦日子你们再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已经七七年了。
到了七八年,就陆续会有人回城。
回去后,那地位职务都会提升不少。
前提是,她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他们的性命。
几人想了想没再说话,只是低头喝起了粥。
权馨打量了一下这草棚子。
油灯昏暗,最多能照亮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六个人全挤在这个窝棚里,为了避嫌,就在棚子中央用石块垒起了一个一米高的墙,女人住一边,男人住一边。
没有床,就在地上铺着厚厚一层麦草再铺上被褥就算是睡觉的地方了。
那褥子和被子都疙疙瘩瘩的,一看都不保暖。
夏天还好,冬天可不得冻死人?
尤其是明年冬天的那场大雪。
那场大雪,冻死了不少的人,包括她的家人。
权馨垂下眸,眼里的戾气一闪而逝。
要是不出意外,家里人最迟后年就可以回城了。
可他们,还是没能等到那个春天。
权学林看出了权馨的低落,忙道:“我们在农场过得还算可以。
住得差了点,但农场有食堂,吃饭都是在食堂里领的。”